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年前,一个名叫孙洪元的丰城人来到景德镇。从学徒到作坊老板,几十年间,他书写了一段陶瓷界的励志故事。四代人的传承,让这个故事不断演绎新的版本。唯一不变的是,“孙荣记”留给世人的启迪:勤奋+好学=成功。
一
1884年(清光绪十年),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在江西丰城下房孙村的一户农家,一个男孩呱呱落地,父母取名为孙洪元。就如同命运多舛的祖国,孙洪元的人生注定坎坎坷坷。
孙洪元的父亲是地主家的佃户,母亲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家人靠着几亩薄田勉强度日。夫妻俩生有两子,孙洪元排行老二。
下房孙村偏安一隅,虽然贫穷,却远离战火的喧嚣。如果不是因为一场变故,孙洪元可能像祖辈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孙荣记”。
孙洪元8岁那年,父亲突然病逝,失去顶梁柱的孙家彻底垮掉了,年轻的母亲无力独自养活孙洪元弟兄二人。过了近一年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孙母实在支撑不住了。她听说,把孩子送到城里学徒可以有口饱饭吃。孙母考虑到大儿子还可以帮忙干些农活,于是决定让小儿子孙洪元去城里自谋生路。
几经打听,孙母听说有个孙姓老乡在景德镇开了一家陶瓷作坊,便让9岁的孙洪元去投奔他。由于没有路费,孙洪元偷偷地扒在驶往景德镇的客船船舵上,企图搭个“顺风船”。哪知没走几里路,船老板便发现了孙洪元。船老板大声喝斥:“小崽子,还想偷东西?”孙洪元怯生地回答:“我不是贼,我是去景德镇学徒的,因为没钱买船票才扒船的。”船老板细问之下,得知孙洪元是个苦孩子,起了恻隐之心。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孙洪元来到了景德镇。
踏上景德镇的草鞋码头,孙洪元顿觉两眼一抹黑,东南西北都分不清。连续两天,孙洪元都没有寻找到老乡,随身携带的干粮早已吃完。正当孙洪元即将饿死街头之际,一位好心人告诉他一个信息:“有家陶瓷作坊的老板姓孙,而且是丰城人。”孙洪元上门一问,果不其然,就是他要找的老乡。老乡收留了孙洪元,但开出了个苛刻的条件——学徒期限为10年。而在当时,学徒一般3到5年出师。
名为学徒,实为佣人。身为孙老板唯一的学徒,老板家和作坊里的杂活都由孙洪元干,不仅端茶倒水,半夜起来还要倒夜壶。伙食很差,饭管饱,可没有菜,能有一点盐拌豆子就不错了。那时孙洪元还留着一条乌黑的辫子,由于没有时间梳理,加之营养不良,辫子竟然烂掉了!
尽管在孙老板家的生活很苦,但孙洪元从来没有怨恨过他。孙洪元晚年的时候曾经对孙子孙同鑫说:“孙老板也可怜,日子过得很苦,连肉也舍不得吃。他不仅要打理整个作坊的事务,还身兼账房和选瓷。”孙同鑫告诉本刊记者,在那个年代,作坊老板如果不和官府合作,生意就无法做大。“那时的小作坊老板还不如今天的打工仔活得滋润。”
苦点累点,孙洪元倒也不在乎,可问题是没人教他手艺。表面上,作坊里的师傅说孙洪元是孙老板的徒弟,没有义务教他,其实是担心“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而孙老板是个制瓷的“理论家”,指手画脚还可以,实干却不行。一心想出人头地的孙洪元决定另辟蹊径——偷师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