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纵深】突围(二)
一、向中端民用瓷转型
玉风做民用瓷起家,一直走中高端市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品牌。今年的市场对很多企业都有影响,玉风也不例外,面临转型,我们要把握机会,做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好产品。
——万秀英
很多细心的人都会发现,玉风瓷厂内的产品展厅近段时间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原本展示日用瓷和陶瓷酒瓶产品为主的展厅里,部分位置被一些陈设瓷所占据。
这些细微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玉风瓷厂的产品战略发生了转变。
2013年4月中旬,面对仓库里堆积如山却无法销售出去的定制高端酒瓶,作为玉风瓷厂掌门人的万秀英很是焦虑。事实上,这种焦虑状态从2012年年底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上个星期我们开了全体管理人员大会,今天我们又开了全体职工大会。会上就是要求大家团结一致,抱团渡过目前的难关。”
玉风瓷厂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自建厂之初便与“玉风”结下不解之缘的万秀英,曾经经历过很多的波折,她坦言,这一次的困难不容小窥。“2008年的金融风暴还影响不了我们,因为我们的出口瓷做得不多。今年不仅是我们有影响,对景德镇很多企业的影响也很大,特别是对高端礼品瓷市场的冲击很大。”
据万秀英介绍,从建厂之初起,玉风瓷厂一直走的是中高端市场。
彼时,在众多同行人士看来,日用瓷的生产和销售大都要依靠上规模、重配套的途经来实现。可对前身为高档瓷生产研制基地的玉风瓷厂来说,这却是一个令人感到两难的选择:依靠现有生产能力,产品的生产数量难以上规模,配套瓷的生产也难以通过自身解决,要扩大生产规模,占地15亩的厂区本来就不是按大规模生产企业来设计的,已经拥挤不堪的厂区实在难以再添生产线。
现实的考验不得不让玉风人作出了选择:瞄准陶瓷市场对高档日用瓷的需求,发挥自身研制、生产高档瓷的技术优势,避开生产规模小、配套难的劣势,走一条生产高精尖单件瓷的新路。
玉风首先瞄准的便是茶杯。在计划经济时期,茶杯只是作为茶具的组成件来出售,单件的茶杯人们更多的是在土产、日杂货柜上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杯越来越成为日常办公、休闲的个人必备品。玉风人敏锐地看到了这一潜在市场的商机,厂领导亲自挂帅,反复推敲各式茶杯的造型、规格、花面装饰、组合配套和成瓷包装等方案。
随后出现的玉风茶杯市场的火爆,印证了玉风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高白釉1号茶杯、2号茶杯和公仆杯、情侣杯相继开发出来,造型各异、装饰效果不一的玉风杯成为千年瓷都陶瓷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尝到做大做强单件瓷甜头后,玉风瓷厂继续扩大市场视野,将闻名遐迩的四特酒瓶加工揽入怀中。玉风茶杯、四特酒瓶这些昔日看来是小不点的单件瓷,如今已是玉风瓷厂生产品种的拳头产品,为历年来玉风瓷厂稳步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在业内,玉风的知名度高,因此在困难面前我们的压力也大。”不过,面对困难,万秀英坦言,困难都是暂时的,也是可以克服的。“玉风建厂30多年,现在的困难其实还没有以前大,第一任厂长也经历过产品滞销,悬崖勒马的时期。2012年,我们刚刚调整产品战略,涉足高端艺术瓷领域,年底就碰到了中央八项禁令,好在现在悬崖勒马还来得及。”
经过前期思路的调整,目前万英秀已经制订好了2013年全年的发展计划。她认为,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产业转型不可避免,玉风瓷厂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主打人口基数更多的中低端民用促销瓷。“以市场需求为主,如家电企业促销时的礼品瓷、银行向客户赠送的礼品瓷等中低端礼品瓷市场,都是我们接下来主攻的方向。”
与此同时,万秀英还认为,目前的调整对企业来说并非坏事,以前接单忙不过来,根本没时间整顿生产操作规程,现在可以趁空闲下来的时间,好好练练内功。“我们近期也拟定好了内部整顿的计划安排,如通过技术练兵,考核提高职工的质量管理意识,通过抓好制度,提高职工对品牌的认识,做出自己的品位来。”
除此外,万秀英也要求销售团队改变以往坐在家里接单为主的营销模式,鼓励大家走出去营销,在全国范围内加大营销点和代理店的设立,以拓宽市场,加大产品幅盖面。
莲社北路的玉风瓷厂专营店也在此次调整的范围内,“以前专卖店以日用瓷为主,去年我们摆放了一些中青年陶艺家的艺术瓷,因为性价比高,销售情况还是不错的,也为我们继续加大做好中青年陶艺家艺术瓷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我们在艺术瓷领域的拓展指明了方向。”
经过这几个月的思考,万秀英认为,玉风瓷厂在面对当前困难时,仍然有信心继续做好市场,因为只有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真正成为企业立足市场不败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