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良非常笃定,他始终心无旁骛地画画,是的,心无旁骛,我觉得没有词比这个更适合他。在这个喧嚣而躁动的社会里满心虔诚安静画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画画的时候,赵中良希望是绝对的安静,一方面是不喜欢被外界打扰,一方面是要求自己心无杂念。“环境对一个人很重要”他说,明窗净几最好。这个瘦高的北方男人外表不苟言笑,细腻敏感,对事物有着敏锐而准确的观察和判断,隐忍、克制并执着于自己的艺术创作,而且有着无懈可击的工作态度和热情。对,他是摩羯座,传说中的天生工作狂。
和赵中良聊天,你会不自觉地把声音降下来,否则会显得有点突兀,因为他常常比较沉静甚至冷峻,难得笑。多数的是时候,他绝对不是那个百度里你能搜索到的那张笑容可掬的样子。
这种严谨和严肃的气氛在他的作品里有着明显的体现,他的瓷艺作品整体构图张弛有度,高低错落虚实相间,树木山石刻画用功、到位,运笔勾线皴擦点染,步步为营,没有半点偷奸耍滑的伎俩,“画画很多时候是理性的,它是一门科学,需要处理各种关系。”
培根曾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上浮动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喻,而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
古琴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音色古朴变化微妙余韵悠远。自唐起,琴学流派就已见于著录。隋唐赵耶利著述:“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延,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在我读来,赵中良的瓷艺山水里,古木苍苍、疏林夕照或者幽谷寒径,营造出了与古琴音韵有着某些异曲同工的妙处和意境。无论远观近看,他的作品工整而从容,兼有苍茫之势、俊逸之神与清雅之气,意态生发气质高华,既有画意也有诗情,有音乐的节奏与抒情,甚至,还能让人感觉到有一种冷峻的理性,具有非常完整的形式美感。
可是,面对自己作品里浓厚书卷气息的美感,赵中良却略感不安:“王锡良老师曾说,瓷有三分甜,我的东西可能有点过甜,总感觉缺少力量感,有点胆怯”,他用了一个比喻:“很柔很雅,是丝织品,剑做不了。”这样的自我评价究竟是纠正我的误读,还是赵中良的过度自谦?无论如何,这起码是一种内省。
在我的理解里,赵中良的作品里始终具有一种倾向性,表明他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者和追随者。不仅如此,他的家居布置也非常中式,在待人接物中讲究中国传统的礼数与分寸,平时,他还喜欢禅宗和玄学思想的参悟。
事实上,赵中良一直以来被业界称道的除了他的艺术修养与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之外,还有他对于景德镇陶瓷材料与工艺熟练且较为全面的掌握。
赵中良投入大量的心血努力研究、寻找陶瓷材料更多的表达样式与空间,以拓宽景德镇陶瓷在山水这个题材上的创作需求。如今,他的釉上新彩粉彩、高温颜色釉、以及青花山水系列,工艺技法都已趋成熟,而且作品面貌独特、视觉新颖,这些成绩有力体现了赵中良驾驭陶瓷材料和陶瓷语言的不俗能力,同时也让自己的创作赢得更多的灵活自由与丰富。
相比釉上山水系列的极尽妍丽,赵中良的高温颜色釉山水可谓独辟蹊径,第一眼你也许会和我一样并不在意,但是,时间久了你可能会发现其中的神韵,山体苍茫层林尽染秋意甚浓,竟有一种耐品的拙味,有点像茶里的生普,略带苦涩但回甘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