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画与陶瓷艺术的区别
陶瓷研究 刊载 了了亭 资讯: 然而中国画艺术与陶瓷艺术也有其不同,国画是属纯艺术、纯绘画,陶瓷艺术是一门工艺美术,它从设计到制作以至于成型,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过程。它不单纯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只单纯强调画的个性,它还要考虑制作的可能。在原材料的采集、胚料、釉料的调配、甚至烧成湿度及气氛的控制上只要一个环节的差错都将导致艺术陶瓷的前功尽弃。何况,陶瓷艺术是靠一把“火”的艺术,陶瓷绘画中所使用的的颜色有“窑变”效应,着色和发色之间,较之中国画所见有着诸多的未知因素。
例如现代陶瓷色釉综合装饰手法就突破了中国画的模式,运用高温窑变,以虚实手法表现自然物情,良好的色彩,肌理效果,从而达到作品所表现的诗情画意,又具有浓郁的民族情感,初看似具体,细看又略带有朦胧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斑斓而又有的组合色彩组合,扑朔迷离的泥火艺术是中国画所不具备的。
物质状态的不同,构图的技巧有差异。瓷板与宣纸都是平面物体,它在画面构图技巧上是互同的,但是,陶瓷艺术中的器型是最多的,也是实用范围最广的是瓶和罐,这类器型在构图上的技巧十分考究。中国画最讲究的是“气”,“气”从哪来,往哪去,装饰中国画的气质所在,也是文人画的骨气、情感之使然。由于陶瓷的器型是立体的,构图讲究多面性,所以在“气”的走势处理上,较之于平面构图还是有所差异的。
中国画在宣纸上面留下的物象,无论从哪个角度光看,其效果都不会变的。因此构图时使整个画面围绕着一个中心点进行即可。而青花坯体则不同,除瓷板等平面构图外,如各种形状的花瓶、箭筒、缸、碗等器型坯体,附着三维载体上的画面要以旋转的视角来欣赏,也就是说,一幅完整的陶瓷作品不能同时呈现在观赏者的眼前,要随着视角的转动而逐渐展观。因此构图不能像画中国画那样。一直到现在。中国画中,作者在画中某一块面有意留下一大片空白起到虚与实的相互映衬,而不失其效果。但在坯体上构图,则要考虑到他的每一个面,如把画面中心集中到画面的某一片或某坯体的某一面,把次要的部分画的太虚,会使某一面的画面欠缺过重出现“空白”现象,而产生失重感,以至于影响作品的视角效果。所以构图时,每一个面都要考虑应有一定“分量”,做到既不影响效果,又每一个面都有“看头”。另外,坯体所要画的是圆形状的,在上面构图,要克服和处理所画物两边相交的问题。比如在瘦长的坯体上花一座大山或一只横着的长竹竿,从左边画向右边延伸,他又从左边绕了回来,影响对其他物体的构图。而中国画则不存在这种问题,所画物象再大再长,作者都可以把它“隐藏”到画外,无需任何顾虑。
因此,人们对陶瓷作品欣赏角度与中国画艺术作品的欣赏角度也有所不同,人们对陶瓷作品的欣赏角度是多层面的、多角度的,如会注重表现“造型美”、“装饰美”、“釉色美”、“画面意境美”。因此陶瓷艺术作品的美学意义似乎比中国画更丰富。
三、结论
总的来讲,艺术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陶瓷艺术家们或许从这种比较中获得对陶瓷艺术的更深层的理解,在创作过程中,加入更多的文化元素,使陶瓷作品更具创造力和表现力。因此,中国画艺术在革新,陶瓷艺术在力求工艺材料和装饰技法上的创新才能创作出不愧为我们伟大的时代陶瓷艺术之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