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陈也君/文 本文刊载于《瓷器》: 很早就想写一写我十分敬重的老艺术家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汪桂英,当今天提笔时,思绪中流出来的竞是那几十年一直埋在心里的问题! 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没有驚险纷呈的故事、没有大起大落的传奇,也没有刚武伟岸的形象,命运给汪桂英这一代人什么使命? 他们该如何表现自己的风采? 如何对历史和现实交待? 这个问题萦绕心头。 每每站在滚滚东去的长江边上,或者祖國的高山峻岭旁,常常会有一种庄严、神圣、冲动的感觉在胸中升华,从小受到英雄主义教育,烙印太深。然而,成长和生活在和平时代,生命的意义何在?!
几十年天地走过来,我已到耳顺之年,对这一切理解已经平和,只是一个心结。这就是为什么在写汪桂英,想为她定个位的时候,心中涌出的是"巾幗"这样的二个字。"巾幗"是女中豪杰,"巾幗"是优秀与卓越,是心中的强者。前不久去看望她,坐在我面前的是大病初愈、年过80岁的老艺术家汪桂英,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妇女,一张热情而又平静的臉上清楚地写着一生的挚着、认真、忘我、智慧、勇气、艰苦、坎坷、奋斗、勤劳、成就,神情拔萃、气质高洁。
汪桂英父亲汪野亭,20世纪初景德镇陶瓷工艺和美术革故鼎新的著名陶瓷美术家,陶瓷艺术界闻名遐耳的〝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的陶瓷青绿山水画在工艺上推陈出新,画风上别出心裁,所作瓷画文人气浓厚,一改传统官窑器固有装饰格局,为现代山水艺术瓷画领军人物,众人仰重,海内外藏家青睐,敬重。为我国现当代陶瓷艺术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汪桂英是父亲最爱的小女儿,耳濡目染父亲的丹青,享受着父亲的爱抚,本该幸福无忧地成长。11岁时,病魔突然夺走了英年之父,对于她、对于家庭是灭顶之灾。然而,家族对知识的坚守,母亲含辛茹苦操劳,要支撑子女完成学业。年幼的汪桂英挺身而出,分担母亲持家的艰难,父亲的言传身教,小汪桂英心灵手巧、耳聪目明,凭着十几岁小姑娘的自信,竞然出手承接瓷器活。一边继续勤奋学陶瓷手艺,完成要求严格的瓷器工单,一边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自已争得了学费,完成了学业,为母亲分担了忧患。这需要勇气、需要胆魄。失去挚爱的父亲,她悟到的是奋斗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