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见深的“新官窑”创作
承袭“新民窑”的陶瓷创新理念,关注陶艺文化的生存状态,反思当下陶艺文化发展的现状和轨迹,是李见深习性所然,兴趣所在。不定期地关注国内外陶艺发展趋势,并结合自身对于中西方艺术的解读,从民族、本土的大框架中思考自身的艺术创作,是李见深形成的最新创作思路。没有关注、没有思考、没有积淀就没有话语权,当代陶艺的创作一直被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所探讨,但真正的践行着传统与当代的陶艺改革者,确实寥寥无几。李见深的“新民窑”源于故宫博物院的委托而尝试的一批新作品。在作者眼里, “官窑意味着经典,无论是材料或工艺,都保留了古典的精髓。”“百里选一,千里挑十。”这是官窑陶瓷的特质,“新官窑”的概念强调形体的“官窑气韵”但器形变了,做扁;纹饰拿去了大部分的东西,只保留10%,强调共有的内容而去掉一些一时的东西;器物的尺度也变小了;釉色也是经典的,但把当时低温的铅釉改成高温的釉色,没有原来那么亮,釉色更沉稳。因此“新官窑”陶艺作品一亮相,立马引起了大家的赞誉。传统的官窑艺术从神坛上走了下来,而以新的姿态进人大众的视角。
“新官窑”对于李见深来说,还只是陶艺创新改革的案例之一,他想阐释的是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和文化的借鉴有很多的渠道,当代艺术作为当代生活中人们审美取向的概述,他有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就是对于自身文化符号的依赖。 “新官窑”作品秉承了官窑作品的精致,秉承了官窑色彩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禁忌解冻,秉承了大气舒展的装饰艺术经典图案,秉承了中国人文色彩和造型的经典取向。 “新官窑”释放了大家对于传统官窑的文化认知,以前官窑过于细腻的装饰纹理表现,过于严谨的单一的器皿造型轮廓在李见深抽离、打散、重构、挪移、拼贴以后,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创意对于李见深来说是长期观察、思考习惯的一种本能体现,在“新官窑”作品中,以设计的视角关注中国最经典的陶瓷官窑文化,将青花装饰、古彩、粉彩装饰、祭黄、祭蓝、炫白、祭黑综合在一起,以崭新的构成视角强调片面的图案装饰,大面积的经典官窑色彩对比运用洒脱、灵活、稳重,既保障了官窑在视觉和文化审美取向上的要点,同时给人一种新鲜活泼的艺术赏析美感,着实不易。
李见深的“新官窑”信息量极大,但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显现。画面中仙鹤、人物、花鸟虫鱼的处理手法非常奇妙,断章取义的截图方式给画面一种新的空间,如何阐释这种艺术表现方式,李见深认为那就是一种精神与载体的新演绎。精神的东西就是长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重新认知与关爱,载体的呈现是艺术家当代文化人文思想的一种创意展示。 “精神与载体,生活与艺术,部通过器具发生关系。器具,日本人做得完美,韩国人做得丰富,中国台湾人做得玲珑,我们能不能在都市化文化的背景下,由完美这个点到丰富、玲珑这个线,再发展到更多的面,做出一大批有自己面貌的陶艺作品?”李见深的思考是民族陶瓷文化的一种忧虑和担心,是在反观历史文化资源和当代艺术发展畸形状态下的良知反映。 “新官窑”为陶艺家们提供了一个崭新关注传统与当代陶艺文化的视角,正如康乃尔大学潘安仪所评价的那样:李见深启发我们传统与当代其实是可以互补的,可以藉之提升文化的层次与主体性。当今世界陶艺界的新方向,应该是强调在地性之升华,成为独具特色的新艺术与文化,李见深的努力与成果值得我们敬佩与喝彩。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李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