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厂转型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雕塑瓷厂与景德镇许多国有、集体单位,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原本由进出口公司垄断的陶瓷出口市场,受到广东地区私营企业的竞争冲击。
旧的大锅饭体制,使原本几百人的雕塑瓷厂在几十年中不断“壮大”人口,到1997年时已有1400多人,平均1名生产线上的员工就要养活约1名辅助工种的员工。而有能力的员工或被挖角,或选择离开瓷厂自己谋出路。一位极具创作天赋、个人创作抵得上半个厂的聋哑人曾山东也没能被瓷厂留住。
在瓷厂最困难的1984年,刘远长被提升为副厂长,临危受命虽非甘愿的他开始推行责任承包制、进行技术改造、向国家申请项目和贷款。
1989年,通过当时的一家名为中成的援外机构,雕塑瓷厂与某泰国企业试图进行合资。刘远长和瓷厂几位职工,在泰国逗留了8个月,进行了许多艺术瓷设计试验,但由于合作条件一直未能谈妥,项目不能上马,合作计划无疾而终。
但泰国一行并非颗粒无收。刘远长从泰国引进了梭式窑,首次在景德镇使用液化气代替煤块进行烧制。气窑烧制,能耗比煤窑降低了一半,装载量提高又没有污染,可谓是热工工艺革命性的飞跃。初尝甜头的刘远长接连又引进了3座梭式窑。
1997年,刘远长在原有的改革探索中继续深化,将“责任承包”的单位切割得更小,并建立了园林式的工厂——明清园。当时,他将原有的厂房按照每月每平方米10元的价格出租给承租人,承租人缴纳租金后依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制作陶瓷工艺品。刘远长自己带着五六个人白手起家,在痛苦的转型中摸索前进。
十多年过去了,如今除了一块“景德镇市雕塑瓷厂”厂牌,若不是熟人领路,几乎很难看到工厂的影子。明清园中,现有100多家承租户在经营着自己的陶瓷园地。
刘远长的工作室在明清园的“桂花苑”里。初冬时节,在依旧飘着丹桂芳香的庭院中,刘远长带领这20多位工人,设计、制作着各种陶瓷雕塑,年营业额有数百万元。
刘远长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袒露出他的心声:“阎王留给我们的时间很短,陶瓷雕塑这个领域还没有形成合力。人们知道景德镇的陶瓷绘画好,但未必理解陶瓷雕塑。我希望少谈一些个人,多提一些‘我们’,让更多人了解陶瓷雕塑创作的艰难和瓷雕艺术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