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陶瓷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购买名作请进入了了亭名瓷精品商城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陶瓷艺术研究 >> 彩绘·陶瓷艺术研究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陶艺历史·景德镇青花、釉里红、斗彩艺术发展综述-古、近代篇       ★★★ 【字体:
陶艺历史·景德镇青花、釉里红、斗彩艺术发展综述-古、近代篇

作者:刘杨 郑年胜   文章出处: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   更新时间:2004-10-29 19:36:42 
 

 三 清代景德镇青花、釉里红、斗彩瓷发展概述
    明末清初景德镇制瓷业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清朝初期顺治年间,全国尚在统一和巩固政权的时期,宫廷对御窑烧造尚无暇顾及。至康熙朝,皇室对御用瓷的烧造才开始重视。其时由工部内务府派员,或经由江西巡抚主管,加强对“御窑厂”的造瓷监管,如康熙时的内务府广储司郎徐廷弼、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江西巡抚郎廷极都曾监管过御窑厂。清朝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中国青花瓷发展的第八个时期,以康熙青花瓷为标志,形成了中国青花发展的第四个高潮。清代官窑分御窑、部定窑、王公大臣窑三种,而此三种窑都用“官搭民烧”的方法,放到民窑去生产。清代景德镇民窑有二三百座,其中有十分之一烧造官窑瓷,此类民窑即“包青窑”。清代康、雍、乾三朝青花生产量很大。清《四库全书·钦定皇朝礼器图式》规定“祭天坛用青花,地坛及社稷坛用黄色,夕月坛用白色,朝日坛用红色”。御用瓷的使用都有严格规定。在清代各朝御用瓷的生产中,由于各朝皇帝喜好不同,在《清档》中能见到皇帝专门对瓷器所做的“照x x样仿X x件”的旨令。康熙瓷多仿嘉靖,雍正瓷多仿永乐、成化,乾隆瓷多仿宣德。除此以外,各朝皇帝还依自己喜好,自作新鲜,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面貌。
(一)清代青花瓷的发展
1.康熙时期
    康熙早期的青花瓷以民窑为主,从时间上讲主要指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因为康熙十年景德镇奉旨烧造祭器,至康熙十九年九月才烧造成功。因此康熙早期青花瓷仍以民窑为主,其胎釉有明代晚期遗凤,一般胎体厚重釉色泛青,釉面有棕眼,部分器物带有酱口。康熙中晚期青花胎质洁净坚硬,胎体变薄,但仍有重量感,酱口的器物不再出现;造型多挺拔硬朗,如棒槌瓶、凤尾花觚等,多取硬直方体造型,展现出敦重大拙、雄伟浑厚的气势。康熙青花用国产“浙料”,提炼极为纯净,并按画面的需要分出深浅不同的各种层次,青料发色鲜艳青翠,有的呈宝石般的纯蓝色,俗称“佛头蓝”。它们在装饰纹样方面更多地吸取中国画的特色,画面布局与章法同前朝相比,减少了图案的装饰效果,追求生动自然,表现形象多概括夸张,常用刚劲细致的笔法勾线,再以多种深浅的料色予以分水渲料。(图13)
    康熙四十四年左右至康熙朝终,被视为康熙朝晚期。这时郎廷极被命为江西巡抚,主持御厂窑务。这一时期景德镇制瓷,特别是青花瓷的烧造达到了清代之冠。
 2.雍正时期
    雍正朝仅13年。雍正皇帝革新图治,于雍正四年命年希尧主持景德镇御窑烧造,于雍正六年命唐英协理窑务。唐英在景德镇主持窑务一直到乾隆二十一年,前后二十余年致力于景德镇制瓷业督管与研究。雍正青花瓷质细洁白,微微泛青,釉色莹润,胎体厚薄均匀,质量高于前朝。在仿古方面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故仿古瓷器较多。在青花瓷的造型方面,创新出了十个一套的套杯、灯笼尊、扁肚菊瓣瓶、鹿头尊、牛头尊、贯耳瓶、如意瓶、四方扁壶、大白缸及蝠龙罐等。在工艺上精工细致,轻巧俊秀,给人以工整高雅之感。有部分青花瓷仿明代“苏麻离青”,但是不用进口料,而是在制作工艺上摸索画染的技法,使之出现晕散的效果。这种青花一般用亮青白釉。另外还有一种青花呈现出青翠鲜艳的效果,且呈色稳定,展现出独具个性的魅力。(图14)
