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山, 智者乐水”由于广大人民的喜爱, 山水画一直是中国画的大宗。想要在陶瓷中表现它,传统的国画技法, 如勾、勒、皴、擦、点等, 以及虚实、构图、印章、诗词等中国画的法则和元素, 为作品创造者提供了最直接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源泉。 由于消费者的喜爱, 天玉瓷厂一直以中国画山水为主要创造画面。其中, 紧扣江南这个主题。 以画面更替变化,器型和釉色及工艺变化, 加强产(作)品的新鲜感和艺术性。以体现江南的美丽及四季变化, 组成一个个不同而又相类似的江南系列。 首先, 天玉瓷厂的早期作品一一珍珠釉《江南春色》是由该厂厂长黄世启先生所创。作品上面画了几座错落有致的房子, 是南方特有的那种,用笔简洁,造型变化夸张, 黑瓦白墙,用高温颜色釉作房顶墨瓦之色,.用釉下黑色勾勒瓦的形状, 门窗均寥寥几笔, 运笔熟练, 呼之欲出。房子的白墙上以纹片釉代替,待高温烧制后, 能呈现出不规则的碎片似的裂纹状, 犹如老房子因年代久远,风吹雨淋而斑驳的墙壁。作为房子座落着的小山坡, 没有用传统的线条来表现。而是用高温颜色釉一一蓝花釉来代替,再罩上面釉, 经窑火高温烧成后, 会出现一缕缕如牵丝的效果, 像极了山石的肌理效果, 这种颜色釉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比起传统的山石绘画方式更加突出主题,吸人眼球、耐人寻味。画面中, 还有台阶、小石块、小舟、飞鸟以作点缀, 以体现作品的真实。更兼有创造性的是,在烧成前施以珍珠釉, 一颗颗泥浆颗粒象珍珠一样均匀地布满器型表面,增添了画面的装饰性和趣味性。 学者王维国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江南春色》是由于作者对江南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的热爱,才创造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江南特色的山水作品。饱含了他对故乡山水的浓厚深情。 自然,这件作品一经问世,便购买如潮,这件作品(产品)对于与南方环境大不同的北方人来说一一这就是江南。 由于这种产品(作品)的成功, 又开发了与之相类似的品种系列。 特别是《江南雪景》的绘制,为产品(作品)的更新,作了一个更大胆的探索。用玻璃白填色,在白胎瓷上还好表现,在珍珠釉瓷器上, 因吸水性不同,难度较大,经多次试验,终获成功。炉火烧后, 效果比在表面光洁的白胎瓷作画更添意境。 在这个基础上,我在黄世启先生指导下,又创作了江南四季瓷板, 由于瓷板尺寸大,蓝花釉占据空间的大部分,作为近景山石的肌理效果,在这组蓝花釉里面,我熟练地勾出几座写意而又造型独特的房屋,在房子适当地方填上粉彩颜色,使其更加醒目、突出、细致。然后用大笔头表现树木,再在颜色釉所表现的山形上勾出远树。作为一个完整的山水画, 远处空白处画上群山作为呼应, 春天桃红花色, 夏天色彩丰富, 秋天金黄色, 冬日白雪皑皑。虽不是北方但也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一派冰天雪地之状。有时,在房屋旁边画上一个大柱子,上挂红色灯笼,烘托其过年的气氛。在四个瓷板中或作栏杆, 或停泊小舟,或画二三个谷堆。使其画面生活气息浓郁。 镶器山水, 是天玉瓷厂比较成熟的品种。 由于器型在景德镇相当普通, 老题材加上老器型与其他人的山水陶瓷作品相比, 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 如何创新,特别是工艺上创新,显得非常重要。 绘画上多用扁笔略干涩, 采用速写的手法, 偏锋勾出一组房屋的外廓, 夸张而又抽象。 