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见深和他的雕塑陶艺
李见深早期接受过扎实的陶艺训练,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取得硕士学位。1993年赴美求学,在美国以陶艺最富盛名的纽约阿尔夫雷德艺术学院攻读硕七学位,在校时已极得其师韦恩·海格比赏识。李见深在美求学期间,正逢后现代主义炽烈年代,对李见深的创作思维影响深远;他不再追求现代的完美秩序、视觉纯粹感、空洞的形式主义。透过解构与再结构、创新视觉感观,传统在李见深手下,成为激发观者省思的媒介,许多手法与李见深在三宝艺术研究院处理围墙与步道的方法近似。(康乃尔人学潘安仪语)
李见深的雕塑作品多以柴窑烧制为主,作品以人物造像和动物为主。他的雕塑陶艺作品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张力,火味十足,在手法上将民窑的粗犷与官窑的细腻整合在一起。人物造像系列的作品多取自于民间民俗文化,比如戏剧人物的舞台装扮和舞美装饰,有些作品的人物直接取自于传统的各个历史时期,甚至是现成品的构成组合与装置。(图1)这件作品,人物以唐代仕女造像为原型,表现出作者对于唐代文化的一种1不念,作品烧制效果具有一种历史文化的沧桑感。但作品的背后揭示的是一种宫廷生活下仕女内心的一种压抑和束缚,带仃扭曲的造型,泥泞而模糊的面困表现出焦躁、无奈、伤感的生活经历。以历史题材人物反观历史时代的生活境遇,是艺术家创作的特殊视角和艺术良知,我们也从作品中看到作者在作品中的一种命题诉求和人文关怀理念。(图2)作品是以马为主题的雕塑陶艺作品。画面静谧,刻画生动。石头体块构成简洁,手法概括疏简,影青釉色装饰营造出宋代工笔绘画的意境感,空寮寂静的山野,萧疏的草原,一匹精干的战马自由地休憩。马的细节以工笔刻画,富丽华贵。整个作品具有很强的宋代绘画意境。宋代绘画对于场景的关注是中国绘画时期独特的艺术现象,而且对于“境界”的体现与营造也是宋代文人画的一大特点,宋代的田园诗风行天下,所以很多作品还具有很强的田园风格。所有的这一切我们通过这件作品,均能体验出作者对于宋文化的理解与消化。(图3)同样是以马为题材的创作,透过解构、重组的画面,我们依稀看到历史时空的某个时期生活的剪影。柴烧的方式呈现是避免作品形式的单一,也是彰显陶瓷材料独特的艺术审美魅力所在。柴烧对于李见深来说是非常契合的,三宝的营造既是一种田园式格局的显现,加之周边多林,以柴窑的方式从事陶艺创作,无论对于艺术家本人来说,还是国内外的其他陶艺家,都是一件既契合环境又凸显环境理念的行为艺术创作。作品的理念追求和生活环境的人文关照,映衬出三宝主人李见深的一种独特艺术追求。
李见深的雕塑陶艺作品粗犷中蕴涵着细腻,当代构成中包含着历史文化的解析,写意中同时融合了工笔刻画的严谨。对于传统文化的长期浸濡使得他的创作包含着对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种再创作。创新对于生活在当代的艺术家来说,已经非常的迫切,而真实的挖掘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宝贵资源,并通过创意的手法重新让他幻化出新生,是李见深多年来坚守陶艺阵地,整合地域文化资源,思考东西方文化语境,而结晶出来的成果积淀。作为早期出国留学的陶艺家来说,没有一味的西方文化摹写,没有一味的东方文化固步自封,在如今看来这种艺术认知已经非常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