中国山水画迄今大约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民族风格与艺术魅力, 对东方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山水画的产生, 是我们的先辈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 发现自然美, 并给予艺术表现的结果,将自己对自然感悟后得到的意境表达, 再现在相应的绘画形式之中, 这是中国山水画最大的艺术特色。结合自己多年宋的学习、创作陶瓷山水画的经历, 体验到陶瓷山水画创作主要应注意构图与意境,造势与布势。 山水画重意境, 即是在作品中蕴含某种意味的艺术境界, 启迪观赏者的联想, 从真善荚的角度,潜移默化地对其情操、情怀起到感化、博大的作用。作品亦因意境而显得更充实、完美,从而具备艺术的生命力与持久的欣赏价值。 山水画的意境是与构图密不可分的, 构图的形式感愈强, 形式的语言愈明确, 画面的感染力就愈强烈。意是情和理的统一, 境则是情理统一的结合点。 山水画着眼于意, 具体表现的是境, 即意境追求。构图与意境的统一, 就是构图的形式语言和意境相合拍, 相激荡。 因此一定的构图形式,则表示了一定的相应意境。 中国山水画对陶瓷山水画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陶瓷山水画构图一般有如下几种: 1.高远构图: 使画面的意境崇高壮大。高, 使人仰观之: 远, 引人注目长空, 思接千古。高远易生崇敬之心。高而整体, 伟岸矗立, “真力弥满”以逼人眼目为壮大。层峰叠翠,远接云天, “万象在旁”为壮美。 2.深远构图:使画面的意境幽速深远。深, 多层次,层层递进, 不可或测。远,层出不穷。深远、 曲折、洞明、混沌、幽暗、神秘、荒诞、多由深远构图而出。 3.平远构图: 使画面的意境平远悠然。平, 缓延、开阔、冲融、沉着、 自然、疏远。远,逶迤、旷、野、逸、古。平远,生舒展之心,心无滞碍可得“悠悠天韵”。 4.全景构图:使画面的意境广阔博大。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春夏秋冬’, 并生于笔底“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王维)。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概, 故大而博或曰有庙堂之气。 5.边角构图:使画面的意境情志盎然。南宋马远、夏圭变全景式构图为边角构图,似乎追求洞窥之妙, 山水画意境也从博大壮观转而为情致盎然。 . 6.“之”字型构图:使画面的意境曲折逶迤。在二维平面中, 曲折迂回的“之”字型构图,靠着“之”字型结构,不慌不忙地揭示着空间的深度和广度, 山水层层推进。深远之境渐出,显示着优美的动感,因而但有了相当的抒情意味。 如果说意境和构图是一副作品的总体布局,那么,布势和造势则是作品创作中的具体细节。 陶瓷山水画作品的造势布势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从山的结构变化等特征入手, 进行态势的设计(如山、脉、石), 二是章法中的布势。 结构变化造势应注重三个环节。 一是山的造势。山有岗峦、峰岭、坡崖、丘陵,壑谷等等自然的体貌, 势态各有特色。如山巅有干夷之势、峰有峻峭之势、峦有圆浑之势、悬崖有危险之势等等。将这些自然的体貌、势态结合意境的扦发, 生动地进行设汁, 是造势的主要手法。势态的设计, 一要把握山的脉向结构: 二要根据表现需要,对形成势态倾向性的矛盾,进行设置与协调。 二是山脉的造势。 山有脉, 脉有土次、 隐显, 以山脊为骨架构成了势态的倾向性, 从而形成了山的千姿百态变化。如脊线明显或浑柔圆锐、 高低、升降、伸缩、 中断的节奏关系,便形成了峦、峰、崖、丘陵、峡谷的变化。 以主次、重叠、转折、 曲直、婉蜒宋形容的宾主、开合、耸叠、 向背、聚散、连绵的变化: 以纵深、虚实关系宋形成近、 中、远空间变化与掩映变化。 因此, 势态的结构即在于脉向, 脉向清楚了就能把握其倾向,势态的设计就主动了。 三是石的造势。石的造势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形态上造势: 二是组合中的造势。形态上的造势, 要与石的结构相结合。石的自然形态, 是以其石质结构在风化、崩裂、脱落中自然形成。岩层的结构性质、组织的松紧、粗细, 石质的软硬等等直接与外貌形态相关。因此在表现中 形态的塑造是建立在皴法结构上的。势态特色亦体现在这一关系之上,例如: 笔势圆浑的披麻皴可以表现土山石沉厚、柔和的势态:苍劲的大斧劈皴可以表现石山坚石棱角方硬敦实的势态: 笔势方干、爽活的折带皴可以表现岩层垛叠、秀俏的势态。基于此, 在实际表现中, 石的造势, 常常是随皴交错搭配的轮廓勾写而自然发挥,在配合笔墨抒发时,产生表现的魅力。 另一方面,石有立卧、 昂悬、斜正、倚侧……其势或峭拔、或险奇、或文秀静逸、或玲珑巧透,各有姿色,各有神态。依照表现要求,对形成姿态的倾向性进行夸张,是造势的又一手法。在造势中,石的重心愈偏, 势态就愈险、奇、怪、动: 相反, 重心愈稳,势态就愈下、匀称、呆、静。 因此,创作时要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章法布势,就是如何构图,在构图中如何运用布局走势,使画面取得生动的视觉效果。在画面上造成局势的倾向性,对视觉产生导向性与冲击力, 从形式上达到协助意境表现的目的。不同的布势, 可以产生效果异趣的视觉感受。如:上重下轻,有压抑、空灵之感,下重上轻,则有坠或掉的感觉。圆形回环, 随和中中心突出: 方形回环稳中空灵:之字形布势,有逶迤之意趣:对角布势,意欲未尽:横向布势,干稳意远; 竖向布势, 峭拔险峻: 斜向布势,危险无定等等。无论何种布势的构图, 都要在势的倾向中, 把握奸画而重心的生动性与平衡关系,布势的技巧即在于此。 根据以上不同的布势方法能产生不同艺术效果的视觉效应, 因此, 在进行陶瓷山水作品创作中, 应充分结合陶瓷器型的造型特征,来考虑山水画构图的布局走势。一般来讲,画大瓷板时, 大都考虑横向布势或之字形布势构图, 以平稳意远为题材,着力表现山水的干夷之势或逶迤意趣: 画瓷板条幅或花瓶时, 大都考虑竖向布势构图, 以峭拔险峻为题材, 着力表现山水的峻峭之势; 画圆形瓷盘时, 大都考虑回环布势构图, 以稳重空灵为题材, 着力表现山水的圆浑之势等。这样可以达到陶瓷艺术作品器型与画面内容统一的和谐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