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中心
了了亭商城
陶艺词典
影视中心
拍卖指数
网站首页
艺术文章中心
瓷器款识图库
藏品鉴证实录
陶瓷视频库
陶瓷拍卖指数
艺术家黄页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了了亭商城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陶瓷艺术研究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收藏真伪辨析
收藏品市场·故事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了了亭谈收藏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景德镇陶瓷新闻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名家作品欣赏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其他
民国瓷
建国后
太少红狮
茶壶专篇
桃花美女图案篇
晚清-民国瓷瓶篇
笔筒、帽筒类
盘形、碗类
罐类
杂件类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一画
二画
三画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
十七画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大师电话黄页
教授电话黄页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补充栏目
陶瓷300问
一画
二画
三画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雕塑
青花
斗彩
粉彩
新彩
釉里红
颜色釉
古彩-五彩
综合装饰
现代陶艺
周国桢(教授)
戴荣华(国大师)
王恩怀(国大师)
汪桂英(国大师)
陆如(国大师)
吴锦华(国大师)
宁勤征(国大师)
郭文连(教授)
王安维(教授)
彭竞强(省大师)
袁世文(国大师)
戚培才(国大师)
戴玉梅(国大师)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李一新(省大师)
王秋霞(省大师)
秦胜照(省大师)
李磊颖(副教授)
刘乐君(副教授)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陈庆长(老艺术家)
杨杰 麻晓武(高工)
吴伟明(高工)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李云峰(高工)
胡达民(高工)
徐国明(高工)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赵坤(高工)
张万莲(高工)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王静(院校老师)
李申盛(高工)
汪则东(高工)
蓝磬阁
王金泉
江龙(高工)
刘远长雕塑作品
网文转载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陶瓷艺术家
仿古陶瓷精品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保持登录状态
没有帐号?
点此注册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
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网文转载
>>
文章转载
>>
正文内容
青花大王“王步”之 在收藏中品读王步
作者:公智勇 张瑛 江西画报无界艺术空间
来源:
了了亭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5日
【
收藏
】
【
查看评论
】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更多
……
2011年北京匡时春拍,王步青花“嬉禽图”笔洗以713万元成交。
2011年12月7日,北京保利拍卖,王步青花“灵禽春夏秋冬”尺二四屏瓷板以2701.5万元成交。
2012年香港华辉春拍,王步尺二青花“寒江垂钓人物图”瓷板以1265万元港币成交。
2013年秋拍,北京保利王步青花“飞雁秋苇图”小梅瓶以805万元成交。
……
