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艺爱瓷,因爱而恋,因恋而思,寻道问道,问道渐悟道:“皆非常道!”
每每夜幕降临.万籁俱寂,院外微风习习,树影婆娑。我伏案抚瓷,寻经问卷,常冥思苦想,若偶有心得,便窃喜过望,急就笔章,录以备忘。
虽不成文体,却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录。
要学会欣赏陶瓷艺术
陶瓷有近万年的历史,她伴随着人类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远古走向今天的文明。在漫长的岁月中虽偶有衍化、异化,但强大的生命力,使得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或同化它,我常万分感慨, “瓷非常道”!
既非常道,就应求真问道。要求道,学会欣赏乃是入门的第一条道。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故弄玄虚,他们会说:“做瓷我不会,难道我还不会欣赏吗?”这话你可能说大了,就是我们长期从事这一行当的人,也从不敢夸此海口。
我见过许多收藏陶瓷的朋友,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他们挑选陶瓷作品,不用眼睛用耳朵,先问问谁的名气大,再听听哪个画的好。他们认为,有了这两条,作品肯定错不了。说实在的,我真替他们担心,不懂欣赏,花了高价收藏的作品,日后也许会让他们追悔莫及。
外行不懂尚可理解,行内的许多错误的发生,让我们匪夷所思。
比如,我们身边许多年轻人一直在把艺术当技术去攻,不也可悲可叹吗。更常见的是,许多同行从业多年,既敬业也刻苦,既勤读书亦勤思考,可就是技艺平平,终无长进。其实,误就误在,心目中只知“画瓷”二字,而不知还有“品瓷”一说。同行中的高手,历史上的大师与匠人庸才相比,其中天差地别,不也就差在欣赏审美能力的高下之间么。
影响审美提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比愚昧更无知的偏见,这种偏见主要体现在,对不同形式的陶瓷艺术其价值核心的误解。
时代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陶瓷艺术表现手段也日益丰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毋庸置疑,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样化艺术形式的作品,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艺术虽没有对错,但品位却有高低,能否区分伯仲,认清它们不同的价值核心点,取决于你欣赏水平的高低。
每一种陶瓷艺术形式,都有它的形式特征和价值取向。比如,“瓷画”,就是画在瓷器上的画,以瓷为载体,表现的是作者绘画、诗词、书法的个人成就,其价值体现在“画”上。怎么画?也是影响其价值的重要因素。因为它是画在瓷上的画,当然要考虑材质利用的好坏,工艺水平的高低。
再说说“陶艺”,这个“陶艺”可不是“陶瓷艺术”的简称,一般泛指现代陶艺。陶艺作为陶文化中的一种形式,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放弃对物质性实用性的追求,强调精神和审美价值,是现代陶艺区别于传统陶瓷最鲜明的特征。陶艺的艺术风格虽有不同,但都是用形式美来表现陶瓷材料的天然美(色泽、肌理),利用粘土的可塑性、柔韧性,采取多变的造型手段,使作品产生节奏韵律之美,利用釉色、纹饰的变化达到自然的装饰效果。
在我们身边最多的还是传统意义上的陶瓷作品。它体现的是材质、造型、工艺、装饰手段等陶瓷自身语言的综合价值,诸多元素的和谐统一是判断作品优劣的重要原则。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陶瓷艺术是所有艺术形式中,唯一有天意参与的艺术。好的陶瓷艺术作品,应该是精彩的创意、精湛的工艺、可遇不可求的天意组合而成的。所以,我把陶瓷作品分为三类,仅有好材质、精技艺的谓之“匠品”,匠心独运,巧夺天工的称之“妙品”,艺技俱佳且又天作巧合的应为“神品”,它是瓷中极品,我们所能见到的是少之又少。
陶瓷材料的坚固性决定了它存世的长久性。王锡良先生说的好, “不是流芳百世就是遗臭万年。”有些作品的价值也不是当代人所能认识的。但有一条却是肯定的,作品必需注重陶瓷自身语言,否则,何为“陶瓷”艺术品。
二、瓷玉同宗亦同道
