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瓷器作为一种艺术品,在中国漫长的朝代更迭中,得到发展升华。最终,以极高的艺术价值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瓷器装饰中,佛教题材图案装饰在中国陶瓷美术史中写下浓厚的一笔,比如,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到了南北朝时期,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陶瓷器的纹饰发生了变化,莲瓣纹和忍冬纹大量出现。这对于把传统文化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艺术语言共同融汇成璀璨的中国陶瓷装饰艺术。佛中大悟得神韵,仙班参禅凭妙笔。笔者经过多年研习创作有关佛教题材的陶瓷艺术作品,并得到了同行的普遍认可,本文就佛教题材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展开论述,并阐述了笔者创作佛教题材陶瓷艺术作品的心得。
关键词:佛教题材 陶瓷艺术 装饰 文化
在景德镇这么一座艺术气息浓厚的千年瓷都,传统文化的底蕴蔚为壮观,人文艺术气息氤氲环绕。在这片沃土,盛行一种浓郁的陶瓷文化,陶瓷文化的表现不仅在于它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大自然、文化、习俗、哲学、观念,而且在于它所反映的方式。
一、佛教题材在陶瓷艺术作品中的表现
著名诗人郭沫若在其词《西江月·颂陶》写道:土是有生之母,陶为人所化生。陶人与土配成双,天地阴阳酝酿。水火木金协调,宫商角徵交响。汇成陶海叹汪洋,真是森罗万象。这首词通过艺术手法再现了陶瓷艺术是人类生命的物化形式,人们在陶艺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结合时代的需求,发明新的材料、新的器型和新的审美样式,但不管怎样的“陶海汪洋”、“森罗万象”,中国陶瓷都一直蕴含了阴阳酝酿、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审美品格,始终以生生不息的生命情态出现在各个时代的优秀的陶瓷作品中,供后人鉴赏和借鉴。佛教题材在陶瓷艺术作品更是达到一种“神化”的境界。
1、从艺术审美角度看
佛教艺术之美与世俗艺术之美是不同的,它首先与宗教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劈山开凿的巨大石窟造像,还是制作精美的小佛,都寄托着作者对佛国净土的美好祈盼。多少无名的艺术家,怀着虔诚的信仰,长年累月在昏暗的窟室中一笔笔描绘,一锤一斧的雕凿,没有宗教信仰的热情与力量,就不会有佛教艺术的产生。宗教是想象的产物,艺术创作更离不开想象,宗教的想象力是佛教艺术创作的推动力。比之世俗艺术更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佛教艺术美中饱含着信仰的因素,它们是信仰、崇拜的对象,不是单纯的观赏对象,佛像之美与佛教教义,与信仰情感紧密相联。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的:“在更进一步的发展阶段上,许多神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转移到一个万能的神身上,而这个神本身又只是抽象的人的反映。”[1]
但是佛教艺术又不等同于佛教。陶瓷艺术家们把佛经中抽象的哲学概念、神学术语,用绘画陶瓷的艺术形式表现为视觉形象,是一种全新的创作过程。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陶瓷艺人们必然要从当时当地的现实生活中寻觅素材,经过匠心熔铸形成意象。把时代的特色,民族的风貌带入作品,印度佛像表现印度人风貌,中国佛像则反映中国人的思想感情、风俗习惯,审美理想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