2012年,王步被藏家评为“年度作品上涨最快的工艺美术家”,而在一份“历史上最优秀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排行榜”上,王步仅居大清督陶官唐英之后,位居第二,可谓实至名归。
有人评价王步为独步瓷坛的一代大家,或齐名“珠山八友”,或独树一帜的“青花大王”,甚至尊其天才。我从事收藏二十余年,极其钟爱先生瓷上笔墨,但于我而言,他就是一位勤奋刻苦、坚守信仰的艺匠,一位出身清寒却矢志不渝的真文人,值得尊敬。
先生一生勤奋,创作了大量精美陶瓷作品,其采用超越康熙的分水技法,并利用中国传统国画的画风,完美得在陶瓷作品上装饰性表现。这在当时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并因其取得了青花瓷画极佳的艺术效果,从而为陶瓷界开启了一种“前无古人”的崭新风气。
王步的艺术修养是多方面的,他在60年代青花技法一文中写道:青花瓷有“沉静不出宣德,漂翠诸称康熙”的说法,是我国工艺美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项宝贵遗产,也是景德镇青花之所以冠居全国(的重要因素)……。以上这段话深深体现了王步先生对青花的感识,也是对景德镇青花艺术在中国最高地位的肯定。
物以稀为贵,这在收藏界是不争的话题,王步作品因艺术水平极高,署名作品极少(估计全世界已知的民国时期带各种款识的青花完整作品不超过50件),其建国以后的许多精品多被各陶瓷机构馆藏,加上藏家对其作品的逐步了解和痴爱,使得王步的陶瓷作品从十余年前数十万元的市场价格跃升到上千万元的拍卖成交价。这已成为艺术品市场不争的事实。
据已故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刘新园先生60年代初采访王步先生的手稿中记载:“1936年蒋介石过五十寿辰,举国上下搞了个国人献礼活动,当时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辉在南昌用五千大洋请丽泽轩老板梁兑石先生画了块最大尺幅的“中正戎装”瓷像,在景德镇也花重金请我画了一对青花瓷板,画面是“独占鳌头图”、“带子归宗图”,因烧成时间问题耽误了献礼时间,后被熊自己收藏。由于当时我采用了青花满地多层次的分水技法,利用青料分出各种浓淡不同的层次,使其产生了极佳的国画般青花水墨效果。此对瓷板成功烧成后,在(景德)镇上引起了极大轰动。”
另如1945年夏月王步为“浮梁江西源源长银行赠送景德镇交通银行开幕”而创作的粉彩“鹏程万里”瓷板画等诸多实物,这足以说明,王步先生的作品在民国时期已是上流阶层认可和收藏的宝物了。
我认为,艺术家的伟大之处,贵在能够以其高超的技法和艺术理念,轻易地将观赏者带入他画面里的世界,引人入胜、拍手称绝。王步是一位随着时代而进步的伟大画家,一生都热爱着青花艺术,始终如一、孜孜不倦地学习着,并一次次地超越自己的艺术高峰。王步先生妙笔传神的画技及其努力好学精神使其最终走向了景德镇青花艺术的顶峰,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七百年青花第一人的翘楚地位,其作品升值空间巨大。
“在中国近代陶瓷艺术百家中,唯有王步及‘珠山八友’之首的王琦称得上是瓷画艺术中的天才。”——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钟莲生
“王步和王琦的绘画艺术不应只在陶瓷界来评价,而应提升到中国美术界来评论他们的艺术成就。”——美术理论家、中国美院陶瓷研究学者、博士生导师邓白
祖父王步从事陶瓷美术工作六十余年,在陶瓷领域涉猎极广,粉彩、堆雕、刻花等无不擅长,尤精于青花,故有“青花大王”之美誉。很多人在研究、学习他。作为他的孙辈,我也在追随他的脚步。多年陶瓷艺术工作的累积,我产生了这样一个心理:如果单论一个人及其影响,似流星划过夜空,绚烂但太过短暂;反倒是追究前因后果,会使我们有更多的期盼更多的关注。就如法国思想家米歇尔·德·蒙田所述:“我们的观点,是一个嫁接在另一个之上,第一个充当第二个的砧木,第二个又充当第三个的砧木。就这样,我们一级一级地登上楼梯。”这意味着,本文论及王步,不仅要从一个时间纵轴上梳理出血缘传承,也要编织一个空间上铺开的江湖横向谱系,谈论王步陶瓷艺术的传播及影响。
一
2011年北京匡时春拍,王步作品“青花嬉禽图笔洗”以713万元成交,此笔洗形制为圆,上下分沿,宽腹,通体釉质光亮细腻,胎体洁白细润,色调清新淡雅,构思、发色、绘画都体现王步特有的风格。这件作品是王步青花瓷绘的巅峰之作,显示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和超群的艺术功力,也是民国青花瓷的代表。我提起这次拍卖,不单是对祖父艺术的肯定和尊崇,更想还原一个充满追求的大家。