物理学上讲,瓷和玉都属于硅酸盐材料。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硅。材料化学又告诉我们,高纯度的硅就是水晶,高温状态下的铝会生成蓝宝石。其实瓷和玉的化学构成基本一致,只不过形成方式不同罢了,玉是在地球亿万年前的地质构造运动中形成的,而瓷却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我们的祖先早已明白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所以把瓷称作“假玉器”。瓷和玉都属贵族材质,非常珍贵。
中华五千年文化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喜欢将美好的事物人格化,借代事物颂扬人格精神,这是中华文化显著的一个特点。
两干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玉有十一德之说,精辟阐述了玉文化的人格思想内涵,这是中国人审美观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所以,古代中国文人以佩玉来证明自己是一位理应受到信任和尊重的君子。君子就是玉,玉就是君子,玉是“德”的载体。东汉时期,将玉推崇到了极致,许慎的《说文》给予玉五种道德,即“仁、义、智、勇、洁”。他们认为,玉是光荣与幸福的化身,刚毅和仁慈的象征。
瓷的性情温顺纯粹,宽缓和柔,与玉“温润而泽”之美相契合。所以中国人对瓷和对玉的情结是一致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是达官显贵,商贾富豪,还是凡夫俗子,都把瓷看作是高贵的象征。在他们心中,金银珠宝只能表示富有, “无瓷不贵”,只有瓷才是文雅高贵的象征。
充满智慧的古代能工巧匠们十分清楚,因为贵重,所以不能滥用,因为高贵,千万不可亵渎。材料的特性决定着艺术加工方式的慎重,造型力求规范准确,意象表现精确到位。无论是瓷还是玉,所有的手段都是围绕着凸显高贵典雅而展现的,造型单纯而丰富,装饰简洁却深邃。艺术就是这样,表现得越简洁,内涵就越丰富,本质以外的东西越多,就越低俗。无数艺术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前人的这些经验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反思吗?
高贵的品质,博大的文化内涵才是瓷的核心价值所在,其它都是后人枝衍意叠的。
三、 “陶瓷美术”不是陶瓷绘画
在我们景德镇,许多人认为,不会画画就不配做一个陶瓷艺术家。所以各类美术学校、美术培训班也十分多。搞陶瓷的,乐此不疲地将各种形式的画搬到陶瓷上去。在许多人的心曰中都有一个目标:努力学好画,画好画,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陶瓷美术家。
这真是一个方向性的误导。陶瓷和绘画本来就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艺术门类。绘画、工艺美术以及雕塑、建筑艺术虽然都是美术领域中的造型艺术,但他们之间的表现方式和价值取向却是大相径庭的。陶瓷美术(现代陶艺除外)纳入工艺美术范畴,绘画则属纯艺术领域。 “陶瓷美术”之所以要冠“美术”一词为后缀,其实只是告诉人们要用美术的理念去创作陶瓷作品罢了。鲁迅在上世纪30年代就说过,绘画在陶瓷艺术中,只是个帮忙艺术。他的话很精辟,事实上,也只是一个担当情节和表现形式的软载体而已。在艺术家心目中,“美术”也许是一个无形的框,也许是一根虚幻的丝带,用它承载或串缀各个艺术元素。创造性地展现陶瓷的材质之美,造型之美,工艺之美。陶瓷美术是以手工制作为根本手段的艺术,只能通过工艺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旧时的艺人把工艺技术看得比什么都重,他们认为表现技术比表现思想重要,他们重技轻艺。造成这一现象,和一定的历史条件和从艺者的文化程度有关。所以注定他们成不了艺术家,充其量是个了不起的工匠。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又走向另一个错误方向:重艺轻技。
绘画完全不同于工艺美术。所有的绘画形式,都是在探求如何采用新的视觉造型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怎么画?是画家不懈的追求。画什么?则是外行所关心的。在画家眼中,情节只是一个承载艺术表征的载体。他们渴望创造一个有着强烈个性特征的艺术符号。这也是区别画匠和艺术家的一杆标尺。什么是个性符号?个性符号是客观和主观揉合升华后的艺术结晶。就像齐白石所说的,这个符号和客观对象, “不可太似,太似则媚俗,也不可不似,不似则欺世。”艺术强调作者的主观感受,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内化”“外化”后产生的,带着鲜明个性特征的形象就是画家的艺术符号,是别人所不具有的。个性形象引起共鸣的人越多,艺术价值就越高。
