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弄】 一位老居民说,里市渡兴盛时期,棋杆弄前的确有过一根旗杆,用处就是专为昌江河道上的船只标明方位的,后来渡口逐渐衰落,旗杆也失去了作用。 因渡口兴盛而聚集起人脉,因渡口消失而落寞凋零,一个命运始终寄附于别处的弄堂,是否缺少了一点个性和张扬?或许有那么一点,不过棋杆弄存在千年不曾消失的事实,也似乎打破了这种传统宿命的定势。 【地理】 《景德镇市地名志》上记载,棋杆弄西通中山北路,东至弄底,长约85米,宽约1.8米,碎石路面。弄堂形成了宋代,因靠近里市渡口,弄口曾竖过一根长杆作为渡口标识,故得名。 棋杆弄的两个疑点 在棋杆弄的居民心中,有两个疑点一直搞不明白,一个是目前流传的有关弄名的两种版本说法,到底哪个更准确些?二是既然两个版本的说法都与旗杆有关,却为何现在的弄名不是“旗杆”,而是“棋杆”?具官方色彩的《景德镇市地名志》中,关于棋杆弄的起源表述仅有一句,“弄形成于宋,因靠近里市渡口,弄口竖一旗杆标识渡口,故名。”从历史形成过程来看,这个说法应该是有依据可循的。 景德镇自古就是一个群山环抱、水系纵横的古镇,不论是镇上产的瓷器,还是外运进来的木柴,都必须通过水路才能完成交易和流通,里市渡与三闾庙、麻石弄都是当时景德镇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在景德镇陶瓷进入鼎盛时期后,每日水路的运输量非常大,宽阔的昌江河上船只穿梭,风帆交错。发达的陶瓷业也带来了运输业的繁荣,过去的里 市渡码头地势相对平缓开阔,又是浮北地区与景德镇货物交往的重要码头,许多外来的船只往往停泊于此,为给这些外来船只指明停靠的地方,里市渡码头前竖立起旗杆,以示方位。棋杆弄过去为一片开阔的滩地,野草丛生,随着码头的兴起,这里慢慢变成了平民居住地,以后人们习惯将这里称为旗杆地、旗杆里,弄堂形成后,人们才逐渐改口统一叫旗杆弄。 不过在坊间也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棋杆弄的得名确实与旗杆有关,该弄很久以前曾住过一位县太爷,当初,由于弄堂周围住的基本上是平民百姓,房屋低矮破旧。那么这位县太爷为什么看中了这块地方作为宅院?据说这位县太爷就是因为看中了里市渡码头方便快捷的运输,以及商贾往来聚集的人气,才决定在这里兴土木、建良宅。为了区别于周围平民居住的房屋,表明身家的阔气和显贵,这位县太爷在门前竖立起一根高1丈有余的旗杆,旗杆上终日悬挂着一面用鲜艳的绸缎制成的旗子,旗上绣着描金的图案,旗子终日迎风招展,确实很醒目,不过,这样的气派并没有给这位县太爷带来官运,不久他被贬职返乡,宅院逐渐落寞,至于门前那根旗杆也挪作他用,船工们在旗杆上日悬红旗,也挂红灯,为往来船只指路。 至于后来为何将旗杆弄写作棋杆弄,就不得而知了。现在居住在这里的老居民只听老一辈人说,过去的棋杆弄并不像现在这样弯曲,而是一条笔直的弄堂,后来房屋盖多了,你占一点,我圈一块,结果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曾经商业气息浓郁 现在的棋杆弄口小肚大,蜿蜒曲幽,不深的巷子只有一个进出口,里弄少了一份喧闹,多了一份恬静。 许多老居民说,当初弄堂里铺的是青石条,旁边则铺满了鸡蛋大小的鹅卵石,每到春雨绵绵的季节,被千万次踩踏的青石条更加圆润光滑,行走在上面要格外的小心。 这样古朴的面貌并不让棋杆弄看上去单调、内敛,而是丰富、张扬,行走在弄里弄外,感悟到的是一静一闹,别有一番景致。 今年59岁的吴继日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十年代,凭借靠近里市渡优越的地理位置,棋杆弄和周围许多弄堂一样,成为商铺云集的地方。 “过去这里有很多的杂货铺,像卖干货的、开茶铺的、开米店的,附近的农民每天早上都会挑着担子, 渡河到镇上来,或者就在路边和码头边卖菜卖柴火,甚至还有专门为猪贩子准备的猪行,热闹得很哦!”介绍中,吴继日甚至讲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个记忆片段,“那时里市渡是这一带重要的码头,农民运进镇的蔬菜、水果、干货以及各种日用品都在这里中转,我现在还记得,当时的蔬菜公司还曾在这里设立过一个蔬菜运转站,有时站里堆不下,就临时码在站外,那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也够顽皮的,经常在菜堆里躲猫猫,或者玩打仗的游戏,那些水灵灵的蔬菜可遭了殃,被我们摧残成残枝败叶,惹得看管员火冒三丈,跑到家里来告状,有时父母气坏了,就拼命打自己孩子的屁股,有时候,一连几家都会同时传出号啕大哭声,隔壁邻居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第二天遇到挨打的孩子,往往会继续拿这个寻孩子开心。” 