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米塑,北有面塑。
在百度中,米塑时常是与温州联系在一起的,其实这是一种不够完善的记录。
在湖南省的安仁县城中,米塑已在此扎根了千年,其文化早已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当地人的生活中。
《瓷器》记者 徐啸 文/图
这是指尖上的舞蹈
只要2至3分钟的时间,一团用上等晚稻米制成的粉坯,在手指的来回捏塑中,栩栩如生的动物或植物便幻化而成……这可能是米塑艺人在制作米塑时传递给旁人的最直观感受。
米塑在南方各个地方的称呼不同,在安仁,它被称为“鸡婆之要”、“鸡婆糕”,米塑的制作过程则称“做鸡婆”。
“做鸡婆”是当地的一个风俗,在正月十三、十四或十五,他们便将米粑做成鸡婆模样或者睡猪、睡牛、辣椒、南瓜的形状,一般做三至五斤米。讲究的人家还用黄梅球子(即栀子)或红绿色素加彩,类似面塑。
米塑蒸熟后要先烧纸敬神,边烧纸、边念叨,祈求保佑人寿年丰、六畜兴旺。
在安仁,关于米塑的传说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相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率部南征。由于战乱,禽畜基本杀光,人们在敬神敬祖没有三牲之头,故用米粉做成各种动物,以代三牲祈敬神灵。
米塑作品充满童趣,一朵小花、一只调皮的狗儿都会让人觉得在童年时似乎撞见过。因为可食用,小孩子也爱在大人的教诲下卷起衣袖,认真捏塑。
生于斯、长于斯的著名动物雕塑艺术家周轻鼎、“陶艺泰斗”周国桢不止一次地表示,其艺术爱好均起源于儿时与其母学习“米塑”。
周国桢说,安仁米塑是他现代陶艺的启蒙,安仁米塑材料是米,不能保存很长的时间。而陶艺却可以通过泥土与火的淬炼,让艺术品与日月同岁,历经风雨而不磨损。在上千度的高温里,人们追寻那堪称永恒的美,以及不同材料造就的五彩缤纷的艺术效果。
他们的愿望
11月29日———就是周国桢陶艺馆开馆的第二天,在一场艺术创作交流会上,当地的一些米塑艺人表演了米塑制作。一团粉坯、一根小棍儿、一些菜籽和中草药制成的颜料就是制作米塑的全部工具。
我们在米塑艺人身旁伫立着,眼见着一团团再普通不过的粉坯转眼间就幻成各种可爱至极的动物立在米筛中。整个过程让人感到惊讶,就像是在用瓷土捏塑东西的简化版本。
23岁的肖石文能捏十多种动物,他从孩提时代就随外婆学习米塑。每年元宵时,肖石文和家人就会将做好的米塑拿到县城里卖。“个头小的卖2块钱,大点的卖5块钱。”
与从前比,米塑的价格已经水涨船高了许多,但是他还是两手一摊地表示赚的太少。肖石文认为米塑若能登陆外地,估计能有更大的市场,理由是“它充满了生活气息”。一些在外打工的亲友告诉肖石文,同事们很喜欢他们家乡的米塑。
肖石文也曾试图通过亲友将米塑带到外地销售,但最终因米塑保质期短、没有任何外销渠道等因素困扰而无疾而终。
在当天的艺术创作交流会上,肖爱清的展示台十分惹眼,一水白底红绿色装点的木雕整齐地排放在台面上。有人问:“你米塑做得那么好,为什么偏偏今天要摆些个木雕在这里呢?”这位刚刚获得“2009安仁元宵米塑大赛”一等奖的米塑高人不以为然地回答,这也是米塑,这是米塑的升级版。
记者在后来与肖爱清的聊天中才得知,肖爱清想将米塑转变成可以摆设的艺术品,但是米塑所用的材料———大米,决定了米塑的保存期限不易长久,所以肖爱清改用木头为材料。
掌握了精湛的米塑技艺的民间艺人迫切地希望着米塑能有一个更宽阔的未来,然而,如何延长米塑的保质期、如何打开外销市场的渠道也成了困扰他们的问题。
拽住渐行渐远的民俗文化
在多元化文化的登陆下,很多地区的民俗文化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对于这种境遇,安仁似乎也在遭遇。
米塑是安仁典型的民间美术,所有制作流程的传承都是依靠上一辈人口授于下一辈人。由于这种传播方式的不稳定性,在岁月流转中,虽然“闹元宵”的习俗还部分保留,但会“做鸡婆”的人并不多。
一个贴有几张安仁米塑照片的帖子引起了很多安仁人的关注,留言中不乏表达想念之词。
周国桢陶艺馆的开馆,对于很多安仁人来说是一个盛会,人们以“涌入”的姿态进入展馆中,观赏着从未见过的陶艺精品,穿行于从未亲身参与的敞开式艺术创作交流会。
将米塑与陶艺、书法绘画的创造过程并在一起展示,无形中就加深了人们对米塑的认知。
在安仁统计局张贴在网页上的一份《励精图治求跨越 科学发展谱新篇———安仁国庆60周年成就回顾》中写道:“大力弘扬‘安仁米塑’民间文化,以周国桢陶艺馆和国桢艺术广场为平台,发展陶艺文化。”
在民俗文化集体呈现出渐行渐远的态势时,安仁正图谋着将米塑作为打造文化强县中的一个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