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彩陶
在世界所有文明的早期阶段,几乎都经历过一个陶器的时代,最早的中华文明也是如此。在中国早期陶器艺术中,最精彩的就是起源于六七千年以前的彩陶艺术,其中以仰韶文化(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几遍于华北各地区,而以黄河中游为中心)遗存的以橙红色或棕红色绘有深红或黑色花纹的彩陶最惹人注目,所以仰韶文化也有“彩陶文化”之称。
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图案,是在陶器未烧之前画上去的,烧后彩纹固定在陶器的表面不易脱落,彩绘以黑色为主,兼用红色。有的地区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的陶衣作衬底,以使彩绘花纹更加鲜明。彩陶的主要纹饰有花卉图案、几何图案和动物图案。这些图案多装饰在细泥陶钵、碗、盆和罐的口、腹部,而在器物的下部或往里收缩的部分是不施彩的,这种设计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有一定的联系。因为新石器时代家居条件还相当原始,通常席地而坐或者蹲着,所以彩陶纹饰的部位大都在人们平视最容易看到的地方,再往下因为看不到,也就没有装饰了。
新石器时代的兽形红陶壶
彩陶颜料的成分,经光谱分析表明:赭红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黑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和锰。白彩中除含少量的铁以外,基本没有着色剂。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有学者推断赭红彩料可能是赭石,黑色彩料可能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红土,至于白色彩料可能是一种配入溶剂的瓷土。
陶器的造型既讲究实用又讲究美观,其外形线条流畅、均匀,加上丰富多彩的纹饰,显得优美而充满艺术感。陶器的种类较多,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其中以小口尖底瓶最为突出。这些陶器往往由于年代的早晚或地域的差别,在器形和纹饰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据研究,彩陶的成型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捏制法
这是最早的手工制陶方法,也是最简便、最容易的方法。这种方式比较粗糙,成型不规则,但方便灵活,因此常被用于制作小型陶塑,而在制作日常器皿时较少使用。
泥片贴筑法
和捏制法一样,也是一种较早使用的手工制陶方法,是用粘湿的泥片在一个类似内模的陶垫外面,一块一块地敷贴成一个陶器形状。一般是从下往上敷贴,至少有两层薄片叠合在一起,有的厚达数层。这种方法成型的陶器,显得非常厚重,形状不太规则,口沿也不太整齐。考古发现和研究证明,在中国距今七八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中,普遍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制陶。大约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时候,泥片贴筑法才逐渐为新兴起的泥条盘筑法所代替。
泥条盘筑法
先将陶泥制成泥条,然后圈起来,一层层地叠上去,并用陶垫、陶拍、陶抹等工具将里外抹平、抵压,仔细加工制成器型。不仅新石器时代的大部分陶器是这样制作的,就是在现代,某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在采用这种成型方法。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是一种煮食的炊具。
那时候的制坯,最初可能是放在木板、竹席或篮筐上,以便于移动旋转,有的还垫以树叶,因而器底遗有叶脉的印痕;后来逐渐采用可以转动的轮盘(慢轮),既便于制陶时的盘筑和加印纹饰,又可以利用其旋转修整口沿,使之规整,慢轮修整的结果往往遗有局部轮纹。这种慢轮修整的方法,大致开始于仰韶文化中期。
郑州大河村出土的彩陶钵,高20厘米。
彩陶的装饰图案非常丰富,常见的纹样有鱼、鸟、蛙、鹿等,还有少量的花卉纹和神人纹。有学者认为,这些纹饰与当时的图腾崇拜有关,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还可以找到这些地区以鱼、鸟为氏族图腾的痕迹。在半坡类型(距今6800~6300年)的彩陶中,发现一种大口、卷唇、浅腹、圜底的陶盆,这种陶盆大都施黑彩,器身施赭红色陶衣,器内壁用黑彩绘出人面鱼纹和鱼纹各两个,相间排列。人面作圆形,眼以上涂成黑色或空白的三角形状;耳部或作对称的向上弯钩,或饰以两条鱼纹,鱼纹作长三角形,鱼头亦呈三角形,内填圆形眼睛,鱼身以斜方格作鳞;游鱼逐人面,人的嘴角用两道相交的斜线组成,两边各饰一条鱼纹,在鱼的周身用短线或小点装饰。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陶器装饰中以鸟为主要题材,而在这一地区的文献中也有一些以鸟为氏族图腾的传说和记载。在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图案中,有一种被拉长身体的双头多足鸟,这种鸟纹常常和太阳纹一起出现,表明这种以鸟为图腾的氏族,也许是崇拜太阳的。当时的人们将图腾装饰在彩陶上,最大的用意是什么呢?可以设想,随着各个氏族、部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成员常常会彼此融合混杂,难以分辨。图腾标志和图腾名称的存在,使人们可以准确无误地识别群体。陶器作为当时人们的日常用品,其装饰也难免会打上本氏族的某种标记,以便和其他氏族的陶器区分开,这种标记可能就是图腾的标记。