绘画与陶瓷美术好比列车的两条路轨,并行向前,却永远都不会合并。长期以来,绘画与陶瓷美术倒是经常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促进。陶瓷美术借鉴绘画的构思立意、经营构图等表现形式,并努力形成自己的个性符号;绘画则从陶瓷艺术的新材料、新手段的运用中吸取了不少营养,启发、促成新的视觉造型语言的诞生。同时又反过来引导包括陶瓷美术在内的其它工艺美术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尽管绘画和陶瓷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打破旧的表现方法形成新概念的艺术实践中,只能够在彻底了解两者根本指导思想的情况下,按照各自的艺术规律去发展。
生活很美,我们可以表现的对象很丰富。各种门类的艺术形式也都在挑选生活,陶瓷美术应有自知之明,不可太贪婪,千万不要去做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情,也不要去做别个艺术门类轻而易举就能做到并且做好的事情。
四、关于“日用陶瓷艺术化”
“日用陶瓷艺术化,艺术陶瓷日用化”,这个提法不知道是什么人在什么背
景下提出来的。也许,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和我们以前流行过的许多口号一样是没有具体内容的。用这个虚幻的谁也没有见过的东西来要求千差万别的作者是不会奏效的。我们知道,艺术家只能用自己的作品说话,艺术探索只能是他自己的事。也许这种探索(比如,日用陶瓷艺术化),很可贵,很有意义,但一旦推而广之,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口号到底是看不见的,人们期待作品,这个化、那个化到底是什么模样?这时正好有人拿出了经过这番追求的作品,又是“日用陶瓷艺术化”做的不错的作品。于是立刻会有许多聪明人糊里糊涂也跟着如此“化”起来,还以为摸到了一条道,却忘记了其实不过是一群人在学一个人,一种模式盛行开来,最终导致产品的概念化。
诚然,日用陶瓷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几百年来,几乎没有多大改进,一直沿用明清制式,一个正德碗用了五百多年。大家已经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相继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效果甚微,所看到的,不是模仿国外产品就是毫无目的的求新求异。
也许是我们想得太大太多,也许是我们太禁锢,老给自己加上一些大帽子,拴上一些绳子,可就是没有实实在在从实际中去想想法子。 “日用陶瓷艺术化”是某些理论家和决策者给人们头脑中所画的一个概念,我们常把它看得很复杂很神圣。回头看看,历史上的那些能工巧匠,他们在制瓷的过程中,难道也会认为是在做了不起的艺术品吗?其实,他们的想法很单纯,就是尽力制作好手中的物品。所以,我们今天也没有理由要求现在的艺术家非得制作出了不起的艺术品。
一件好日用瓷器的标准并不复杂,能够做到“既好用又好看”就了不起了,使用功能合理、舒适是第一需要的。 “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造物理念。陶瓷艺术是生活里的艺术,好不好老百姓自有判断。一个碗、一块盘、一只茶杯、一把汤勺,体现的是物与人之间的谐和关系和工艺良匠的巧妙智慧。一个高明的工匠知道怎样将他所理解的文化、习惯、功能,融是表现能力、艺术技巧、实践经验的集合,是艺术家的硬实力,尽管是有形的,但永远处于从属地位。
艺术是一种观念,艺术家是以一种思维动机来完成自己的创作的。他的艺术追求就是他个人思想追求的某种物化。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艺术家的文化品格,艺术家思维的深浅、思想的高度、思考的境界决定了其作品的高低与厚薄,高雅与低俗,这就是中国画家常说的“画品即人品”。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思想驱使而成的产物,所以作品是艺术修养的结晶,是长期艺术体验积累的意识感知,带有强烈的主观排他性,只可意会无法传授。或许你通过别人的作品悟到了一些东西,你得到的只是一种启迪,这种启迪只能启发你去另行个性创造,而决不可去模仿这种形式。否则,就像模仿复制别人,也来形容漂亮女人像花~样的后者,纯属庸才、蠢才。
