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中国现、当代陶艺在近五、六年的时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者却在这种大背景下通过对中国现、当代陶艺的现状、陶艺家、陶艺作品及陶艺在国际交流中所处的位置等相关方面的分析,不仅清醒地指出了存在于陶艺作品、陶艺教育和陶艺活动诸表象下的一些问题,也客观地陈述了陶艺与现、当代艺术和文化的关系,使读者能从一个较为宏观的层面对中国的现、当代陶艺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陶艺 陶艺现状 陶艺家 陶艺作品 国际交流
一、关于陶艺现状
中国现、当代陶艺的发展严格来说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及广东陶瓷产区等院校和地区是这种风格的最早实践者和推动者。其后,湖北美院、浙江美院、景德镇瓷区、宜兴陶区也相继加入。在这二十年的历程中,前十年的发展是缓慢而艰难的,几乎是靠一些间隙性的活动和展览来引起人们偶尔的关注。近十年尤其是近五年才是中国现、当代陶艺发展真正取得成效并产生一定影响的时期。
中国现、当代陶艺在发展之初,实际上并非是与西方现代陶艺的发展有什么直接的因果联系,我以为更多的是与中国现、当代艺术紧密相关,但随之以后许多的概念却是从西方现、当代陶艺的“名词解释”中诞生或直接引用的,这有助于陶艺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认同。作为与以技术的精湛而显得工艺化了的传统陶艺拥有不同概念的现、当代陶艺的创新者们,在受到外界的责难时,是来自西方的现代陶艺理论和陶艺作品给了他们持续创作的勇气和精神安慰。由此,西方现代陶艺对中国的影响开始显现,这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以抽象表现主义风格在中国陶艺界的出现为表征的。而当时对西方的了解更多的是从日本现代陶艺书籍中得到相关的资讯,美、欧的原版陶艺新书还不是轻易能看到的。同时,又有一批人开始意识到自我“原创”和新的“东方式”的重要性,这实际上是针对上述部分借鉴西方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艺术家而出现的一种思潮,它与90年代以后在中国现代艺术中提出的“东方方式”创作思想的觉醒有本质的区别。那时陶艺界的“东方方式”体现在创作上,更多的是从传统陶瓷造型和装饰中“提取”元素,并“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式。来自于中西美学的多样化和矛盾性使中国现、当代陶艺在这二十年的“历史”之中充满了许多一时无法说清的问题。
现、当代陶艺在最初的起步阶段就显现了不同于同时代的其它艺术门类的多重线路。一是学院式的陶艺家,而且更多的是以 雕塑家身份出现的作者和以雕塑形态出现的作品,这在当时不失为一种“聪明”的选择,身份和作品的可变性让他们可以获得更好的环境支持,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周国帧、姚永康是这类艺术家的代表。二是以较个性化的装饰语言入主陶艺创作的陶艺家,这一部分人受到的责难相对较少,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祝大年、陈若菊是这类艺术家的代表。三是身在产区的文化艺人或是受过高等教育又回到产区工作的艺术家,他们直接借助产区的便利,从产区流行的制品中寻找他们感兴趣的地方,采取切割,、拼接或变形加装饰的手法创作了一批具有“新词汇”和“新形态”的作品,佛山的谭畅、梅文鼎是此类风格的实践者。四是在高校的设计艺术家直接参与实用性非生产类容器作品的设计和创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高庄、张守志是此类艺术家的代表。这几类创作者和倡导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风格和学术上的差异与争论,但他们的起步和贡献却是实在而可贵的。
中国的当代陶艺现状如果从较全面的角度讨论;可分为两个范畴:一是包括所有制陶人在内的状况,其中产区的作品形态决定了中国当代陶艺在大众和作者群上的审美需求。一些学术性的陶艺展和活动在这种大背景下,目前还显得势单力薄,也不被商业机构看好。被“艺术化”了的产品大行其道,一些有文化、有追求或受过高等教育又没有走上学术性创作道路的工艺师与艺匠,以及保留和拥有一技之长的“大师”,成为中国这个层面陶艺创作队伍的“核心力量”和“精神代言人”,商业业绩更是他们的“终极目标”。在此过程中,偶有一些非商业性的作品尝试,就已经显得难能可贵了。但也只有在产区的艺人中才保留了中国传统陶瓷的神奇技艺,其原汁原味的手工技巧和工艺之美在另一个层面上支撑着和继续证明着中国陶瓷文化的渊源和厚度。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产区艺人对中国当代陶艺的贡献是独一无二的,在社会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更显出可贵的文化价而另一范畴是指以陶瓷材料为创作手段并介入当代艺术和文化的纯学术性的当代陶艺。近年来的许多陶艺年展、双年展、邀请展、学术展和个展,实际上就属于这种范畴。这些年的努力和成就,不仅陶艺圈里的人有目共睹,也让不少艺术圈以外的文人关注,在国际交流中也显出其独有的价值。国际上的诸多重要杂志、书籍、画集、博物馆、大学、陶艺工作室和行业协会都在不断地介绍和邀请、吸纳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陶艺家。正是由于其所拥有的大好局面容易让人产生错觉,进而陷入自赏的误区,我想就中国这个层面的陶艺创作作一个较宏观的分析,可能会帮助我们在翻山越岭之后看出天地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