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顾客就是上帝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艺术品离不开市场的认可,“卖的好”俨然成为艺术家成功与否的标签。于是经常听到圈内人说什么订单做不过来,全年东西都被人家包了之类的话,总言之一个字——“忙”。这种情况在过去的几年的确很普遍,以至于好像不忙都对不起艺术家这个头衔。
在市场泡沫消退的当下,对大多数尚未挤身金字塔尖的艺术家们而言,再说什么订单做不完似乎有点炫耀乃至炒作的嫌疑。从今年几次主流的艺术瓷展览和拍卖活动来看,市场趋于理性,疯狂不再,用作品说话渐成共识。这让部分“功未成名已就”的新晋大师们不免有“生不逢时”的感叹。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一句抢人眼球的话是“当代无大师”,言下之意是艺术家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围着名利转,缺失了最基本的独立思考性和社会责任感。作品传达的消费需求多,人文关怀少;传统沿袭多,创新思维少,甜俗媚盛行。这样的结论可能过于偏激,但也反映了社会风气对艺术家成长的影响。就那些“起了身份”的景德镇艺术中坚们而言,象朱耷、黄秋园那种淌过苦难这条河的成长模式不可复制。但坚持独立的观察和思考,强调自我的感知和表达却是每一位艺术家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对于大多数沉醉于经验技巧而裹足不前的人而言,这条路似乎无迹可循,也没有必要,这正是景德镇当代艺术瓷的软肋,它造就了众多的“大师”,却鲜有令人肃然起敬的艺术家出现。
我想这种缺失源于我们总是惦记着迎合别人,却疏于观照自己(注)。
画界常说境由心生,这个词核心的意思是以“我”为本,外施内达而由里及表。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曾想过自己要表达什么,创作过程只是停留在物象塑造的层面,所谓的意象表达也多是些前人诗意的再现,少有自己的思考,更别谈灵感与激情。这样的作品可以满足客户一时的观感,却很难感动自己的内心。从这些麻木的作品中,我想到了另一个词——画如其人。原来麻木的不是作品,而是我们自己。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感动观众,先感动自己。我们的社会除了锦上添花的顺祝,还需要雪中送炭的关怀。关注当下的中国、关注当下的民生、关注这个时代,你会发现刻画几个木讷的留守儿童比堆砌一百个活泼的戏婴更加生动;塑造一位干瘪的贫困母亲比重复千人一面的仕女美人更加鲜活;而汗流夹背脏兮兮的民工兄弟成为画面主角时,一定比那些素未谋面的仙风道骨更具张力,更让我们心生敬意。
看完苦难深重的《1942》,接着看了电影《泰囧》。几个月过去了,已记不太清《泰囧》讲了些什么,尽管它的票房一直遥遥领先。《1942》让我看到了冯小刚的厚重,而后者,至今我都不知也无意知道它的导演是谁?艺术家的份量不在长袖善舞,而在于敏于思、健于行、肯担当、有脊梁,带给社会正能量。
技巧吸引眼球,思想对话灵魂。不是每一位“大师”,都称之为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