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粉彩装饰的发展与创新-邱明政 (景德镇市怀瑜斋) 摘要:古代粉彩山水,以“渔樵耕读”为主要表现题材。近现代粉彩加新彩山水以自然风景,江南水乡翎毛鸟兽为主要表现题材.分别显示出不同的观赏特色。 关键词:粉彩装饰题材发展创新 粉彩、即为粉润之感的色彩。粉彩一词最初出现于清光绪“陶雅”一书之中:康窑御制饭碗,为淡红作粉色者。 一、古代传统粉彩发展的鼎盛时期为清雍正、乾隆两期,在粉彩类型中为以下几种: 1、涂粉为地,用玻璃白打底; 2、将玻璃白掺入颜粉中,将其粉化; 3、玻璃白还可单独作粉彩使用。 这期间的装饰题材多为“渔、樵、耕、读”。 渔:即垂钓图,构图多为在风光明媚的山水中,有一位手执钓鱼竿的垂钓人。垂钓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坐在江边垂钓,还有一种是在船头钓鱼。作画手法多用写意画法,重在表现山水,钓鱼人只画形态,很少画五官,突出“渔”的主题。画面多为远山近树,凉亭边有一位钓鱼人的构图。表现出:“曲崖深潭一钓叟,驻眼看钓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的诗意。“渔、樵、耕、读”图中,表现钓鱼题材和渔民生活的画面最多。钓鱼人面对青山绿水,静心垂钓的闲情雅趣,反映出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现垂钓题材的山水画,虽然也有渔民生活的写照,但是,更多地体现了文人归隐生活的悠闲。古代垂钓者中有不少高人雅士,其中最有名的是姜子牙。民间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俗语。“姜太公垂钓图”清雍正粉彩笔筒,题诗:“渭水垂竿日,歧山入梦”青松翠柳为伴,姜子牙端坐垂钓,绘画精细,料色艳丽。从清代到近代的绘画中,都有这个画面。表现渔民生活的“渔家乐”,以山水为背景,船头渔民一家人围坐一起,显示出天伦之乐。 樵:就是砍柴。樵的单独画面很少,渔樵连在一起的画面多见。清雍正朝的“渔樵晚归图”双耳瓶即表现一位肩挑柴担的老人,吃力弯腰地下山的纹饰。 耕:表现农村种田劳动,多为肩扛锄头的农夫形象,清代至近代青花碗中常见这种画面。农民“带月荷锄归”,精神焕发。有的画面是扛着锄头出家门的农民形象。也有牵头水牛出门耕田的村民,行走在山水间田坝上,使人联想到农村春耕大忙季节。 读:捧着一本书坐在山野、江边静心阅读,是多么悠闲惬意的事情。清代乾隆年间“松下独诵图”粉彩盘,一位书生手捧书本。回头看远山风景,画面恬静。 “渔樵耕读图”瓷画,清代较多,既有写意画,也有画得很精细的作品。虽然渔、樵、耕、读是四种完全不同的劳动,但是,民间艺人却能很融洽地把四者组成一体。“生涯数畦菜,心事一溪云,樵担夕阳下,渔歌静夜闻。” 二、粉彩的衰败时期:晚清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正处于鸦片战争祸乱之中,民窑虽然烧制,多数品质粗劣,官窑中也极少佳品。 三、新粉彩酝酿时期:清末民初。这一时期的浅绎彩瓷绘名家高手甚多,其中王少维“渔归图”双耳瓶堪称上。......本文未完,请阅读pdf格式的全文,提示:本文为pdf电子书,在线阅读和下载阅读需要Adobe Reader(免费)软件支持。
在线阅读:谈粉彩装饰的发展与创新-邱明政
下载:/Article/UploadFiles/200710/20071023145140615.pdf
Adobe Reader(免费)软件[本站下载7.0版29兆已获授权]8.10版48兆[Adobe官方下载][天空站下载][华军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