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之说,始见于唐朝传说《谢赐钟馗及历日表》所 云: “中使至,奉宣圣旨,赐画钟馗一及新历日一轴……屏 祛群厉,缋神象以无邪:允授人时颁历日而敬授。”后又有刘禹锡代杜相公《谢赐钟馗及历日表》云: “图写钟馗威神、驱除群厉,颁行律历、敬授四时。施张有严, 既增门户之贵:动用叶吉、常为掌握之珍。”以上诸说,虽未详细讲解钟馗的具体形象如何,但从“缋其神象”一语,就不难看出“钟馗”当属“金刚鬼神”一类。
而为钟馗击鬼驱邪的独幅画,初见于史书者, 当属宋沈括的《梦溪补笔谈》中所说,禁中旧有吴道子画钟馗,其卷首有唐人题记曰: 明皇开元讲武骊山、幸翠华还宫, 上不怿, 因病作,将逾月,巫医殚伎, 不能致良。忽一夕梦二鬼,一大一小,其小者衣绛犊鼻。屦一足,跣一足,悬一屦,措一大筠纸扇,窃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绕殿而奔:其大者戴帽衣蓝裳,袒一臂、双足,乃捉其小者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 上问大者曰: 尔何人也?奏云: 臣钟馗氏, 即武举不捷之士也, 誓与陛下除天下妖孽。梦觉,痛苦顿廖,而体益壮。乃诏画道子告之以梦曰:试为联如梦写之。道奉旨恍若有睹,立笔图讫以进……。
由此可见,吴道子当属画钟馗画像第一人。于是历代画家争相效仿,相互传承,千姿百态的钟馗画就应运而生。加上画家各自的经历赋于不尽相同的色彩,逐渐演变成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有着深厚大众基础的传统题材。
长期以来人民群众对邪恶的憎恨, 对正义的向往, 总想着有朝——日跳出个镇邪、除暴的英雄人物来, 自然就联想到钟馗这个传说中能避邪,镇宅的神灵,久而久之,使钟馗成了正义的代名词,只要谁提起“钟馗”都知道是抓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