王步生于1898年,卒于1968年,字仁元,号竹溪,晚年作品常署“陶青老人”,老家在丰城。其父王秀春是清末景德镇有名的青花画师,从小耳濡目染,王步也极喜爱绘画。然而命运多舛,6岁时,其父病故,只得随母亲回老家读私塾,文章日课之余对绘画依旧痴迷,没纸就把别人丢弃的废纸捡起来作画纸,书本、课桌、墙壁以及手上都画得满满的。其母见王步在绘画上有独特禀赋,产生送子求艺的念头。9岁那年,在亲友的帮助下,母亲将他孤身一人送到景德镇,拜青花老艺人许友生为师。也正是从这时开始,王步和青花结下一生之缘。
由于年纪小,王步的个头和画桌一般高,只好捡个小板凳整日躬着腰将画件置于腿上画画。求艺期间,他饱经独自生活的磨难,以惊人的毅力勤学苦练,将坯料的工艺、线条运转、分水的技法等掌握得十分熟练,为今后的艺术生涯奠定了良好基础。1912年,王步学满出师,其所在工场倒闭,只得流落街头卖艺,靠画鸟食罐为生。五年之后,受到赏识,被邀入陈乾顺瓷场帮工,开始绘制仿古青花。他着力在线条上下功夫,不久,陶瓷实业家吴霭生对其青眼有加,于1919年聘入美术研究社绘制仿古青花。其间王步临习明、清官窑名品,传统青花造诣日渐加深,画艺也日臻成熟,仿古几可乱真,作品非常抢手,有南昌“丽泽轩”专利包销为证。
我以为,王步一生最大的特点是“师古而不泥古”,他画瓷是为谋生,但在生存需要之外,他从未忘记思考与革新,这应是他被尊为“一代宗师”的最大缘由。
时人仿古多以帝王年号为款识,王步突破窠臼,在其陶瓷作品上署名“竹溪”,以作笔名。虽是一个署名,却彰显其对艺术家独立人格和个人风格的追求。更难得的是,在仿古作品深受欢迎的情况下,他大胆突破,在不断的绘瓷实践中,结合中国水墨画中“墨分五色”的特点,研究清代画家八大山人、黄慎等人的笔墨,将陶瓷传统精华及水墨画的优良技法融于一体。
传统青花为双钩分水,即画工左手拿着瓷坯,右手执鸡头笔缓慢而又均匀地将料水挤出,分在事先勾勒好的坯面纹样里。王步舍弃了先勾线后分水的俗套,大胆地采用类似于国画中大泼墨的写意手法,独创了洒注式分水方法,在坯体上泼上料水,再随着料水的流动来勾线。这种方法对操作者要求极高,不但要求有深厚的国画功底,也要求熟练掌握传统青花艺术的绘制技术,更要求作者心中有画,双手默契程度如一,对料水的洒注多寡、流域面积大小、料水流动的速度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误差,否则将前功尽弃。王步作画用笔圆润、雄浑、力透坯身,料分五色,一气呵成,线条如惊蛇走龙,疾驰于淋漓苍润的云水之中,情趣盎然,文人底蕴深厚。其青花瓷板《鲇鱼》,正是运用了高超而又娴熟的洒注式分水方法,将鲇鱼从头到尾一气呵成,不需要任何衬托装饰,两条鲇鱼一上一下,笔意简练、料色莹净、生动活泼,充满了滑柔的肉质感,鱼儿悠闲而自在地徜徉在清水中,怡然自得,达到了形神兼备而又极其自然的美妙意境。这种分水技法的运用,构思的精巧,不要说当时,就是现在的能工巧匠也难望其项背。
无怪乎胡献雅曾赞王步为“敢于创新、自成机杼”,此话正是王步的真实写照。
二
我一直强调,人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读史书能知一代一代的传承,正所谓“继绝世开太平”,单从血缘和时间轴上论,王步及家族晚辈所建构的宗族传承就大有嚼头,以王步为鼻祖,其子王声怀、王希怀、王恩怀,其孙辈王清平、王青、王华,孙媳徐国琴、李燕等人,在陶瓷艺术上的成就可圈可点。
先从王步说,他的艺术风格成熟以后,大概可分三个时期:1926年吴霭生病逝到抗日战争爆发,其间青花风格以极其精细的工笔丝羽毛画法为主,此时他年富力强、视力极佳,有的笔划比头发丝还细,所以才有前无古人的说法,作品以有款为佳,流传下来的青花作品以此时期为主;抗日战争爆发到1953年公私合营,作品主要以彩绘人物、山水、丛菊为主,兼作青花,青花开始兼工带写;1953年公私合营到逝世,由于年老视力原因,青花兼工带写及大面积分水、釉上釉下彩绘兼而有之,作品大多被政府、国外机构、单位收藏。他从学艺直至病逝,从艺60多年,所作釉上、釉下、堆雕、刻花等陶艺作品数以万计,尤精青花。其青花作品,将传统陶瓷艺术的传统、中国画优良技法以及民间姊妹艺术的优点融合,一扫晚清瓷画繁琐的陋习,在青花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开启了一代新风,备受世人的推崇与赞赏,成为青花艺术这一瑰宝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艺术珍品,其艺术成就成为当今陶瓷艺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其长子王声怀生于1929年,卒于1991年,自幼受家族熏陶,后随父学艺、传承家学,作品风格清雅、朴实。20世纪50年代初创作的工笔《丛菊》名震一时;首创“青花带水贴花”工艺,为景德镇手工青花艺术瓷转换为生产力作出突出贡献。