“技”是为了表现“艺”的思想、情趣、意境、主题服务的,技巧表现艺术内涵越巧妙,就越能激发人们的兴趣,好的技巧令人叹为观止,由于人们对技法的浓厚兴趣,有时又会误导人们产生“艺”“技”本末倒置的行为,将技法当成了艺术的第一要素,陷入了为“技”而“技”的“形式主义”怪圈。
技法运用的好坏体现在它对艺术对象的巧妙表现上,体现在它对作品精神境界表达的深度上,这种表现是自然而然,了无痕迹的。没有技巧的技巧才是最好的技巧。吴冠中先生说的“笔墨等于零”讲的就是这个观点,遗憾的是有些人从字义上曲解了它。
时代发展到了今天,人们对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原有的技巧和手段已经很难适应了,丰富和创造艺术表现力是艺术创新的当务之急。技法的创新,体现在对物质材料的创造以及征服和驾驭的技巧上,在这方面,陶瓷体现得尤为突出,陶瓷工艺、材质对艺术家的制约是其它任何艺术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说,陶瓷艺术是很具体很有限的艺术,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又是陶瓷艺术的特点所在,特点就是卖点,只要充分利用好陶瓷本身的这些特点,陶瓷艺术的核心价值就最大化地体现了,我们可千万不要去做那些画蛇添足的傻事。
高明的艺术家会将“有限”化为“无限”,他们会像音乐家那样,用有限的七个音符创造出无穷尽的美妙乐曲。这种能力体现在艺术家对材料特性的熟悉和运用的创造性技巧上,体现在征服材料和发挥材料特质的巧思与技能上,体现了人的创造力和智慧。注入了人的思想感情和认识,经过艺术加工,材料物质变成了人的思想表达工具,刻上了人的符号烙印。艺术表现技巧能强烈传达艺术家的品格与情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画如其人。不同观念形成不同艺术风格, “有限”就被拓展为“无限”了。
艺术家征服材料能力的高低体现了他“技”的水平,由于征服材料的技巧不同,便出现手段各异的表现方法,不同的艺术家即使使用相同的物质材料,也能创造出风格迥异的艺术品。艺术的材料特性制约着艺术形式,征服材料的技巧则制约着艺术的风格,只有“人”才能决定艺术的风格,风格就是人格。
艺术家征服材料而籍此表现思想内容的技巧是一种技巧美,是一种艺术形式美,如果抽掉了思想,纯粹为技巧而技巧,则误入了“形式主义”的歧途。技巧美是一种劳作之美,是人的本质力量之美,我们欣赏它的美,主要是欣赏它对服务对象的巧妙表现上,而不在其它。
“技”和“艺”是艺术创作的一对矛盾共同体,相辅相成,相依相生,正如一位同仁说的那样: “技”为“艺”,“艺”需“技”。误“技”为“艺”实非“艺”,缺“艺”唯“技”不是“艺”。艺院学艺首推“技”,忽视习“技”从何“艺”! “艺”要“技”, “技”表“艺”; “技”随“艺”, “艺”达意。艺、技缺一不可以,以技进艺很不易。
七、底气足方可成大器
“底”就是功底,是艺术表现的技巧和能力。
没有高超的技艺,再好的构思和创意也是无力和苍白的。好的功底来自优秀的师承和刻苦的磨炼,绝无捷径可走,因为艺术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前人创立的定律可供所有人们直接运用,艺术则必需重蹈前人的步伐再论前进。
“气”就是气质、气度。
艺术家的气质决定了作品的品位。气质是~个人身上永远的经典,是人身上内在的东西,丰富而悠久,一部分来自天性,更多的来自后天的习得。知识和艺术能改变人的气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高雅文化和艺术的熏陶能打造人的人文气质。
人文气质能提升艺术作品的品位,在这种气质涌动下的作品会带给人们纯粹的美感,读者会被一种高贵优雅的气质所深深打动,并且铭刻在心。
气度建立在扎实的功底和高度的艺术修养基础之上。因为胸中有底,所以自信,自信才能有胆魄,艺术恰恰需要“可贵者胆”(李可染语)。当然,胆量还和见识有着密切的关联,所谓见多识广,一是阅历丰富,二是知识渊博。见识广眼界就高,作品自然不落俗套。艺术关键在“创”,人东吾两才是方向,别人走的路,我不走,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这可能是艺术创作成功的一个秘诀。
“底气足”方可成大器,大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审美,有什么样的修养和审美,你的作品就有什么样的气派与品格。那些装腔作势、唯唯诺诺的人,那些没见过世面、畏畏缩缩、谨小慎微的人,那些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人,那些鼠目寸光、无所作为的人,能有雄强高雅大器之作吗?