甘肃甘谷地区出土的彩陶瓶,
高38.4厘米,口径宽7厘米。
在彩陶艺术中最常见的有两种图案形式,一种是具象写实的,一种是抽象几何形状的,前者出现得较早,后者出现得稍晚。以彩陶中的鱼来说,早期的鱼纹多为单独纹样,鱼的形象刻画得较具体、写实,艺术夸张成分较少,一般饰于陶器外的上部。到了中期,彩陶鱼纹开始向写意发展,鱼头和鱼身由以前不规则的自然形,开始向有规则的几何形转变,增强了鱼纹的装饰性。到了晚期,鱼纹图案更为抽象,并形成了阴纹和阳纹双关的图案花纹,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彩陶上的鸟纹也一样,经历了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的演变过程。庙地沟类型彩陶的鸟纹单独纹样中有正面和侧面两种,正面的是以一个圆点表示鸟头,以一个弧形三角形表示正在展翅欲飞的鸟的身体,以三条竖线表示这是一种三只足的鸟,后来这三只足也被删去,仅以圆点和弧形、三角形表示正面的鸟形象,使其简化成一种标志性的几何纹饰。侧面的鸟最初比较具象,有点类似一只站立着的飞鸟的剪影,在三角形的头上,以一个圆点表示眼睛,双翅翘起,双腿成平行的两条折线。以后鸟头由三角形变为圆形,身体一笔带过,只是尾巴翘起并分叉,双腿由平行的两根折线变为一前一后的两条竖线。再后来索性省略了双腿和喙,身体变成了一条长的斜线,翅膀和尾巴则成了几条向上翘起的弧线,最后侧面的鸟纹简化成一个圆点和三条弧线。这些由圆点和弧线组成的侧面鸟纹,还演变成由圆点、直线、斜线、月牙形组成的各种连续的几何纹样。在这些几何图案中,虽然鸟的形状完全消失了,但鸟飞翔的动感依然很形象。
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缸
在彩陶纹样中,常有一种类似蛙形又类似双手举起叉腿直立的人形纹样,研究者们对此看法不同,有的认为是蛙形图,有的认为是人形图,有的认为是巫师以蛙形图腾模仿青蛙向上天祈祷,也有的认为是一种撒谷播种、具有始祖意味的象征图案。这种类似蛙或类似人的纹样,到后来头部细节被省略掉了,只剩下肢节和爪指,再后来连爪指也被省略了,演变成了连续的有粗有细的折线纹。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何纹彩陶盆,高15厘米,口径宽37.3厘米。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
在中国的新石器时期(公元前6000—公元前2000年),彩陶纹样的类似变化有很多,而且可以看出,彩陶纹样是有较严格的规定性的——不仅是一种氏族的标志性符号,也不仅是一种用于宗教崇拜的纹饰,应该还具有某些文字表达功能。
通过解读这些原始的彩陶纹样,我们能隐约触及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源头。其他国家原始陶器上的纹饰,除去写实纹样以外,图案中的几何纹样大多作左右对称或分层排列,或作等距定点排列,以静态图案为主。而中国的彩陶图案,则常常是某些动态的格式,多以弧线、弧形和圆点组成,具有鲜明的动感特征,并且表现出为一种螺旋式的循环往复。这些旋纹以反复不休循环不已的律动,打破了固定空间的限制。这或许正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对宇宙、生命最初的认识和体验。
郑州大河村出土的彩陶壶,高22厘米。
另外,在半坡文化晚期的彩陶中,有许多由阴纹和阳纹构成的双关性图案,它们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表达了图案互相映衬、虚实相生、对立统一的关系。位于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是古周人的居地,也是阴阳五行学说兴起的地方,这些地区彩陶上常用阴阳相关的图案大概不是偶然的。在当时的彩陶纺轮上也有许多以S纹做阴阳双关旋转的纹样,这些纹样尽管多种多样,但都是以类似太极图的图形为骨架变化的,其特点就是在一个正圆的二分之一处,画一个S形的线,把圆形的画面一分为二,即分成阴阳交互的两部分,这两部分围绕着一个圆心回转不息。这种运动似乎寓意着天地、日月、男女、上下等一切事物的对立统一。
甘肃临洮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罐,距今五千年。
新石器晚期的彩陶纹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几何图案创作时期,这些图案不仅昭示出中国早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种次序和规律。同时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这一时期的图案几乎奠定了以后图案发展的大部分规则,如常见的二方连缀带状装饰,四方连缀散点装饰,以及图案中的对称法则、均衡法则、对比法则、变化统一的法则,单独纹样、复合纹样的创作,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合理运用等等,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图案装饰史上的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