烧木炭的公共汽车 在吴继日的记忆中,50多年前的棋杆弄有许多新鲜事物,比如说,当时的路灯是穿在一根过街铁丝上的,铁丝很细,遇到起风时,铁丝上的路灯会随风摇摆,投在路面的光影也左右摇曳,飘忽不定。吴继日说,那时的路灯不够亮,有点模糊惨白,晚上在这样的路灯下看人,心中有时会升起异样的感觉。 而在居民汪锦华的印象里,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从棋杆弄前开过去的公共汽车才是最值得一提的。 “大概是在1954年的样子,里市渡这里也开通过一阵子公共汽车,而且这里是终点站,不过那时候的公共汽车没有现在这样好,当时的公共汽车的样子很奇怪,前面是车头,中间是车厢,车后却背着两个铁背包,背包上面是一根烟囱,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两个铁背包其实是烧木炭的锅炉,锅炉的下面吊着一个大麻袋,里面装着木炭,每走一段路,锅炉师傅就要往里面添木炭,有时锅炉没烧好,汽车就会半路抛锚。”就是这种烧木炭的公共汽车,在里市渡站还有过一次惊险场景。 汪锦华至今还记得,那是公共汽车开通后不久,一辆公共汽车在到站后准备调头,还没有来得及调头,就晃晃悠悠朝河边滑去,吓得车上车下的乘客大声尖叫,“快刹车,快刹车!”被吓得目瞪口呆的司机一时也手足无措,在大家的叫喊声中,还算有经验的司机师傅才连忙拉起了手制动。 经历了这次惊险一幕,以后人们乘车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轻声问 一句:“今天的车没问题吧?”这时,司机师傅也会高声回答:“没问题啦,放心!”说完,脚踩油门,快速启动。这时乘客才会面色轻松,安下心来。 前几年,汪锦华还曾遇见当年那辆遇险公共汽车上的一位女售票员,“看上去也有80岁的样子!”汪锦华说。 这种公共汽车开通不到两年就停运了,棋杆弄附近的站台也撤消了,刚刚感受到方便的市民又重新回到步行状态,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才再次乘上快捷方便的公交车。 解放前夜的记忆 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棋杆弄,即使在大白天也很安静。汪锦华告诉记者,现在的棋杆弄和过去一样,没有住过什么大户人家,绝大多数属于平民阶层,这里也不曾发生令人们记忆深刻的大事,邻里和睦相处,相互照顾,虽然生活清苦些倒也自在。 聊起棋杆弄的过去,汪锦华倒是对六十年前的解放前夜有点印象。“1949年4月28日,里市渡附近突然出现了一些陌生人,这些身穿便衣的陌生人肩挑货担,有点像‘换方的’(景德镇土话,也就是收破烂的),他们操外地口音,与景德镇当地流行的几种方言不同,当时大家虽然感到奇怪,但没有把这些人与就在对岸的解放军联系起来,直到当天傍晚,从三闾庙方向传来几声枪响,人们才意识到,这些陌生人可能就是解放军派过河进行侦察的。我妈妈听到枪声,担心子弹会伤着我,连忙把我拉进了屋,不许我出去,直到第二天,街上响起了鞭炮声,妈妈才带着我到街上去看热闹。 估计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人员也是被枪声吓跑了,当时并没有发生战斗,解放军就进了镇。进镇那天正好下雨,我记得,过来的一队队解放军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排着整齐的队伍从街中央穿过,没有停留,也不拿群众的东西,纪律确实很严明。”汪锦华说,这是他第一次看见解放军队伍的模样。 解放后,棋杆弄也开始发生变化。汪锦华说,大约1953年,景德镇第一个“铁工厂”在棋杆弄的大所大宅院里成立了,所谓的“铁工厂”就是将当时镇上的部分大的铁匠铺进行整顿、重组,形成有一定规模的铁制品加工厂。1956年公私合营后,“铁工厂”并到市机械厂,完成了自己短暂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