    雍正官窑青花强调仿古,故纹饰图案以前朝式样为多,如云龙纹、龙凤纹、缠枝花卉、折枝花果、花托八宝、八仙、梵文等,此外还有吉祥纹。雍正青花纹饰图案化风格较强,这是自康熙后期开始逐步形成的风格。
3.乾隆时期
    乾隆朝历时60年,是清王朝由鼎盛逐步走向衰弱的转折时期。乾隆初期景德镇御窑生产的瓷器质量,达不到前朝水平,乾隆皇帝为此对唐英进行斥责,如乾隆六年朱批:“不但去年,数年以来所烧造者,远逊雍正年间所烧者。”(《清档·乾隆记事档》)一般来说,康、雍、乾三朝的瓷器是康熙胎体最薄,雍正次之,乾隆再次之。乾隆青花瓷胎体较厚,在质地精细方面不如前期,器物造型的线条不如雍正时柔和,釉面也不如雍正时润泽,多青白釉。乾隆青花瓷中文房和观赏制品多精美细巧,新奇造型胜于前朝,如笔筒、笔杆、笔洗、印盒、水盂等形态新颖。乾隆本身喜爱瓷器,也好特别的造型,因此乾隆朝也出现了一些别具特色的造型,如花觚、四足盖孟、扁壶、扁瓶、六角尊等,虽然现在看起来匠气十足,但有力求特别的时代风格。乾隆青花早期呈色不稳定,色灰,呆板,多有晕色;中期青花色调纯正,鲜艳稳定而明快;晚期青花由于整个瓷业开始走下坡路,呈色出现蓝中泛黑,纹饰虽多,往往层次不清,但色泽仍然凝重沉着。纹饰内容多仿古,后期吉祥图案运用较盛,绘画工细,画面繁缛,细巧有余,浑厚不足,图案装饰性强。(图15)
    康、雍、乾三朝的青花瓷是中国古代青花瓷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潮,在制瓷工艺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清代青花的绘制具有分工细致、专业化强的特点,《陶冶图说》记载:“故画者,学画不学染;染,学染不学画,所以一其手,不分其心也。画者,染者,分类聚一室,以成画一之功。至如边线青箍,出旋坯之手,识名书记,归落款工。”文中所说的“画”和“染”是青花绘制的两道主要工序。“画”是指装饰画面的设计及勾画纹样之轮廓。“染”是渲染填色,在景德镇俗称“分水”。青花“分水”具有较强的工艺性,分水料一般分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五色,妙用五色则达到青花画面明、暗、浓、淡之不同效果。康、雍、乾青花瓷画,既有浓艳粗犷的风格,又能表现淡雅纤细的图案,这与当时工艺高超是分不开的。总体来说,康、雍、乾青花瓷的生产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4.嘉庆至宣统时期
    乾隆以后,瓷器生产经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共六朝,逐步走向衰退,这主要是因为乾隆以后社会经济萎靡的结果。特别是道光二十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鸦片战争,中国社会逐渐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外国入侵,也加深了中国社会内部的矛盾,咸丰元年,又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致使咸丰五年以后咸丰官窑处于停烧阶段,瓷业也随之更加萎缩。
    嘉庆以后青花瓷在造型方面普遍显得厚重笨拙,不如前朝轻薄灵巧;工艺比较粗糙,修胎不精;青花呈色不够鲜艳,有漂浮感,胎釉密度不强,硬度不够,部分瓷器釉面有橘皮纹、波浪纹。嘉庆以后虽然也有少量精品,但不代表主流,总之中国青花瓷的发展已是走向衰退。
(二)清代釉里红瓷的发展
    康熙时期非常重视釉里红的生产,并取得了仅次于青花的卓越成就。康熙时期的釉里红基本上能掌握发色的效果,其铜红呈色一般比较稳定。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中云:“釉里红色调大多浓艳鲜亮,纹饰与青花器一样清晰,浓淡相间。在早期的十年中,釉里红色调即有多种表现:浓重的有凝厚感,浅淡的呈粉紫色;细笔线条清晰而深沉,如同刻划一般。中期的团龙、团凤纹饰,线条清晰;釉里红三果(又称填红釉)纹饰更为清新,已接近明代早期的水平。在不同色地上绘釉里红图案纹饰和书写整篇诗文的,构图也很是精致美观,字体工整秀丽,呈色稳定。常见色地有洒蓝、霁蓝釉和豆青釉等。豆青地青花釉里红加入白粉色衬托,或是以白粉釉作地的一类器物,又称作‘釉里三色’或‘素三彩’偶有加红、绿彩点缀纹饰的。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这两种釉下彩绘画,呈色美艳,和谐自然,有很理想的装饰效果。