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研究刊载 了了亭 资讯:我因自幼热爱绘画,1 5岁考入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即后来的景德镇陶瓷学院中专),分配在五六级古彩班学习,师从段茂发、张志安先生。转眼间我从一个浑小子变成了一个傻老头,在古彩人生之旅上迎来了一个个春夏,送走了一个个秋冬。是什么使我从青春到了白头,对古彩恋恋不舍,并把它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而奋斗呢?我的这篇文章谈了学古彩的三点体会,即:对继承与创新的体会;对内容与取材的体会;对形式与美感的体会,也谈了自己从艺五十六年的心得,以飨读者。
一、对继承与创新的体会
继承,首先要入门,要登堂入室,成为古彩的内行,深入了解古彩专业的基础知识,深入掌握古彩专业的艺术技巧,深入熟悉古彩专业的工艺流程。怎样才能了解、掌握、熟悉古彩专业技术本领呢?
(一)以勤操业,苦练内功
我们班的同学很幸运,一入美术学校就遇上了两位恩师,一位就是自身非常勤奋的班主任、如兄长般的恩师张志安先生,另一位就是严厉多于和蔼、认真多于宽松的父亲般的恩师段茂发先生。他们俩一个勤,一个严,所以我们班学风很好,非常勤学、敬业。课余时间,晴天大部分同学都跟张老师去画风景速写、人物速写、水彩写生;下雨都在教室临连环画、华三川、刘继卣、王淑晖、张令涛、胡若佛、赵宏本、程十发等人的连环画是我们课余时最好的老师。摹古彩图稿,由于有的同学父亲在画瓷社,经常弄些画瓷社的图稿来摹。段老师的宿舍离教室不远,看见有同学在教室他经常过来作辅导,不分课内课外,有问必答,有时修改,有时示范,有时讲授。其实,课外的讲话比上课更精彩。
勤奋是陶院建校初期最突出的校风,也是我班的“特产”。记得那时在大街小巷,在里村、童街,在工厂、村庄,在饭店里,在农田旁,在候车亭,在集市场,都有我校速写的人群,在火热的阳光下,在风雨欲来的大树旁,从酷暑到严冬,挥动着炭笔、钢笔、铅笔,抢记着一个个动作,捕捉着一个个形象。
清晨的里村桥边,溯河而上,水彩写生的人群,在头天勾好铅笔稿的基础上,用水彩笔迎接着东升的太阳,“晨曦、晨光、清晨的田野”等一幅幅用求知的心血,画成的水彩习作跃然纸上。假日的莲花塘、观音阁是画水彩的又一个好去处,由于离校远,同学们带上饼干、馒头,寻找老师取过景的角度,一方面对景写生,另一方面凭着记忆在自己的习作上模仿着老师的用笔、用色。水彩画的训练,冶炼了我们驾驭色彩的能力。至今还怀念着和我们一起画水彩的老师张志安先生和赵履安先生。
熄灯铃响后,同学还迷恋教室未描完的图、未临摹完的画,未写完的字,未摘完的笔记。几乎天天在强行关灯的情况下离开教室去宿舍睡觉。
勤奋,是热血男女、有志青年献身陶瓷的缩影,也是严师出高徒、名师出高徒的真实写照。
苦学,只有在勤学的基础上加苦学,才有良好的内功和扎实的基础,关键是要感兴趣,就会自觉学,而不是要我学。勉强自己去学,苦学一阵子可以,时间一长就坚持不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原动力。要互相学,不是封闭学,互相取长补短,有时看同班同学画,听同班同学讲,更容易掌握。老师绘画技巧熟练,易一拂而就、一带而过。同龄人易了解对方心理,易知道对方需求。另外,要尽可能多读点书,尽可能广学博学,不要小看古彩,文怀沙讲古彩是国学。古彩虽然是从“红店佬”手里走出来的艺术,总结它、提高它同样需要学者、专家看很多书,还不一定很内行。如果一个画古彩的人,愿意下苦功,四十岁以后还去苦读点书,那就非常好,千万不要为了评职称花钱买人写论文,对自己的目标要放高点。记得无锡市太湖边上荣毅仁先生的梅园,有一对楹联,我只记得下联“往高处站、向远处看、朝宽处行”讲的是做人,我的体会是做人事这样,立业更是这样。目标要高、眼光要远,知识面宽,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站高、看远、宽行就得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