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新:景德镇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世界瓷都,在中国众多的城市中,景德镇是最具文化气息的城市之一。一个城市能做到全民都参与做陶瓷实在难能可贵,这一点值得全国所有的城市学习。中国历代的艺术发展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鼎盛的艺术发展时期,都是由外来艺术的碰撞与融合才能得以提高和发展的。艺术创新的前提是要有变化,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是不可能有本质上变化的。因此,景德镇陶瓷的发展一定要重视外来艺术家的介入。
徐晓云:外来艺术家选择了陶瓷专业作为自己以后的艺术发展方向,他们全身心投入与才智的发挥,新观念,新成果,也助推着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艺术家都有各自的阵地,通过作品表达自己所思,无论是本地或外来的艺术家,必须清晰认识到自身目的,即把艺术工作职责做好,更需要摆脱功利诱惑,要有沉潜宁定的心情。只有稳健耕耘,重视根基,厚植文化,相互促进,景德镇陶瓷艺术才有真正意义的健康发展。
主持人:由于陶瓷艺术创作工艺性较强,没有接触过这些的外来艺术家很难将自己原有的艺术特长,通过陶瓷这个载体很好地发挥出来,对此,你们有什么建议?
周昌新:陶瓷艺术创作确实有一定的工艺性限制,比如说创作完成和烧制出来后效果不一样,每种色彩在烧制过程中对时间的要求不一样,瓷瓶和瓷板在作画过程的感觉与原来的纸或画布不一样等等,都在制约着外来艺术家的感觉。我觉得,外来艺术家以前不管是画国画的还是画油画的,没有必要追求一定要画得和原来的风格一样,陶瓷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其他画种所不具备的,艺术家要发挥陶瓷的优势,用自己原有的艺术风格改进陶瓷的局限,两者结合,这样才能有所突破。
刘伟:这个问题,的确是一个问题。由于陶瓷艺术的特殊属性,造成它与书法、国画等姊妹艺术,在艺术表象形式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因为,陶瓷艺术的语言,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种火的艺术。在没有经过烈火考验前,谁也不能断定艺术家创作好的陶瓷作品最终会是什么样子。所以,要想从事陶瓷艺术创作,首先就必须了解它的工艺属性。
对于一些外来艺术家来说,不管他们到景德镇来是出于什么目的,即便只是玩票的性质,如果不能沉下心来把陶瓷艺术的各种工艺弄懂,弄通,他们就很难真正融入景德镇的艺术圈子,接触到真正的陶瓷艺术。
要想熟练掌握陶瓷艺术的各种工艺,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做到的,它需要不断去积累,去感受。当然,更需要虚心的学习态度。在景德镇,有很多陶瓷技术工人,虽然他们并不直接创作陶瓷艺术,但是,他们高超的技艺,却成就了很多艺术家的陶瓷艺术精品。比如拉坯、配釉和烧窑等技术工种,一个真正的陶瓷艺术家,虽然不可能都是个中高手,但是,对于这些工艺流程,却是必需要熟知的。
徐晓云:外来艺术家要想迅速融入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圈,有四种方法,一,尽量花时间在景德镇呆下来,找专业人员做老师,潜心学习,研究,以期熟练地掌握好陶瓷工艺或技艺。特别是艺术家个人构想中,创作手法无可替代的艺术表达效果之作品或部分,由作者亲自完成。二,作品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一起携手完成;三,作者指导专业老师,帮助当场完成;四,把艺术创作设计图稿交由专业老师完成。
主持人:有人说,不断涌入的外来艺术家,推高了景德镇的房价和物价,也对景德镇陶瓷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刘伟:说外来艺术家推高了景德镇的房价和物价,在我看来,这似乎有些过了。虽然近几年来,涌入景德镇的外来艺术家在不断增多,但是,增加的人数,还远没有多到可以影响景德镇房价和物价的地步。另外,以这些外来艺术家的影响力,想要对景德镇的陶瓷市场造成冲击,可能性并不太大。我们并不排除少数的外来艺术家由于生存的压力,或太过于功利,而做出一些影响陶瓷艺术市场健康发展的举动,但这样的人员毕竟是少数,成不了气候。
周昌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如果是由于外来艺术家的到来冲击到景德镇的市场,说明他们真正给景德镇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