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民国时期景德镇瓷器粉彩人物的发展
民国时期(1912 -1949年)是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期,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长达2000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制瓷业也进入了一个发展、变革的特殊时期。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景德镇专门烧制皇家用瓷的官窑名存实亡,旧传统中子承父业、师徒传承的行规开始改变,科学先进的瓷业理论被引进,出现了众多制瓷高手。此时有一批瓷绘艺术家活跃在景德镇瓷坛,致力于粉彩人物的研究与探索,他们以瓷代纸,把中国绘画艺术运用到瓷绘艺术中,使瓷绘艺术出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构图灵活,图案变化巧妙,有了国画的艺术韵味。
民国时期的景德镇瓷绘人物主要有两大流派,一个是传统人物画派,另一个是时装人物画派。传统人物画派以“珠山八友”的王琦、王大凡为代表。王琦以小写意人物最具影响,绘画风格以“扬州八怪”中的黄慎为范本,图案题材多取神仙故事、文人士大夫及传统国画中的仕女形象,有时也画纤夫、渔民、乞丐等形象。他注重人体刻画,形体各部位结构比例力求准确,同时衣纹线条稠密、重叠,服饰的束窄、宽松都要细心处理,如同衣服穿在身上,得体而又舒适。王大凡属缜密人物画派,绘画技法承袭清代著名人物画家改琦、费丹旭,构图多为古代仕女、高士及贵族官僚,笔法工细严谨,人物造型神采飞扬,秀润委婉,衣褶飘拂随意自然,设色沉稳脱俗,风格秀朗雅致。他在1939年创造了“落地粉彩”釉上彩工艺,釉面上不用玻璃白打底色,直接将色料描绘在瓷胎上,不加渲染,入窑烧成,简化了工艺,画意更浓,对后来的景德镇粉彩影响很大。
民国时期虽仅有短短的38年,但出现了一批致力于粉彩人物研究与探索的瓷绘艺术家,他们立足于传统粉彩工艺,借鉴并吸收中国画的风格与韵致,逐步形成了具有写意风骨的人物粉彩,使此时期的瓷绘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此而产生的艺术光华对景德镇瓷绘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