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处世,律已唯勤,艺泽珠玑歌耄耋;颐和修身,待人和善,情融翰墨颂遐龄。”这两句话,是聂泰颐过70岁大寿时,他的老朋友窑炉工程师、市诗词学会会员余少潘对其一生的概括。
聂泰颐生于1923年,是景德镇书法界元老级人物。新中国成立前,聂泰颐在红店学徒时就表露出书法方面的天赋,隶书和行书自成一家。后来专门帮红店和名家题字写款,在业界知名度很高。
聂泰颐对书画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一幅好画配上一幅好字,才能称之为精品。他帮别人题字有个特点,会根据人物或历史典故配上一首诗,再据此题字,其驾驭文字的能力,甚至引得台湾藏家非其字不入。此精神放在今天,也实属一绝。
近日,本刊找到聂泰颐的传人——聂建阳,试图通过他的描述,还原聂泰颐及他所处那个年代题字人的生活。
一
1923年,国父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中国国民党公布《党纲》,阐明了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的基本内容。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五权宪法即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监察权、考试权,并以五权分立作为五权宪法的原则,完成民国更进步的宪法。
整个中国开始进入一个变革的时代。但是,这股改革之风却并未打破景德镇的平静,与陶瓷产业相关的从业人员,依然过着相对安逸的生活。
也正是这一年,聂泰颐出生于景德镇一个普通的人家,与他同一年出生的,还有景德镇陶瓷界泰斗级人物王锡良。
与王锡良出身于陶瓷世家的身份不同,聂泰颐与陶瓷结缘实属无奈。
因为家中人口众多,父亲早逝,聂泰颐很小就进入红店学徒,帮母亲分担养家的重任。
在红店学徒期间,聂泰颐开始接触陶瓷,并学会了画画,“当时是什么都画,但是爷爷从小就爱好书法,业余所有时间也都花在了写字上面。”聂建阳回忆。
机会总是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有一次,聂泰颐的老板收到一笔订单,但是却找不到写瓷字的人,由于出货时间紧张,一旦耽误,生意可能就会泡汤。情急之中,聂泰颐自告奋勇地说:“我来试试吧!”
这一试,居然让老板对聂泰颐刮目相看。在聂泰颐的日夜赶工下,这笔生意顺利成交了。从此之后,老板也不再让聂泰颐画红了,而改为专门写瓷字。
抓住了这次人生第一次转机,聂泰颐开始专注于书法创作,也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写瓷字上。
慢慢地,聂泰颐在业界的开始有了名气,找他题字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甚至一些当时的名家,也亲自找上门来请他题字。
“我爷爷在十八桥的金家弄和太白园附近的云谷巷居住过,曾经与陶瓷名家赵惠民是邻居,他们都是关系非常好的朋友。”聂建阳说。
在聂建阳的记忆里,爷爷是家中的次子,那时候靠写瓷字,能够养活一大家子,“大概有十多个人,包括我太奶奶,我大爷爷一家,还有爷爷自己一家人。”
在聂建阳心里,爷爷聂泰颐的形象是很高大的,“在那个不是很富裕的年代,爷爷靠写字能够赚银元,在当时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
时至今日,仍不时有朋友把一些民国时期的陶瓷拿到聂建阳处鉴赏,因为上面就有聂泰颐题的字。
二
为了写好瓷字,聂泰颐苦练书法基本功,其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样样精通,特别是隶书和行书自成一家,逐渐形成了自己个人的风格。
除此之外,聂泰颐也是一个特别好学的人。他认为,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要写好书法,一定要熟读中国的历史和典故,才能深透理解每个字的含义。
事实上,聂泰颐能够在景德镇众多写瓷字的人中脱颖而出,靠得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聂泰颐所处的年代正是“珠山八友”领衔的文人画盛行的年代,这些御窑厂停烧以後流落到民间的粉彩和瓷版画高手,在继承优秀景德镇陶瓷传统的基础上,汲取民间陶瓷艺术的营养,以扬州八怪为典范,以海派艺术家为榜样,容纳西方陶瓷艺术风格和技法,用充溢的时代气息和满腔的爱国热情,投入瓷艺创作,冲破明清官窑的藩篱,像一股清泉,一泄而下,不可遏止,开启了一个陶瓷新时代。
“珠山八友”陶瓷作品中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中国文人画表达,对聂泰颐的影响深刻。受此影响,聂泰颐始终认为,一幅好画必须配上一笔好字,才能称之为一件精品。除此之外,聂泰颐在题字的时候,往往会结合画面人物和历史典故作上一首诗,再据此题字,使之成为一件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上佳作品。
正在带着这种严谨认真的态度,让聂泰颐在业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成为当时书法界元老级人物。
新中国成立之后,聂泰颐进入艺术瓷厂,由于字写的好,他被调入行政岗位工作。这段时间,聂泰颐虽然没有再帮人题字了,但是他从未间断过对书法的执着追求。
“业余时间,爷爷唯一的爱好仍然是书法。那时候他与毕渊明是同事,每年春节,他们都会相约免费帮同事写春联。”聂建阳说,也正是这一爱好,让聂泰颐最终调入市文联,专门负责对外交流活动,“那时候文联对外活动展览的前言都是我爷爷用小隶书写的。”
1986年,景德镇开始兴起仿古瓷,仿古瓷需要题款,于是有着丰富题款经验的聂泰颐开始受邀出山,帮人题仿古款,“当时我爷爷题字的都是高档仿古瓷,很多都是别人慕名送到家里去题字。”
聂建阳记得那个时候爷爷正好已经退休在家,所以有很多的空闲时间帮人题款。由于有着深厚的文字和文学功底,找聂泰颐题字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个台湾的林先生,他到景德镇选购仿古瓷就只认聂泰颐题的款,“因为可以多卖好几百元钱”。
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聂泰颐对陶瓷书法的深刻理解,显然已经成了外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很好渠道之一。
三
正是因为得到广泛认可,聂泰颐的书法情结一直贯穿于他的一生。他为人非常谦虚低调,对名利看得很淡泊,所以至今只有业内人士知道他。
离世后,聂泰颐留给子孙最宝贵的财富是他亲自手写的几本书帖以及他的书法精神。这几本书帖被聂建阳珍藏着,成为指引他传承爷爷书法精髓的指南针。
如今,已经是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聂建阳正沿着爷爷的足迹,在书法的道路上匍匐前进着。
聂建阳进入书法的世界,完全是受爷爷聂泰颐影响。
10岁时,聂建阳便在爷爷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每个星期天,聂泰颐都会带着聂建阳去看书画展和摄影展,培养他这方面的兴趣爱好。这为聂建阳以后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8年,聂建阳参加市少年宫首届书法比赛时,就轻松拿下一等奖。
聂泰颐常常告诫聂建阳,要写好书法,一定要学好文化知识,这样才能使书法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聂建阳在爷爷的建议下,不仅勤于练习书法,还学习国画、素描、篆刻等课程。
1991年起,聂建阳开始跟随聂泰颐学习陶瓷书法,与陶瓷打起了交道。凭着自己扎实的书法功底和爷爷的言传身教,聂建阳很快陶瓷书法领域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笔迹遍及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