内部旧木梁、栏杆、楼梯、破旧的木板及晒得发白的帘布, 歪歪斜斜, 却又相互倚仗, 虽历经风雨, 却站立不倒, 这样的一组古旧朴素的房屋,具有江南风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屋脚下是蓝花釉,在这里,作为主要近景的小山坡,在上面勾出一排排石阶, 曲曲折折而又断断续续, 逐渐伸向远方,用玻璃白填充,近处饱满, 远外渐渐填淡,近处白与蓝对比强烈醒目。远处对比逐渐变谈,从而显出深远的空间。 晾衣架、竹篙和小草也适时画出, 长长短短、粗粗细细,加强画面的节奏感和趣味性。 主树用工兼写意的传统中国技法勾画,提按顿挫、苍劲有力、方圆兼用,料色有轻有重。依主题有时是夹叶树,有时是樟树,有时是柏树,种类不一。小树造型多姿多态、前后呼应、有聚有散。大多数树叶要用水料颜色点出一点点、一簇簇的形状。在方形的构图中, 小小的点点,似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更显出村庄的宁静和生命的活力及张力。 摇船的渔夫、洗衣的女子、牵年的童子等适当点缀, 以动显静。 用淡料勾出远山, 山峦起伏、悬岩叠壁、 勾皴点染相结合。力图表现江南的“峰骨隐现,林梢出没”。山形颜色依四时不同, 早晚阴阳巧作表现, 山形一直伸向镶器的后面。颜色渐渐拍淡, 下部大片空白处,用行草或隶书等书法写诗, 并落章。字与远山的巧妙结合, 也是点线面的有机组合。虽已到了镶器的正后部, 画面的虚处仍诠释了中国丰富的美学意境,形成一种韵律美。 特别新奇的是: 在镶器的一边, 是以泥条盘成的树干形状,从下往上似攀爬而上, 以釉中黄花釉作色,继而上面釉,待烧成瓷器时,呈赭色,颜色釉流下的肌理效果,有深有浅、有多有少,把老树的纹理表现的淋漓尽致。而镶器方正的造型也因弯曲的树干和处理得虚虚实的树叶连成一体。 似从画中走出,又似从画中走进去。 在树中,有三、四个小童在泥塑的树中姿态各异,有的攀爬、有的在叫,似乎是说: “这个地方真好玩”,有的登高远望,树根处,有一个小孩在准备攀爬。其后,画面中斗彩的房子、树和远山象是在这个孩子的身后一般。 这样的处理方式,使绘画和雕塑巧妙结合,有远有近,虚实相生,画里画外尽是江南之色。 200 7年下半年,天玉瓷厂接到一个客户的设计要求,这是庐山管理处的,要求表现庐山的雕塑。根据这个客户资料, 该厂决定用磨砂釉取代白釉,再把五老峰即“主席峰”放在瓷雕的上方,旁边山峰涌动,参插其中。 庐山的三级飞瀑奔泻而下, “仙人洞”放置左边,稍下处,有绵长的石阶缓缓而下,直到“迎客松”。而右边的亭子紧接着主席峰稍下的地方, 同样有石阶连接下部的“含鄱口”牌坊。 山脚下是一排桃树。 山上山下有树木印坯, 根据山的形状, 摆放不同, 以表现庐山的树木葱茏。用坯刀修出山形, 刻划细部,使瓷雕山石之形, 多姿多态、奇峰异障,力求庐山的真实意境。 几经周折之后,获客户首肯。 这件作品被称为《庐山春》。 继《庐山春》之后,该厂力主继续绘制《庐山雪》, 以粉彩玻璃白填色,庐山飞瀑以玻璃白填充,远处“主席峰”略上玻璃白,显示其深远, 主峰的玻璃白堆厚, 以示积雪很厚,近景树木的树冠留空, 有的填上玻璃白,有的未填, 留出瓷器的质地, 以免有画面堵塞之感。整座山峰组群像是笼罩在白雪之中而绿色的生命依然存出, 正积蓄力量等待春的到来。 两个作品完成后,庐山管理外的客户前来观看, 当问这个客户这两个作品怎样时, 客户告诉我: “这两个雕塑一一《庐山春》与《庐山雪》系列不仅景德镇没有, 全吐界也找不到第二个”客户非常高兴, 马上就回九江, 第二天下午即打来电话,称已获认可。 之后便是申请专利, 以待大量生产。 总之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造以及对传统文化挖掘和反思, 并重视其它的表现形式,融中西艺术观念为一体。如此发展之后的发展其实是必然的, 当然,许多人也都认识到这点,而天玉瓷厂已经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