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研究刊载 了了亭 资讯: [设色]传统古彩色调,由于色彩透明而显得花,且不厚重。古彩如果在色彩上真正解决了厚重二字,其中国味、民间味会更上一层楼。要使古彩像工笔重彩一样厚重,在工艺上就必须实行二次填色、二次烤花,甚至三次烤花,虽然多消耗些能源,但可以出珍品。我对矾红的传统用法进行了改变与拓宽,在设色中坚持红为帅,不能让大绿抢“帅印”,消弱大绿的面积,否则大红大绿对抗得很厉害、会火气。传统古彩人物上衣大部分是淡矾红与影淡矾红。大红只能在红地皮中方能找到。人物身上只能在飘带上找到近似于桔红的矾红。大红色、深红色的矾红用得少,影响了矾红色彩效应的充分发挥,影响了矾红在古彩中应有的作用。对矾红我采用了画笔填深红,羊毫彩笔拓大红,轻彩桔红,重拍淡红等不同层次的矾红装饰仕女的上衣。一方面用洗来继承传统花头的设色,用淡红上勾矾红线为仕女上衣,另一方面则增加用工笔重彩平涂大红中留白水线的方法,使红更有装饰味,更有喜庆味,使红更艳、更有帅气。大家知道古彩设色除矾红外,还有大绿、苦绿、水绿、古黄、古紫、古翠,我的做法是削弱大绿、变化水绿、保留苦绿。变化水绿就是用翡翠代替深水绿,形成青绿山水味,苦绿不增不减。其次丰富古紫的色彩,用生料彩成深浅不同的灰色,然后再罩古紫,使古紫呈铁灰紫色、紫色、粉紫色等层次不同的紫色。同时,还用彩生料罩古黄形成假金色。提高古翠的色彩效果,古翠最易花,只有用类似色打底才能克服,我采用绀青打底罩古翠,大大地提高了古翠的发色效果,使我古彩边角大有敦煌藻井图案风格。此外,用金作为颜色,直接填仕女的首饰、武将的头盔、宝剑,不用金车箍,锒口沿,强化人物中画龙点“金”的作用。
[图案]有边角、地皮、斗方、底心等元素。由于现在古彩人物比较大,以前常常是8cm至10cm,现在最少也有15cm,甚至有的大到40cm。因此,我把边角图案装饰用于衣领、衣袖上,把地皮图案用于上衣和飘带上,把底心图案装饰用于腰裙和裤裙上,大大地加强了图案装饰在古彩人物画中的作用。同时也由于图案占据了衣袖、飘带,使原来大片的衣衫被分割成若干小块,由色难填变得易填。同时在服饰图案上,用吸收各种戏剧的服装图案纹样,来丰富古彩的服饰图案。此外,在服装图案上还吸收敦煌藻井图案中的适合纹和卷草纹,增加了如意边的画法,减少了传统古彩米格式边角的画法。再者,在图案纹样中,还吸收了花布、绫锦、刺绣、地毯设计等纹样。总之,将一切有益于古彩的纹样吸收过来,进行改造,加以应用,拓宽了古彩图案的思路,形成自己古彩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