次子王希怀生于1932年,卒于1982年,为王氏青花的得意传人。他秉承家学,又博采众长,创作设计的“双梨花”等画面被定为国家用瓷画面;20世纪50年代率先试制釉下五彩,并在景德镇红旗瓷厂投入批量生产。他的青花作品分水温润典雅、清新别致、气韵生动,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三子王恩怀1935年12月生于景德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自小随父学艺作画,后又师从刘雨岑先生(“珠山八友”之一,陶瓷美术家)研习绘瓷技艺。1949年入省立陶瓷专科学校学习陶瓷美术,1954年就职江西省轻工厅陶研所(现轻工业陶研所),后调入景德镇为民瓷厂。擅粉彩花鸟瓷画,对青花、新彩、青花斗彩、陶瓷造型、日用陶瓷花纸及综合装饰均有研究,尤善利用器型特征、材质特色,灵活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作品构思注重生活情趣,寓情于画,以物抒情,充分挖掘瓷质之美。
我为王步之孙,王恩怀长子,自幼秉承家学,又在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接受专业教育,创作以釉下彩为主,兼釉上彩及综合装饰等。作品不断创新,新颖大方,具有个性特色。
纵观祖孙三代的传承,在一脉相连的基础之上,在学习传统、创新技法的共性中,各个分支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最中国式的统合“宗族”技术本身就足够做大量研究。
三
除了家学传承,同时代的“珠山八友”和陶瓷名家与王步互相帮助,相互影响,带动了一个时代的变革和创新,他的影响还辐射到不少近现代知名陶瓷艺术家身上。如果再加上国内外的历史学、民俗学、艺术史的研究人员连宗,再有一些工艺美术学者入赘,最终呈现的将是一个庞大的艺术宗族,在学界就可以称为学派或流派了。可惜的是,因为缺少人去整合,这种研究显得很松散。
先说王步和同时代陶瓷美术家的关系,同为陶瓷从业者有竞争,更多还是亦师亦友。清末民初时,时局动荡,景瓷滞销,王步的从艺道路并不平坦。抗日期间,有一次,他从正月开始一直画到五月,精心创作了一百多件青花作品,端午节烧窑时不幸倒窑,数月心血毁于一旦。王步心痛得当场口吐鲜血,昏厥过去,一家人要靠他的瓷画维持生计,更何况这是他从事青花艺术创作最丰厚的一次成果。当时著名的陶瓷艺术家汪野亭、王大凡、徐仲南等老先生闻讯,十分关心王步的困境,给王步以极大安慰和帮助。当时的“月圆会”活动中,王步也多有唱和。
放眼现代,追随祖父的陶瓷工作者不胜枚举,其创造的“分水写意法”广为流传。比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卖九就推王步为师,对其倍加推崇,称受王步启发研究青花分水并发扬光大。
事实上,王步一直非常乐于探讨和分享其陶瓷技艺,1960年代初,他发表文章专门论述《青花的料色和技法》。他写道:“青花瓷器色调幽静,花纹清朗,利用单一的蓝色,分出各种深浅不同的层次,也就是分出若干色阶,和中国的水墨画同样美妙……在瓷器彩绘发展的规律上,一般都是先有釉上彩,后有釉下彩,而景德镇却独特的先有青花,后出现釉上彩绘。青花直接画在坯上,和瓷土原料关系十分密切。这都说明青花瓷的质量,包括青料,瓷土原料,技术设计,工艺技巧等诸问题。画青花不同于其他彩类,它不是画在瓷上,而是画在生坯上,用笔必须保持高的速度,做到眼明心细手准,不允许你细描细绘,画时略一停顿,即现笔势凝滞。分水更要求快,否则水分太多,定会损坏坯体。有人问,青花的写意画怎样学呢?这在我国古典画家有不少优异经验,任伯年想画一个瓜,先用矾红在纸上点几点,后以饱含墨红的笔尖沾一浓墨,就此三几笔画成,现出瓜瓤含子,含得紧紧的,并且皮肉俱全,像是刚切开还在滴水一样,真是神来之笔。这种本领,我想就是我们画青花的人应该认真学习的。青花是先勾线还是先分水?我说两种方法各有长短。先勾线条,在勾好的轮廓内分水,等于填色一样,因有规定范围,宜于绘很整齐的花纹,画的人容易掌握。可是先钩线后分水,往往会将已画的线条触动,使其模糊不清,再者有了固定范围也受约束,特别不便于表现写意画,因它要分出轻重和阴阳自然的效果。先分水后勾线,画者可以挥洒活泼自如,不受限制,画出来的面生动,线条也保证清爽。不过初学的人不易掌握。总括两种分水方法,前者操作较易,但绘出来的东西比较呆板,不及后者鲜明、活泼。从效果看来,先分水后勾线是较好的……”
他的这篇文章,从实践中来,现在又被广大陶瓷从业者用到实践中去,这种不藏私的精神,奠定一代宗师的江湖地位。
我认为,王步陶瓷艺术不但和同时代的陶瓷美术家交相辉映,更有子孙一脉相承、发扬广大,在最中国式的血脉传承上从未出现断裂,再加上其辐射影响的当代知名陶瓷艺术家。王步承前启后,在陶瓷美术界、学术研究界已然形成一个庞大宗族,这个宗族最珍贵的地方,在于它至今保有鲜活的生命力,在陶瓷艺术界发挥作用。
上一篇:
青花:流变的日常经验
下一篇:
春华秋实——父亲罗学正陶瓷艺术侧记
最新图文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