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认为陈少岳就是画油画的了。但是,孰不知他是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科班出身,是正宗的学院派。陈少岳原来在中央美院学习的是工笔人物,这也是他的瓷板画一直以表现人物为主的原因。至于陈少岳为什么选择去俄罗斯学习油画,他给出的答案是那时候国家有个公派留学的项目,凡是国内的青年教师,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简介等上报申请,他就是在这申报的大军中被选上,去俄罗斯读了油画系的研究生。从国画到油画,陈少岳认为,这是一种创新。而更大的创新是,从油画到瓷板画。
08年夏天,陈少岳跟随着原来的同事来到景德镇游玩,便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之后,陈少岳在国外也未曾忘记过这片推动着中国陶瓷艺术向前发展和进步的昌南热土,10年从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毕业之后,陈少岳便背着行囊,带着画板,只身一人来到了这座让它魂牵梦绕了两年的城市。在来到景德镇的头一年里,陈少岳每天都做着试验性的陶瓷发色工作,试验不同的材料在不同情况下的发色如何。到去年八月份为止,陈少岳之前的作品基本上就是半试验去做的,到现在,他已经对发色这项工作有一定的把握了。
陈少岳早期的瓷板画作品是以人物和生活场景为主,近期画僧侣和女性题材较多。问及陈少岳这一绘画内容的转变,他认为这并不是一种转变,因为生活分为好几个方面。他画仕女,画佛教人物,是因为人们的内心本来就需要这种宗教方面的东西,譬如人们的言行举止都是以它为一个参照,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安静、学会思考、与人为善,人们需要学习一些诸如此类的想法和理念。“我觉得我们中国的文化,儒释道,最起码的这几个点在我们平时的生活规范当中,都能接触到这些东西。”日常生活中儒释道无处不在,这是陈少岳的东方情结之二。
三
“坚持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创作主张,引领着中国现代意义上独具特色的个人艺术风格”,这是某一个网站对陈少岳的艺术风格评价。但是陈少岳自身从未刻意去界定中西之分,在他很多的颜色釉的画作中,即表现出了国画的自由,也表现出了西方颜色的亮丽。这同样是因为陶瓷这种介质具有极佳的延展性和开拓性的缘故。
此时的陈少岳是乐此不疲的。在陈少岳看来,陶瓷本身和宣纸、油布不一样,艺术家可以借助这种介质发挥很多可能性。不管是国画也好,油画也罢,大家都做了上千年的时间,绘画表现也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陶瓷上表达,可以是自己创作的独一无二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陈少岳觉得这样更新、更好看、更适合自己。其实在瓷板上绘画也早就存在,但是像颜色釉作为一种系统的绘画材料,则尚处于起步的阶段。陈少岳带着兼具国画和油画的审美,重新利用景德镇的陶瓷媒介,创作一个个新的样式,他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77年的他在景德镇这些颇有名气的艺术家中,算是位青年。但是他对陶瓷未来发展的考虑也丝毫不比别人差。陈少岳始终认为自己肩头扛着陶瓷,心头伫着陶瓷,他常常想,陶瓷通过他们这一代,通过他们这一群人,应该呈现出什么姿态,通过他们的智慧和表达,能不能让大家看到另外一个层面。陈少岳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做到了这些,那就足矣。但是,陈少岳也说,谁都未必能够坚定地去担当起这个历史责任,但是一定要这样去做,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担当起民族的历史责任,这是陈少岳的东方情结之三。
四
真正的艺术必须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富有创造性和唯一性。在陈少岳心中,只有这样的东西才能称得上是艺术。而艺术则需具备十分广泛的审美,一定是传承了视觉规律,在视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如何才能创作出称得上艺术的作品,陈少岳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原创。
原创,这个词恰好是这群中青年艺术家九月份在南昌拜望得美术馆举办的展览主题中最具分量的一个词。为了这次展览,陈少岳这两个月都在奋力构思,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寻求突破,希望能够创作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让作品真正契合原创的主题。
笔者在南昌期待着带有浓郁东方情结的陈少岳,期待他能够在九月份带来更加丰盛的佳作,创作出如同他自己所说的原创艺术。
陈少岳简介:
1977年生于山东郓城,199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7年国家公派留学俄罗斯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跟随导师俄罗斯人民艺术家、俄罗斯油画家协会主席叶甫盖尼.尼格拉维奇.马克西莫夫学习油画。2011年,作品《上林花赋》被中国收藏评为十大陶瓷名品。
他的作品坚持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创作主张,引领着中国现代意义上独具特色的个人艺术风格,张扬艺术个性的文化意识,充满激情地在中西艺术高峰之间探索前行,并将学院派兼容并蓄的精神深深地铸入自身的发展命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