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产茶历史悠久,汉代即有僧人种植和采集茶叶。至唐代,茶叶加工和贸易开始兴盛,唐王敷《敦煌变文集》中记述:“浮梁歙州,万国来求。”中唐元和年间(806—820年),浮梁已是赣北、皖南茶叶的主要集散地。
从明代建立到清同治年间,浮梁生产的主要是绿茶,可以说,浮梁最早也是因为绿茶而扬名天下。
“晴天早晚遍地雾,阴雨之时满山云”,浮梁山高、雾重、林丰的特殊生态环境,使得所产茶叶清香、味醇,独具特色,历史上曾出现了仙芝、嫩蕊、福合、禄合等贡茶。
明代汤显祖在《浮梁县新作讲堂赋》中就曾对浮梁茶赞誉:“今夫浮梁之茗,闻于天下,惟清惟馨系其揉者;浮梁之瓷,莹于水玉,亦系其钧火侯是足。”清代茶书《续茶经》引《饶州府志》也记载:“浮梁县阳府山冬无积雪,凡物早成,而茶尤殊异。金群卿诗云:‘闻雷已荐鸡鸣笋,未雨先尝雀舌茶。’以其地暖故也。”
明清浮梁贡茶的存在也能进一步说明这一时期某些茶叶的生产技术达到了很高程度,否则不会作为贡品。明谈迁《枣林杂俎•中集》载:“国家岁贡。……饶州府茶二十七斤。”这其中是包括浮梁茶的。康熙版《浮梁县志》载:“浮每岁贡茶,有本色,有折色。”康熙版《饶州府志》亦载:“各县俱出,并入贡。”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浮梁茶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