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肌理的表现形式
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 本文刊发于《中国陶瓷》:肌理作为陶瓷雕塑造型的一种表现形式,低温或高温烧制的效果,这就是艺术家经过严谨思考过的产物。各样的陶瓷雕塑的效果,除了这些的表现形式外,还有千千万万的大自然表现形式。
例如图4法蓝瓷的《蝶舞系列》,我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价:“翩翩起舞的蝴蝶,似乎正收敛它那微微颤动的翅膀,栩栩如生地停驻在朵朵水仙上,动中有静,静中带动。颜色高雅细致,艳丽生动,图案飘逸梦幻,将蝴蝶的“形美”与“神美”于瓷器的方寸之间表露无遗。”作品的光滑度比普通陶瓷更滑更细。
除以上的肌理外,还有身边以各种花釉,颜色釉,裂纹釉等也形成了陶瓷雕塑的丰富肌理。如图5周国桢老师的《雪豹》的肌理,它的纹理使作品呈现了五光十色、炫目夺人的华丽外观,让人赞叹不已。使作品呈现了五光十色、炫目夺人的。
3 肌理对陶瓷雕塑产生的作用
3.1可以增强立体感
在创造陶瓷雕塑作品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肌理的作用,绘画上的阴暗对比,使雕塑更有空间感。如图6,《蛇生肖》,笔者用彩绘方法留下一条白色的线,使这条没有空间的线变得更有深度。这是运用了人为肌理中的绘画方法表现作品。
3.2肌理可以烘托陶瓷雕塑的主题 ,
件陶瓷雕塑,无论它是具象的、抽象的,还是意象的都会有一个主题。主题是一件雕塑的灵魂,是艺术家创作方向的体现。肌理恰恰正是烘托、渲染陶瓷雕塑主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如图7,吕品昌的《阿富》系列,他大胆的变形夸张,表现了喜庆的无锡人阿福形象。
3.3肌理可以传达艺术家的情感
有些肌理是艺术家制作陶瓷雕塑的痕迹,自然而然地传达出艺术家当时的情绪、思想等。如图8孟福伟老师的作品《生死时速》。他说:如果说《2008.5.12》太悲惨,那么《生死时速》作为整体作品构思的第二部分,则体现出抗震救灾中团结英勇、相互救援的积极一面。作品表达了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战士、干部和群众等社会各界在生死紧要关头,不畏艰险、合己救人的大爱精神!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作品着重突出生死一线之际救援人们所做出的第一反应,表现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大爱无形的思想”。在这个整体构思下,笔者选择了一些既普通又典型的形象。
4 借陶瓷肌理进入环境
陶瓷雕塑作为环境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常态观念基础上的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对陶瓷肌理的新认识,实际上就是对陶瓷材料的一个重新认识过程,也就是陶瓷创新和介入环境的要求。
陶瓷肌理正是陶瓷艺术所特有的自然性因素,陶瓷肌理所显示的指向审美的品质和潜能正是改造和美化现代环境所需要的。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趋新的现代环境要求,陶瓷雕塑慢慢融人家庭,而且越来越多。为了更多的满足人们精神需求,陶瓷雕塑是美化人的室内环境的艺术,它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为人服务的环境,使它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情趣和丰富的艺术感染力,随着工业技术的高度发展,各种现代材料被广泛地运用于室内,形成了一个趋于硬化的环境。人们生活在一个为冷漠的机械制品包围的世界中: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现代化的组合家具、灯具等,所构成的室内环境与人仅仅是物质的实用的关系,人们只是享受着一堆有物形的实用体,而不能在精神上享受与物的对话和理喻。笔者希望自己的作品更吸引人的眼球,尽可能用各式各样的线条,以动物的外形做参考,也是十二生肖中,万种变化。并希望能以一种新的形式带给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如图9作品笔者根据大自然中流水形成的线,树木枝干形成的线,人体最美的曲线,还有动物身上的结构线。所以笔者用了线的雕塑来表达我对大然向往和热爱。
想起高中政治学到的“人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具有向往接近自然的心理要求,这是人的天性”。我们要保护和爱我大自然,我们要充分发挥肌理对陶瓷雕塑的作用,尽可能不要破坏自然界,用陶瓷代替人们一些审美需求,虽然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在别人的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在别人嘲笑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自我的观点,虽然作品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着,但也一次又一次的进步着,直到成功的彼岸。
5 结语
人们生活和审美情趣的日益多样化,在审美过程中开始重视自由情感和作品对于观赏者抨击力,更具创作者本人的个性,成为一种审美概念。作品内在的美充分地展示出来,也提醒了作者也要同作品一样有内在美才是最美。
当我们看到红的花,绿的草,布满了印石的河床,苍茫无际的沙漠,冷峻巍峨的高山,不禁会对自然之美感叹不已。其实这些自然事物的魅力有很大部分都来自于它们自身的肌理。陶瓷雕塑也能利用天然材料的肌理之美,使视觉效果更加突出。
参 考 文 献
[1]潘兆鸿,陶瓷三百问[M].中国陶瓷杂志社
[2]王化斌,画面肌理构成[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12.31 [3]吴成槐,自然肌理写真[M].辽宁美术出版社,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