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了了亭 资讯 中国陶瓷,艺术版:撰文/曾娟,20世纪30年代末期,日寇加速对中国入侵。景德镇百业萧条,制瓷业终究难逃厄运。迫于生计,汪野亭不得不放下瓷画笔改纸画,赖以糊口。
秋意渐浓,每当抱着纸画在街头徜徉后,汪野亭才满襟秋意地怀念起粉彩的颜色。
那天,汪野亭回到家中端详着桌上已经有些破损的太公壶,壶上画面完好无缺,对于子孙而言这把自家农用壶乃为绝佳的学习范本。汪野亭下意识地想起搁置在家的瓷画笔,有感于自己生不逢时,人生无常。希望能把自己的粉彩技艺得以传承,遂在壶上奋笔疾书,以传子子孙孙永久念之。
他将这把壶留给了子孙——与这把世代相传的壶一样,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可以继承的只有父辈的技艺。汪野亭去世后,这把壶已经传承了四代人。汪派山水第四代传人汪雪嫒、江葆华捧着这把残损的壶,指着壶底回忆起汪野亭曾为它正名:“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不食勾。释文:湖者壶也,明月者,乃余之画虽破,尔当留为子孙标本。平嘱。”
隔着一程山水,年轻的第四代传人只能在画里与祖辈汪野亭进行交流沟通,但并不影响追逐他的脚步。在姑婆汪桂英与大伯汪平孙的影响下, “汪派山水”的轮廓变得越来越清晰。
这两位同年出生的传人,从艺经历却大相径庭。一个从事陶瓷器型设计工作, 一个多年投身教育事业。幸而,沿着“汪派山水”这根脉络,最终结局让他们在瓷上山水殊途同归。
作为汪氏子孙,与生俱来就肩负着“传承”的使命。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变迁中,传承仍是最为要紧的事。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汪桂英,即便在陶瓷器型设计中满身荣光:1975年担任7501工程研制小组组长,根据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根据中央办公厅文件指示,秘密研制一批供毛主席专用的生活用瓷,工程代号为”7501”。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仍然义无反顾地转向了粉彩山水的研究和创作。
汪派山水广泛传播始于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汪平孙的《汪派山水瓷画选》。汪平孙将父辈开创的”汪派山水”整理回顾,前后耗时四五年,从资料搜集、文字撰稿到结集出版一手包办,编著成《汪派山水瓷画选》一书。亦是作为汪派瓷上山水画创作一个历史阶段艺术创作实践的总结。
对于这样一件庞大的工程,汪平孙试图“以利后来者再战”。显然,这本书成了第四代传人汪雪媛、江葆华反复咀嚼的著作。他们希望在传承汪派山水的道路上从中获取帮助,指点迷津。毕竟,汪氏血脉相通。他们读懂了大伯汪平孙在后记中阐述的行道之难, “回顾一个世纪以来,举家从艺之艰辛,行远自迩,积铢累寸,殚精竭虑,心余力拙。暑往寒来,个中甘苦,绝非外人所知。”
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这是一个世代关乎梦想,关乎传承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