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的陶瓷人
千百年来,景德镇,一个深藏于青山绿水间的江南小城,却让世界记住了它的名字,当然,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陶瓷。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2000多年的岁月长河里,景德镇始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来自八方的英才。正是应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大势,才成就了景德镇“千年瓷都”的美名。
“千年瓷都”是历史遗留给景德镇的无价瑰宝,也是景德镇千年历程的璀璨见证。在景德镇走向制瓷巅峰的过程中,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声名远扬,一度主宰着陶瓷的审美标准。走进新的时代,继承和发展景德镇的传统制瓷技艺,已成为瓷都有识之士共同的情怀。接下来要说的几位,熟悉陶瓷的人,或许对他们的名字并不陌生,透过他们故事,你应该可以找到,景德镇为何能始终矗立在世界陶瓷艺术高峰的原因之所在。
王锡良:艺高德重美名传
王锡良,原籍安徽省黟县,1922年2月出生于景德镇。1979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为景德镇首位获此殊荣者。
“千年景德镇,瓷都一老翁,艺高德更重,世人皆推崇”。这几句“顺口溜”,是记者与王锡良接触多次后,内心有感而发之作。在景德镇这座大师云集的艺术之城,王锡良以自身超凡脱俗的艺术表现力和万众景仰的高尚品德,成为这座城市的标杆。
在王锡良的很多言行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他童真的一面。他的作品,传递出的是人间的真善美,这正是别人很难抵达的一种至高境界。
12岁,王锡良就辍学随叔父王大凡(“珠山八友”之一,景德镇陶瓷美术名家)学绘瓷画。15岁,王锡良开始独立画瓷,凭着手中的一杆画笔,画遍各种不同的器皿,维持起全家的生计。
王锡良是打小吃过苦的孩子,虽然学习画瓷的初衷是为了糊口,但是,勤思苦学的他从不放过任何可以提高自己技艺的机会。
1954年发生的两件事,改变了王锡良的一生。当年,为抢救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景德镇成立了集中著名陶瓷艺人的陶瓷工业研究所。时年32岁的王锡良在传统画瓷技艺上已小有所成,成为景德镇小有名气的“名家”,顺理成章地随王大凡一起进入陶研所,成为了被集中的20多名陶瓷艺人里最年轻的一个。
同一年,画家梅健鹰和祝大年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王锡良的陶瓷艺术生涯。在梅健鹰和祝大年等老师的指点下,王锡良开始学习西方的素描、写生。在王锡良看来,梅健鹰等老师彻底提升了他的艺术思想水平,从此他开始注重瓷上画作的整体布局,不再像景德镇传统绘瓷艺人仅仅将目光放在细部的一笔一画。
一次,在北京出差,王锡良遇到了著名画家蔡若虹先生,跟他聊了10多天,这让王锡良受益一生。
回到景德镇,王锡良开始了自己的写生生涯。走遍了景德镇后,王锡良开始去周边乃至更远的地方写生。从艺数十载,写生的习惯,他一直保留到今天。
“画画无窍门,写生无窍门,纵观古今中外画家名师,有个性有新意的作品,都是面对生活,取自大自然。”“写生不怕累,只怕不能坚持,大自然犹如慈母,你每次向她索取,她总会赐予。”“写生宜冷静,坐得下来,不宜过了一村又一村,村村不见我画中人。”“写生既用‘理’,画得惟妙惟肖,又用‘情’,画得得意忘形。”“写生画生动自如,整理画完整又缺生气,我取前者。”……
1989年,王锡良将他在写生过程中的种种心得与感受,整理为《写生语录》。2005年,已经83岁的王锡良再次走进了风光秀美的瑶里。这一次他没有带宣纸,带的是50厘米见方的白瓷板,他第一次尝试着直接在瓷板上表现出目光所及的美景。
王锡良被誉为当今瓷上文人画第一高手,他却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手艺人。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在陶瓷绘画中,能将这些艺术元素融入作品创作中的人为数不多,王锡良却是其中的好手。王锡良读书不多,只是四年私塾,诗配画完全是他自学努力得来。他的诗来得自然、清新,且充满童真,具备丰子恺诗画相配移易不动的别人不可比及的鲜明特点。“别人的画中题以旧诗,都是可以乱套的,一首诗可以题在此画中,也可以题在彼画中;一张画中可以题此诗,也可以题彼诗。”王锡良的配画诗,大都是因景生情,或记以当时境况,不限题材、格式、篇幅,两句、三句可,四句、五句也行,全凭当时感触。
王锡良早期书法颜筋柳骨非常明显。随着艺术修养的提升,他的书法已独成一家,下笔运笔十分自然,不做小技巧,不刻意为之,没有露笔,更没有不必要的强调。书法气势开张,圆笔居多,而且用笔内在变化很大,干湿浓淡、疾徐缓急的变化十分明显,在收放自如中形成了苍而秀、秀而苍、潇洒清逸、生动活泼的鲜明特点,让人过目不忘。进入了“非有所为而书,非用心而书”的最高境界。
艺术的发展需要创新,在这方面,王锡良堪称典范。他早期便开始利用油料的流动创作过《黄山图》,在一件《停琴待月来》的瓷瓶中,抚琴昂首的人绘在一面,而月亮则在另一面,在构图中便是一种非常大胆的创新。细心的人会发现,王锡良所创作的画面,从来没有过重复。每次提笔创作之前,他都会先思考画什么,怎么画等问题,有时会翻阅旧时的写生本,以期从中寻找灵感。
虽已至耄耋之年,但王锡良却从未放下手中心爱的画笔。2012年,王锡良成功完成了自己从艺八十余载创作的最大一幅单体瓷板画,这幅创作时间跨度长达3年,历时100余小时,整个创作过程均在摄像机的全程见证下完成的大师力作一经问世,就受到了陶瓷业界的极大关注。在业界同仁的眼中,王锡良的笔下,无须繁缛做作,他的作品在艺术和画面结构上,呈现出一种简洁明朗的风格。这不仅体现了他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艺术表现力,也呈现了大师自然超脱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