故宫博物院所藏青花海水釉里红龙纹观音尊,即属此类的代表作。加绘青花五彩的釉里红器颇为新颖,在制作中据不同的造型和釉面,选择相宜的绘画色彩,配合得恰到好处。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马蹄尊,以釉上绿彩花叶陪衬釉里红花朵,构图简洁,画意虚和静穆。另有以釉上绿彩波涛衬托雄伟的釉里红龙纹的大缸,色彩奇丽鲜艳,绘画颇有立体感,也很别致。”另外,康熙釉里红仿元代及明代洪武、宣德器有惊人的成就,如康熙仿宣德款釉里红龙碗(也有釉里红三鱼高足碗),所绘龙纹酷肖宣德龙,形象凶猛,色调浓重,并于釉下刻出海水波纹,风格古拙,釉面亦很肥润,与宣德同类器十分相似。国内外有康熙十年、十一年、十二年“中和堂”款的青花釉里红器,往往以青花绘亭台、树干,以釉里红绘花朵,两种色都比较淡。康熙青花釉里红器有青花龙和釉里红龙相结合的双龙图案,也有青花、釉里红相配合的花卉图案,更有一种以青花、釉里红和豆青釉色相结合的所谓釉下三彩,则是把釉下彩绘的制瓷工艺更推进了一步。
    雍正时期的釉里红色调更鲜更红,而且成品率很高,那是铜红的呈色作用基本上已成功地掌握到十分成熟的阶段了。
(三)清代斗彩瓷的发展
    康、雍、乾三朝也是景德镇斗彩瓷发展的一个高峰。康熙斗彩与当时五彩大体雷同,其特点是以釉下青花或加釉里红勾描图案轮廓线或图案局部片段,釉上填彩的面积一般不及釉下青花的面积大,有一些明代嘉靖、万历时的遗风。康熙斗彩以盘、碗、杯、罐较多,造型古朴凝重,色彩丰富亮丽,釉下青花部分显得鲜艳青翠,釉上诸彩色泽鲜亮,继承了明代斗彩的长处而且有所发展,并新创橘红色、黑彩、翠绿。在斗彩色彩的搭配方面也能与青花相互映衬,加彩、填彩工艺有所发展,最突出之处是以国画笔法作细腻描绘。装饰形式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串枝、团花、折枝花构成的图案式,整齐匀称有韵律美;另一类是讲究虚实,力求绘画的设色意境,近似于国画风格的绘画式,表现出活跃灵动的虚实美。
    雍正斗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仿明成化斗彩制品,外在风貌与成化器十分酷似,但神韵却显僵硬,因为已渗入了当时的文化内涵;另一类是具有雍正本朝特色的斗彩瓷,如各式盘、碗、杯、碟、水盂、瓶、罐、盖、盒等,造型都较端秀,纹饰也俊雅。在斗彩瓷的彩绘技法上,雍正本朝风貌的斗彩添入了粉彩色料,如胭脂红、羌水红、洋绿、洋黄等,在艺术效果方面有富丽多姿、鲜艳明丽的特色,比传统斗彩醒目,而又不像粉彩那样柔和温润,形成了粉润中见亮丽、纤巧中见挺秀的文化品格。雍正斗彩斐然奕世,成为了斗彩艺术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乾隆朝的斗彩可以说是雍正朝斗彩的延续,但装饰纹样繁复饱满,色彩丰富,彩绘精致,并在纹样上添加金彩描画,备显富丽堂皇。器物造型求异求奇,极尽富贵华丽之风,其风格可以说是帅气不足、匠气有余,这正是乾隆斗彩的艺术面貌。(图16)自乾隆以后,特别是嘉庆以后,在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日趋衰弱中,景德镇斗彩瓷的烧造也逐渐衰微。
    元、明、清三代中国瓷业以景德镇为中心,元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和釉里红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明代正是青花发展的中兴时期,另外以青花瓷为基础出现的斗彩也是明代釉上彩绘与釉下彩绘相结合的成果。青花、釉里红、斗彩一直是景德镇陶瓷百花园中的奇葩。

 
------
图13 青花山水图三足炉·清康熙

 

 

 


------
图14 青花缠枝四季花卉纹双耳扁壶

 
-----
图15 青花花果纹兽耳尊·清康熙

 
-------
图16 斗彩鸳鸯莲池纹洗·清乾隆

上一页  [1] [2] [3] [4] [5]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最美不过青花瓷 不动声色的奢
    养眼:当青花陶瓷在服装上争
    浅析青花斗彩装饰艺术
    景德镇青花狮子永久落户英国
    青花料用什么调
    青花和釉里红为什么难以烧制
    非常经典的青花釉里红方形瓷
    雾里探青花
    "南澳1号"惊现景德镇青花瓷
    釉中青花的始创者是宁勤征(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