八、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
创新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因为人们都强烈地认识到,一个没有创
新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同样,艺术也贵在创新。无论是外国艺术还是中国民族传统艺术,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既不要固步自封,也不要全盘替代。兼洋并古还要有一个改造消化的过程,食古不化和一味崇洋都不可取,吸收和继承不等于照搬,借鉴不能代替创造。在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中必须防止简单化,克服各种片面性。欣喜的是,出现了许多敢于探索,勇于实践者,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创新的优秀成果。然而,也出现了一些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有些人把“创新”当成了一种时髦的词汇,成为既言必出的口头禅,他们把“创新”作为一帧标签,成为新、奇、怪的护身符;有的将陶瓷器型任意扭曲、残损、堆砌,美其名同“创新”;有的把油画、版画、水彩画等画种的表现手段硬往瓷上搬,青花虽越画越精细,发色却越来越浮浅,喷枪越用越广泛,樟脑油越用越灵活。这种全不顾陶瓷自身语言特征的表现方式,也说是在“创新”:还有的操起十八般武艺,使出浑身解数,挥挥洒洒在瓷上做戏作秀,遗憾的是,一些媒体竟也跟着推波助澜,误导大众。
创新不是怪异、荒诞、矫揉造作的代名词。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种新的艺术表现方法都是在很长时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产生的,还得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淘汰,才可能被社会所承认。我们客观地回头看看,我们能有多少所谓“创新”的作品经得起这些考验?大多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的源动力来自作者的理念,“新”有深刻的内涵。什么是新?重要的是,要有新的观念,有了新观念才可能有新的思想,才可能创作出新精神、新形式、新面貌的作品。作品是艺术家思想和修养的集中体现。如果思想僵化、知识老化、手段没变化,何来创新?只有观念新,才会有作品的立意新,形式美感的新。
另外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创新和发展应从艺术各自的材料特征出发,应与所处时代的社会发展相适应。陶瓷艺术属工艺美术,要创新,材质、造型、工艺、装饰等工艺手段首先也得与时俱进。
所谓的“新”,是相对于“旧”而言。 “新”是“旧”的发展, “旧”是“新”的根基。好比一棵大树,新枝新叶都是老干老枝发出的新生命,只有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的参天大树,才会年年有新绿。艺术的生命力体现在艺术家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功底和思想的活跃上面。艺术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如果没有新生命的诞生,离死亡也就不远了。所以说,创新是艺术生命的本能,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创新意识的形成是个奇妙复杂的过程,有人说需要灵感。有人会把灵感说得神乎其神,玄之又玄。说什么,大师们之所以创造能力很强,是他们的“灵感”很丰富,他们只要几杯杜康下肚,灵感就会翩翩而来。我虽有几十年的从艺经历,灵感却从未眷顾过我,也许这是我与大师差距的原因吧。
灵感是什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倒是道上真人,话虽不艺术,却一语见的。他说: “灵感是知识、经验、追求、思索与智慧综合在一起而升华了的产物。”灵感的内涵尚且如此之丰富,有了它,创新应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知识的更新,经验的积累,方向的选择,思维的判断以及智慧的培养可不是一日之功呀!何况还受制于个体之间慧根的差异。
反正,创新是一个漫长的探索之道。看来只有坚持下去,或许某一天, “众里寻她干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