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中期,新华瓷厂开始设立了美研室,专门从事高档瓷的研制和生产。1977年至1978 年,随着“腐殖酸纳”的推广应用,新华瓷厂曾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在全市首创高档薄胎瓷注浆成型新工艺,解决了景德镇传统薄胎瓷采用手工拉坯、利坯技术要求高,成品合格率低等难题。因此获得江西省技术改进三等奖。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美研室发展成为高档瓷研发生产车间(即八车间),继续保持了新华瓷厂在薄胎花瓶、薄胎杯、薄胎皮灯等薄胎产品相关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同时还先后研制生产了剑筒、壁筒、低温名贵色釉荤炉钧、素炉钧等其他高档礼品瓷、陈设瓷。其批量生产的高档粉彩印泥盒、青花酒瓶等曾一度畅销沪、闽、皖等地。更可喜的是在以张景寿、王声怀等为代表的老一辈陶瓷美术家的传、帮、带领下,涌现了一批像赖德全、赵美云、王华民等新秀,为企业发展后劲积蓄了力量。
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厂还大力争取技改项目,加快企业技术、装备及工艺的升级和进步。1988年新建81米隧道窑竣工投产,1989年两条81米隧道窑煤烧改气烧改造成功。同年新建原料车间建成投产。这些重大技改项目的相继竣工投产,为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华瓷厂生产经营面临严峻考验。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期初该厂在企业内部推行全面改革,先后制订了《新华瓷厂经济责任总体方案》、《新华瓷厂成本费用考核细则》,提出了“瞄准市场上品种、强化管理上质量、深挖潜力降成本、搞活经济增效益”的工作方针,着力在“降成本、上品种、上配套”上做文章,企业取得了一些成效。
1995年新华瓷厂继续深化改革,在全厂全面推行计件工资制;1996年该厂又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
1997年新华瓷厂厂房、设备实行公开对厂内外招租、全面实行租赁制,企业动员和鼓励厂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带头下车间组建租赁实体。1998年市委、市政府把新华瓷厂作为全市国有企业改制的第一个试点,企业决定对新华瓷厂土地使用权实施整体转让。新华瓷厂1500余名在职干部、职工转换身份,成了社会人。新华瓷厂的改革为景德镇市国有陶瓷企业改制提供了可操作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