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本文刊载于《瓷都美术家》曹新民:虽说我祖籍在都昌,但却出生在景德镇,生长在景德镇。上世纪70年代初之前,我从未在瓷厂逗留过,可说对瓷都一无所知。1 971 年12月我从兴田山区调回城市,分配在艺术瓷厂工作,才与“瓷”结下了不解之缘,痴迷陶瓷文化至今。
说实话,我对陶瓷文化的热衷,起初是自身工作的需要。在担任党委宣传科干事伊始,就无意识地宣传一些名家名作,撰写一些名厂名瓷,间或写些历史轶事,挖掘一些瓷业风情的人文内涵,以致在社会上有了些小影响。然而于我印象最深的是,1989年冬我撰写的报道稿《清代皇家御婚瓷在景德镇复制成功》在国内外新闻界、收藏界、考古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并一举获得了江西省对外宣传优秀报道二等奖,此后赴北京故宫聆听了著名陶瓷考古专家耿宝昌先生的教诲。他对我说“景德镇不缺陶瓷艺术家,但缺陶瓷评论家,你要利用在瓷都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优势,努力做好陶瓷评论这篇大文章。”耿老的话言简意赅,谈吐间给我这毛头小孩指出了一条顺应陶瓷文化发展的道路。
30多年来,我先后撰写了300多万字的新闻报道稿,分别在省市报刊杂志刊登,有不少还被中新社、光明日报、北京晚报、香港《大公报A等外埠媒体采用。1996年和1999年,我分别应景德镇电视台约请,撰写了30集电视专题片《景德镇陶瓷名人系列》和大型专题系列片《话说陶瓷A,创作并发表了历史章回小说《驱潘记》、《锡晋斋说瓷A。在担任江西省《陶瓷研究》特约编辑的十年期间,先后采写了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秦锡麟等共30多人,以“子墨”名义评论了省级陶瓷名人许国胜等40多人;以“曲立氏”笔名撰写了《陶阳十三里i/等忆旧文章40多篇;以“曲阳”名义采写了《古今马家窑》等外埠产瓷区专稿30多篇。“文章天下事,得失寸心知”。长年的笔耕磨砺和思绪阅历以及恪守的“非我了不起,乃人看得起,人既看得起,我必对得起”的做人信念,使我在众人面前获得了一些好评,其基本价值观也得到了众人的赞许。
陶瓷评论虽说仅仅是既限定对象、限定内容、限定体裁的有评有论的文章,但笔者认为,要真正写好一篇有真知灼见、有独到见解、有一定水平的文章,一要熟识陶瓷工艺的流程及技法,二要了解画者的创作理念及思路,三要知道作品综合反映的文化底蕴和主题意旨。掌握了这三点,写好就不难了。当然,如果对陶瓷历史和各地窑口产品有更多的了解,对绘画形式有更透彻的研究,对题材的渊源有更多剖析比较,对历代陶瓷存品有较多的赏识,不仅能更有力地论证其分析的要点,而且增其文采,给人以个性鲜明的文风印象。
我认为,陶瓷评论不仅局限于对陶瓷作品的鉴评,对陶艺家画风的评析,对在重大事件中主要地位的肯定,对其艺术道路嬗变的轨迹记录,以及在历史中产生的深远影响和作用的人和事,都应该是陶瓷评论涉及而不可忽视的范围。笔者认为,但凡对人对事所作的评论,一不要妄下赞语,要有根有据地论证;二不要轻作结论,要多听多看众人的反映:三不要过誉谬夸,以免吃满口饭,说过头话,产生“欲速则不达”的负面效果。
古人说:“画如其人,文如其人”。写文章固然要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执着,但更要有“乐为斯人做嫁衣”的坦荡胸襟,”莫为善小而不为,莫为恶小而为之”。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坚持的行为准则。
经过五六年的努力,“景德镇陶瓷评论家协会”终于成立了,这标志着在陶瓷文化大军的阵营里,有了一支更具战斗力的队伍,她对弘扬中华的陶瓷文化、整合艺术的辐射力、组建强有力的宣传力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