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艺
(了了亭 资讯 陶瓷研究 出品 文:童福萍)向阳岭7栋7号,不到1 4平米的小屋,留下邹晓松童年记忆。自小他就在这里随祖父练功、学艺。
他的祖父邹国钧在陶瓷界鼎鼎有名。
邹国钧生于1913年,逝于1996年,字金监,号鸿轩,江西乐平人。15岁起即受“珠山八友”之一的汪野亭言传身教,建国前创办“邹国钧画寓”,建国后担任景德镇建国瓷厂、艺术瓷厂陶瓷美术设计师,与毕渊明、王小凡、王锡良、魏荣生、邓肖禹等人一道被誉为“珠山八小名家”。他擅长粉彩山水,并潜心国画、书法研习,曾与毕渊明等联袂举办个人画展。其作品既广纳“百家之长为我用”,又喜“搜遍奇峰打草稿”,构图深求意境,层次力求深远,气势磅礴,运笔多变,擅于中锋用笔,笔力道劲,质感鲜明,色彩优雅。多数作品或题有个人诗作,或题有名诗佳句,作品气势雄浑,山势险峻,画面境界幽旷,用笔恣意,风格奔放苍健。
记忆中,祖父不但画画好,还打得一套好拳,对儿孙们的教育非常严格。小时候,邹晓松的假期都被祖父安排的满满,每天6点钟起床,学武、坐桩、打小龙拳,晨练到七点;8点钟练书法,至少习颜体一个小时,偶尔也画国画,之后写作业。五年级的暑假,祖父开始亲授粉彩山水,从线条开始,一直讲到构图、设色,更是再三强调粉彩山水的“骨法用笔、气韵生动”。对美感的领悟,邹晓松可谓天赋异禀。五年级暑假,他刚开始学画瓷,画了一套“春夏秋冬”尺六瓷板画,就被景德镇陶瓷销售公司相中, 以60元一幅的价格购买。
家有名师,又有天赋,再加上国家对工艺美术事业十分重视,下达了允许带了传艺的政策,邹晓松本可以随祖父一直学下去。变化出现在初中毕业时,景德镇技工学校开辟陶瓷美术班,面向高中招收第一批学生,邹晓松和家人都觉得必须接受这样系统的美术教育,于是他破格参加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陶瓷美术班的学制为两年,第一年为素描、国画、图案、陶瓷史等基础课程,第二年第一个学期学习陶瓷彩绘,第二个学期进工厂实习。虽然有些像速成班,但任课教师都是在陶瓷界非常有影响的人物,如熊汉中、陆如、程曲流、黄卖九、 白海、余效团等。虽然他当时在班上年龄最小,学习却名列前茅,在祖父为他打下传统陶瓷彩绘工艺基础之后,邹晓松开始接触更宽泛的艺术境地。
学习过程中,一些专业老师鼓励他,毕业以后可以到职工大学进一步深造。他十分动心,决定为自己创造机会。1982年技校毕业后,他分配到景德镇陶瓷经销公司陶瓷加工服务部工作,每个月薪水3 0多元,可他只干了一年,就停薪留职, 回到学校继续学业。
初中毕业生直接上高三的课程,可想而知是非常吃力的。为了追赶文化课,他插班到第一中学文科班,每天从早上6点学到晚上12点:美术课的学习则安排在暑假,在部所学习,拜丁千、张育贤、宁璘为师,加强素描、色彩的学习。
邹晓松常说:“一个人的进步是阶梯状的。”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他都会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埋头向前、一直努力。这一次, 1 8岁的他, 目标是: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