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以瓷立都的城市,景德镇的发展要靠什么来维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乃立都之本 景德镇制瓷业历史悠久 “新平”陶,始于汉世。”五代时昌南镇瓷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宋代景德镇成为全国重要产瓷区。元代景德镇瓷业发生深刻变革,极大地刺激和发展了景德镇瓷器的品种、质量和生产规模,也为制瓷作坊向制瓷工场发展奠定了基础。明代始,瓷业完全脱离农业,成为景德镇经济社会的支柱产业。明中期始,“官搭民烧”、“官民竞市”,提高了民窑瓷的质量。明后期至清中期,资本主义经济在瓷业中萌芽,瓷业走向了一个辉煌的时代。鸦片战争后,洋瓷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景德镇瓷业受到严重冲击。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瓷业重新走向发展。 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与景德镇制瓷历史并存。它经历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阶段。景德镇目前有窑址可考的最早瓷器均为五代。宋代,景德镇在五代青瓷和白瓷烧制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创烧出“光致茂美”的青白瓷,瓷业内部分工逐渐细化,并普遍采用拉坯、印坯、利坯、修足、蘸釉、荡釉等工艺,在装烧工艺上先后采用了匣钵仰烧、垫钵覆烧、支圈覆烧等技法。 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业进一步分工,制瓷手工工艺体系基本完善。采矿、淘洗、制不(读音den)、练泥、陈腐、拉坯、利坯、画坯、施釉、烧窑、画红、烧炉、选瓷、包装等一系列工序环环紧扣,专业化程度提高,各行业都有能工巧匠。正因为有这些比较完善的工艺体系和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景德镇手工制瓷业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景德镇瓷业建筑技艺经历了三个大时期:宋元的形成和发展,明清以来逐渐成熟和鼎盛,近五十多年来逐渐为现代工厂式建筑工艺所替代。而烧炼是制瓷最关键的工序之一,而窑炉工艺的好坏,决定了景德镇制瓷的成败。景德镇传统制瓷作坊经历了普通棚房制瓷至专业作坊、工场的发展过程。从湖田窑宋元作坊遗址中可见,宋元时期的作坊业已趋专业化,至明清更是成熟。晚清、民国和建国初的景德镇传统瓷业建筑与清代雍乾时期并无明显区别。 近三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和文化部门不断呼吁保护景德镇传统窑房、作坊的实例和技艺,并着手记录整理相关资料。 入选《名录》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景德镇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我市御窑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2004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 年6月,《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和《景德镇传统窑炉作坊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 月8 日,记者来到市文化局,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采访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市级中心主任陈学明。陈学明告诉记者,从2005 年8 月起,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就已开展,到《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和《景德镇传统窑炉作坊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时将近一年。采访中,陈学明向记者简述了申报工作的几个主要过程。2005 年9 月10 日,我市把《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传统窑炉作坊营造技艺》、《景德镇瓷业习俗》和《乐平古戏台建造工艺》4项,报到了省文化厅;在2005 年9 月15 日之前,省文化厅把其中2 项《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和《景德镇传统窑炉作坊营造技艺》作为第一批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报国家文化部。 2005 年12 月,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01 项推荐名单向社会公示,其中包括景德镇上报的两项。 今年6 月2 日,一个好消息从北京传来,国务: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传统窑炉作坊营造技艺》名列其中。并且,国务:决定,从2006 年起,每年6 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几名参与组织这项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景德镇从20 世纪80 年代起,就组织了人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申报的材料是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完成的。申报前期几个月的精心准备是最艰苦的,在市民当中,在老城区、窑址等地实际调查、挖掘,终于在申报前把一份能反映景德镇民窑、民间工艺(技艺)、民俗、民间歌曲(民谣)、民间故事等的文字材料制作完成;再加上前期几个月的拍摄,记录了大量真实、鲜活的摄影素材,而且,还制作了一套较完整的、全面的录像资料演绎景德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景德镇瓷业习俗》、《乐平古戏台建造工艺》两个项目正在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过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