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中体悟“道”的存在
赵:以书画意境入壶,创出属于自己的刀法出来,让很多人奇怪,因为你完全可以搞一些比较轻松的装饰方法,比如描画、彩绘这些。
汪洋:如果论绘画的话,我的瓷器绘画作品更为漂亮。我觉得紫砂的特点就是用刀,表现古朴、细腻的味道。单纯画当然容易,但不适合表现我的心境,用刀刻更适合来体现材质的美感,表现自己的感受。在刀和砂的碰撞中,内心得到释放,感觉非常自由和过瘾,也在不断体悟到一种“道”的存在。
赵:关于你的紫砂壶艺术风格,已经有人开始研究了。紫砂圈中人对你评价也很高,比如有人说:“若说宜兴紫砂传统多讲究工整的话,那么,汪洋因其书写性浓而更注重自由的张扬、率性的表达。看他壶上人和物的线条,皆以一种十分肯定、刚劲、简约、雄强的刀工刻制而成,且在形式美的构成上,达到了一种古朴、厚拙、雄浑豪放、大气磅礴的艺术境界。”
汪洋:惭愧,惭愧。我也只是以书画介入紫砂的人,恰巧我的书画和陶瓷绘画也使我有了不同,但觉得自己仍然在学习过程中。过去,不少书画大家,如吴湖帆、唐云、吴冠中,范曾、霍春阳,范扬、刘二刚等都画过紫砂壶,我只不过是沿着前辈大师玩壶的路继续作些新的探索而已。
赵: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并不容易吧?毕竟,紫砂壶上的人和物,囿于刻制和尺寸,不可能细雕细琢,对视觉认知度要求很高。
汪洋:是有困难,不过有瓷器艺术创作的经验和感悟做铺垫,相比别人还是要快一些。我自己的体会是,抓住主要矛盾,强化人和物的关键转折部位,借以展示其姿态、动势以至表情和情绪。譬如,大面积的荷叶、鸟、山水中的石头、树叶,弄得不好就平了,质感出不来。只有把刀当作毛笔来用,使得线条轻重有变化,做到虚、实结合、笔断意连,节奏的变化才能拉开瓷画和刻壶的距离,并实现殊途同归。
赵:非常巧妙的表现手法,有点象文学上的 “抽象化”,或者是绘画上的“大写意”?
汪洋:有点象,但是又相对具象一些,以实现简洁、清晰、生动的个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