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 本文刊发于《瓷器》:C 本刊记者 张钧和:9月10日,美丽的庐山脚下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由瓷都晚报社《瓷器》杂志部和九江天沐温泉联合举办的“泊心论道·2011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与文化传播座谈会”在天沐温泉泊心堂举行,著名陶瓷雕塑家周国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熊钢如、宁勤征、李文跃,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许国胜、王采,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刘志为,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李家正及中青年陶瓷艺术家章朝辉、何笠农、江振声、杨杰、汪开潮、徐小明、邹达怀、余刚、周秀丽、王燕等20余名陶瓷艺术家参与了座谈会,并围绕陶瓷艺术发展和陶瓷传媒发展关系展开了讨论。
在瓷博会即将举办之前,由瓷都晚报《瓷器》杂志组织的“泊心论道·2011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与文化传播座谈会”,掀起了《瓷器》杂志瓷博会宣传的序幕,并与艺术家代表共同探讨陶瓷艺术宣传的新模式,充分发挥陶瓷传媒在陶瓷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担当、责任作用,开创了组织陶艺家外地举行陶瓷艺术发展座谈会的先河。
景德镇陶瓷艺术是我国瑰宝,在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奠定了景德镇千年瓷都的地位,在近几年,景德镇陶瓷艺术走进了辉煌的发展时期,与会的陶瓷艺术家就当前的陶瓷艺术和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建议和意见,在陶瓷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好陶瓷宣传、以何种形式更好发挥作用发表了看法。
在座谈会上,瓷都晚报社社长李新华向到会的艺术家介绍了瓷都晚报自创刊以来的发展情况和《瓷器》杂志的办刊理念与思路。作为瓷都景德镇的主流媒体,《瓷都晚报》多形式、多角度弘扬景德镇陶瓷文化,宣传景德镇陶瓷。《瓷器》杂志作为晚报的一个子媒,秉承“诠释陶瓷艺术、弘扬陶瓷文化、享受陶瓷生活”的理念,积极服务于陶瓷行业,为陶瓷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陶瓷、了解陶瓷工作者、了解景德镇。
座谈会结束后,第二天上午,陶瓷艺术家一行饶有兴致地游览了旅游圣地——白鹿书院,陶醉于白鹿书院的人文和自然美景之间,把平时创作的紧张心情放松于大自然里。
活动结束后,艺术家纷纷盛赞活动的成功,并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与陶瓷宣传媒体零距离接触,共同探讨陶瓷艺术发展与传媒的发展,共同推动景德镇陶瓷更好更快的发展。天沐之行之后,《瓷器》杂志将认真总结与会艺术家代表的意见与建议,在版面上、内容规划上和陶瓷文化传播形式上进行改进,更好服务于陶瓷行业的发展,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嘉宾发言节选
C 本刊记者 青娈
李新华(瓷都晚报社社长):我代表瓷都晚报社感谢各位艺术家参加此次活动。瓷都晚报就要迎来8岁生日,一直以来,我们都盼望着能够有机会与大师零距离接触。让我非常高兴的是,《瓷器》杂志创刊三周年促成了这件事。作为瓷都晚报的社长,我在这里表态,晚报一定会不余遗力以做好陶瓷文化的传播使者,全力以赴整合旗下《瓷器》杂志、景德镇C网等资源,有效传播景德镇的陶瓷文化。
2011瓷博会即将召开,为了把推广工作做得更好,做好陶瓷方面的文章,我们决定举办这次座谈会。今天的座谈会只是开了一个头,以后还要坚持开,给艺术家提供交流的机会。景德镇遍地是艺术,我们应该整合各方力量,共同迎接艺术大发展时代的到来。
周国桢(教授、著名陶艺家):这次机会难得,让我们轻松一下。这要感谢瓷都晚报。我家有两份报纸,一份《参考消息》,让我了解国际国内的动态消息;一份就是《瓷都晚报》,我从创刊起就订阅了,让我了解景德镇发展的趋势。在如今陶瓷艺术大发展时期,艺术家希望更多地交流,共同促进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
熊钢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媒对陶瓷文化艺术、经济、科技发展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代表艺术家表示衷心感谢以及敬意。
我认为,瓷都晚报可以向《美术报》学习,团结一批艺术家,以入股的形式,共同创造产值,再利用自身的宣传优势,开展拍卖展览活动,拍卖要实实在在的拍,能拍多少是多少,让艺术家靠实力说话,共同推动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带领大家走出一条健康正常的发展轨道。
另外,目前的大师评审有种把艺术家引向政治家的导向问题,我觉得有必要提出来。评比应该以评出最高水平为标准,树立榜样作用,才能走出正确的道路。另外,景德镇的陶瓷艺术理论水平薄弱,《瓷器》杂志可以多做这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