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某个早晨,忽然想去青石街走走,儿时的记忆中,我的“舅婆”也是住在那样的小巷子里,每每阳光明媚的清晨,她总会牵着我的小手,在巷予中散步,那种感觉现在想来是很美好的。
那天的青石街,阳光洒满了小巷,漫步其中,少了一些雨巷的诗意,却多了一些慰藉心灵的温暖,那是记忆中的青石街么?梦中的这条小巷该是铺满了青石板,嵌满了鹅卵石的。而如今,这些早已被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取代,人们对于青石板和鹅卵石的记忆也只是出现在巷中老人的童年回忆和讲述中罢了。
在巷口挂上“清洁街”的红牌子、“过路亭”让邻里唠唠家常、孩提时用渣饼自制“小太平窑”、过午时一群小孩挨家挨户讨红包要糖果……这些美好的童年回忆被巷予中的老人一一提及,而我也跟随着老人们的思路,又回到了那令人难忘的时光。
引以为傲的“清洁街
“清洁街”的称号在小巷里的老人们的回忆中,是一种引以为傲的殊荣,那是对小巷子环境维护工作的—种肯定。
今年86岁的王翠娥老人曾于上个世纪40年代住在青石街,1947年离开,70年代又搬回了此地,对于青石街,她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感情。
她回忆说,大概在三十多年前,有一位姓焦的居委会主任,经常发动巷子里的群众—起打扫卫生,青石街的卫生搞得好在当时是出了名的,为此,相关部门还专门为小巷颁发了一个“清洁街”的牌子,那牌子当年就挂在巷口.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那块牌子早已不知所踪了。
在王翠娥老人现在居住的对门,可以看到一块由当时的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文明单位”的红牌子,在老人的描述中,“曾经有人来小巷子里观摩和借鉴经验”、“小巷子年年被评为‘清洁街”’的说法,也从这里得到了验证。
当年的青石板路面,两侧整齐的鹅卵石,如今旱已不复存在。据说,在巷子入口处,曾有两个大碾磨,那两个碾磨曾是青石街的特色.来往的人们总能对它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惜,那两个碾磨已不知何时被人挖走了。
走在青石街的马路上一眼望去,如今的路面依旧整洁,似乎可以隐约看到当年青石路面的影子。“我家门口的水泥下面就埋着青石板,一共有三层,现在已经看不到了”,王翠娥老人回忆道。
“过路亭”的惬意人生
“过路亭”是青石街居民对一处唠家常歇脚地方的爱称,因为此处有一个近20米的“长廊”,木制的板凳可以让随时经过的路人歇脚,聊天,故得此名。
今年52岁的高佑松说,当年自己还是七八岁的小孩,常常在“过路亭”内听人讲评书,说故事,“那地方至少能坐50多人,非常宽敞,附近的居民都喜欢到那儿聚聚,虽然记不清那些老人家讲的是什么内容,但也无非是红楼梦、杨家将之类的故事吧。”
李会金今年已经70岁了,“过路亭”拆掉后,他在原址建了现在的房子。据他回忆,“过路亭”曾是青石街小朋友们的据点,小时候常有一群孩子在此处玩“跳房子”的游戏。大人们则多是来此聊天喝茶,路人避雨或歇脚也常选此处。在他看来,“过路亭”就是青石街的一个聚集人气之处,是孩子们的玩乐天堂,那里有他儿时的“惬意人生”。
对于“过路亭”是何时所拆,李会金已经记不太清了,“过路亭”留给他最深的印象,就是童年玩耍的记忆,“这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
孩提时的“小太平窑”
“当年从板坊上弄1号到板坊上弄 19号是真正的青石街,现在的青石街是 把那条横弄也算进去了。”李会金这样介绍青石街。
随后广李会金带着记者来到了附近的一处民房,拜指着一块空地说:“这里就是我们那些小孩子常聚在一起烧‘小太平窑’的地方,每到八月十五的时候,大家都会在这儿聚集。”
需要解释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烧“小太平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烧窑,其实仅仅是一群孩子们聚会的理由,大家聚在一起,用渣饼围成一个类似“太平窑”形状的东西,然后在上面开一个口子往里面扔柴火。
“那人平窑有一米六左右高,下面的圆形直径约一米五,上面廾口的直径大约六十厘米。小孩子聚在一起边跳边扔柴火,真的很有意思。”想起那段童年时光,李会金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在李会金的记忆中,用来烧“小太平窑”的柴火大多是孩子们从别人那讨来.的,他自己就曾经把一面红旗插在卖柴火的人的板车上,换回了一捆柴火。
过年结伴“讨红包’
“龙头进门笑嘻嘻,拿把剪刀剪龙须,剪了龙须生贵子,生了贵子穿袍衣,袍衣袍衣祝你120岁……”这首童谣是记者在90岁的老人陈水莲家中听来的。
在她家采访时,她的女儿饶有兴致地念出了这么—首童谣,—些老人听罢也很有感触,因为他们仿佛又拾起了童年的那份纯真记忆.回到那个天真无邪的年代。
· 据当地居民称,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小孩子到了大年三十的时候,就会三五成群结伴而行,目的就是为了到各家各户去讨红包要糖果,图个吉利。而大人们往往能体谅孩子们的心情,拿些糖果和香烟给他们,“红包都是大人们从门缝里塞出来的.一般是包一毛钱或二毛钱,那时候大家都是非常开心的,要知道,一毛多钱当年就可以买一斤相当好的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