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王青当然懂得这一点,所以他有个夙愿:拥有一个自己的柴窑。这个愿望和景德镇的另一个“秘密”有关。
这个秘密就是“还原焰”,即在瓷器烧到一定温度之时,把火道掩住,慢慢焖窑。精髓在于对时间的掌握——早了颜色还没出来,晚则颜色已经烧尽。1320度的温度,要保持三天三夜,一次烧成。相比于煤窑和气窑的高效率,这样烧法出来的青花更有质感。
为了实现愿望,王青和妻子尝试做生意,一开始做陶瓷,但后来又诡异地转到服装行业。目前只是主要由妻子忙碌,他还是专注于画瓷。不过,在外人看来,他的愿望估计很难实现了。景德镇禁止柴窑已经多年,纵或有人想复兴,也不过是搞旅游景观。柴窑的落幕是否意味着青花的式微々这个话题倒是一度在景德镇讨论得热火朝天。
然而,对于王青来说,打击还不止这些。经过一千多年的挖掘,曾让景德镇人自豪的高岭土终于用尽。事实上,就在1 975年轻I业部陶瓷研究所要为毛泽东生产7501系列瓷时,万分重视的政府也难以寻到这个不可再生资源的踪迹。2009年3月,景德镇成为国内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的一员。
这让许多青花画师们感到遗憾,仿佛在告别一个无比久远的时代。他们如今使用着星子、都昌等地运来的瓷土。这些地方与景德镇同属一个山脉系统,质地大致相似,但画师们心理上的失落感并非这样一种相似性可以弥补。
当然,青花仍是中国最传统也是最独特的瓷种,纵然质地与颜色已大为不同,却仍保持着恒定的一面。这不仅是因为高温的锻造使它永远不被腐蚀,更在于它已经渗入“千年瓷都”的各个角落,并渲染至中国的灵魂深处。景德镇数步可见的青花柱灯,道路两边拼贴的青花碎片,以及青花主题酒店中随处可见的青花装饰品,都在宣告:只要窑火尚存,青花便将永远流传。怀旧的人或许依然执着于古典质感,但艳蓝更为感性也更为恰切地地映衬着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