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学语文老师是个个子不高的男人,他常学丘吉尔,讲到重要的地方时喜欢用手敲桌子来加强气势。那节课讲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他突然感慨道:“文人就应该像欧阳修这样,文章写的好,当官同样如鱼得水。”说话间他狠狠的敲了三下桌子,三声巨响让坐第一排的我猝不及防,吓得瞌睡全无。我最近常常想起这句话,是因为工作中总是和人聊起艺术与金钱这个话题,按理来说,在商业化渗透各行各业的今天,讨论这样的话题多少显得有些“矫情”。努力创作,得到认可,获得丰厚回报,继续深入创作,这似乎是大多数艺术家所追求的良性循环,但是深究起来,就艺术和金钱的关系,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探讨的。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艺术是什么?是美的代名词。而金钱,则被形容成“铜臭”,是“万恶之源”。因此这在根本属性上就决定了艺术与金钱的天壤之别。但不幸的是,据我观察,在两种情况下,一位艺术家最容易得到赞叹,一是他的作品征服了观众,二是他的作品在拍卖中拍出了高价(其实这就是征服观众的具体表现)。所以这就是现实,人们一边歌颂艺术,一边用所谓“万恶之源”去衡量它。这也给艺术家们出了个难题———“若要追求美,那么是否在意这样的衡量标准”。不过这个问题在今天难不倒太多人,因为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艺术家也不例外,所以很少有人会像“竹林七贤”那般带着满腹才华,
只在竹林中喝喝茶,弹弹琴,惹得一般惜才爱才之人委婉叹息,捶胸顿足。有了这样一个大前提,似乎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因为不再有人认为艺术和金钱是如鱼与熊掌一般不可兼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就我 所接触的艺术家中,还是有人会遇到人们对其倾心而成的艺术作品不买账的情况,于是困惑随之而来,是坚持走下去,还是顺应市场的引导做出改变。就连陶艺泰斗周国桢都说过:“艺术家要创作,艺术家同样需要吃饭!”坚持下去吧,填不饱肚子怎么办?而如果做出改变,那艺术家气节何在?
我认识的一位青年陶艺家,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第一次见他时,正碰上他的一系列新作品出炉。这批东西确实与众不同,厚重的器型,颇有质感的珍珠釉,再加上个性十足的线条,整个感觉让人耳目一新,他自然是喜欢的不行,展架上一些旧作品被动迁至角落,把位置留给了这批新作品,每逢有人来,并不善言辞的他化身导游,详细地讲解起这系列作品的创作始末,以及他今后在这系列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决心。但是仅仅几个月后,我再见到他时,一切又如从前一般,展架上几乎找不到了他曾引以为豪的作品,原因很简单,他说别人并不欣赏,自然没有人买。这个问题确实棘手,倘若仅仅因为不能迎合大众的口味,就需要放弃自己的艺术理念,那么确实
会有不少“美”泯灭在“铜臭”之中,而如果这位艺术家死守艺术气节,一味苦守自己的这个理念,直达入不敷出的地步,那么就连他自己也会怀疑,这是否是在一条没有没有光明的路上摸索。而这个问题,似乎在中国的“中庸之道”中有恰当的答案。对于自己的艺术理念,固然需要坚持,但是对于顺应市场做出变化,同样勿需嗤之以鼻。其实在艺术家看来,大可将顺应市场的作品看成商品,用这部分作品所得的汇报来作为自己艺术追求的基础,将自己的艺术理念发扬光大。因为只有填饱了肚子,才有力气去创作,这个 道理再简单不过了。
回到文初所提到的,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谓不重要,他的风格,影响了后来的众多文学家。而他能在那个时代中有如此巨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我想这和他牺牲了一些所谓的文人气节,顺应着社会环境做出变化,但始终不忘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是分不开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上世纪90 年代叱咤中国摇滚乐坛的窦唯,被奉为“摇滚天才”的他如今早已销声匿迹,还曾因生活潦倒以及一些负面消息而被媒体报道。而其中原因很简单,他为了坚持自己的“气节”而自绝与歌坛之外,而他曾近的那些关于音乐的理念,已鲜有人提及。尽管将欧阳修与窦唯放在一起做比较并不合适,但两人境遇的差别,我想值得很多艺术家去思考。
《瓷海观澜》了了亭授权发布,PDF文件连接地址如下:http://www.jdzmc.com/taociping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