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作品:刘伟、赵紫云的作品《贵妃图》 |
《贵妃图》以家传的仕女底蕴,融入现代装饰意蕴,用线圆滑,彩写精微,把贵妃美的姿韵渗入时代,更使作品别具典雅。 |
摘 要: 景德镇陶瓷斗彩装饰成因, 从其装饰形式的发展较详细地归纳和分析在各历史时期对陶瓷装饰的贡献,使陶瓷艺术工作者从中启迪, 陶瓷艺术的创新是装饰材质更新及理念上的与时俱进。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 斗彩, 装饰 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景德镇陶瓷斗彩装饰的出现,是陶瓷装饰形式的一个典范。它有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淳朴的中国色彩。它显示了历代陶工的聪明才智,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学理念和文化特征。是一朵具有东方艺术特质的奇葩。具有很高的艺术地位。 何谓“斗彩”。据《南窑笔记》所述,釉下青花与釉上彩将纹饰与色彩绘齐全体曰“斗彩”。现代陶瓷书籍中有关文章解释“斗彩”时,均以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组成优美的画面,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争奇斗艳:凡以此方法绘制出来的彩瓷皆称为“斗彩”。“斗彩”装饰为何在陶瓷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他成因的历史条件究竟是什么呢? 唐、宋至元初,陶瓷装饰主要是釉下刻花、扒花、印花、堆花装饰形式,非常随意。自元初后,据文献记载,在北方窑系均发现釉上红绿彩碗,红绿黄彩碗和红绿加金碗。由于征战失利,宋室被迫南迁,新兴的釉上彩装饰技术也随之传到南方。有很多窑工避难而逃往景德镇,而其彩瓷.技术必然影响景德镇。但在元代,景德镇的陶瓷装饰还只有青花和釉里红及铜红釉等釉下装饰。 在明代是景德镇青花的鼎盛时期,也是釉上彩逐渐兴起的年代,除彩料精制技术和装饰技术成熟外,主要原因还在于青花瓷的成功烧造,带动了白瓷质量的提高,使白瓷能充分衬托绚丽多彩的画面,完整展示瓷器的材质美和装饰美。 从明初釉上彩的传世之作看,如:西藏萨迦奇收藏的“宣德青花斗彩碗”、南京明故宫出土的“洪武白釉红彩云龙纹瓷盘”,景德镇明御窑厂遗址出土的“明、宣德款、青花斗彩鸳鸯连池纹盘’,北京、上海、台北等地的博物馆陈列的宣德青花斗彩瓷器等,其特点是色彩浓艳,花纹瑰丽。从这些罕见的实物看,其出现了局部纹饰用青花轮廓线内填彩的装饰工艺,这一装饰方法,对宣德瓷器来说,虽然是一个不太复杂的尝试,但毕竟开创了陶瓷装饰的一大门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的创举。这一装饰即后世称之为“斗彩’。 斗彩装饰是青花之后的另种陶瓷装饰形式。自问世以来,深受世人的喜爱。成化斗彩是在宣德青花斗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宣德斗彩的技法上进一步拓宽,使原来局部斗彩装饰,拓展成整体器物装饰,也就是每件成化斗彩瓷器都用青花勾绘纹饰的轮廓线,然后在内线上施多种釉上彩,构成一种具有特色的彩瓷,既保持了青花幽靓雅致的特色,还增加了浓艳华丽的釉上彩色。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互衬托,相互争奇斗艳,形成绚丽多彩的新型彩瓷,历来被推崇为明代各朝釉上彩瓷之冠。 成化彩瓷,素称上品。其造型精美,琢共精巧,工艺过人。造型多出于能工巧匠,装饰多出于画工高手。其制作技巧都超越前代。如青花斗彩牡丹,画面大部分用青花描绘,叶子的正反、老嫩,均用青花分水,分出明暗层次,而牡丹的枝干以及配花的玲珑石,均用深浅不同的青花分水来表现不同的明暗变化。花头采用釉上巩红,先用红线画出牡丹花头的姿态及向背,盛开及含苞,然后再洗巩红,拓巩红或扫淡巩红。青花的沉静幽妍与巩红的艳丽明快相得益彰,构成一种大富大贵,春满人间的艺术意境。明《神宗实录》记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足见其贵重,直到今天,它仍然像一朵鲜艳的奇葩,闪耀着异彩,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成化后的正德、嘉靖、万历,斗彩装饰被广泛应用,题材形式广泛多样。色彩缤纷,喜气洋洋。充满吉祥喜庆的东方民族审美情趣。对后代的釉上彩的发展,如:康熙五彩、古彩、粉彩、珐琅彩等装饰,奠定了坚定的基础。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清代是景德镇在陶瓷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清康雍乾三朝,俗称“清三代’瓷器,是斗彩瓷高度发展时期,无论在造型纹样、色彩等方面都有突破性的发展。首先在造型方面以盘、碗、杯、碟为多。还有笔筒、水盂、盆、洗、瓶、罐、盒、尊等。花盆的形式多样,有四方形、六方形、海棠式、菱花式等。纹饰上有花卉、人物、山水、福寿等吉祥及表现当时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的各种景象。同时,通过斗彩纹饰组合多种不同的装饰画面。如斗彩边饰、斗彩局部纹饰及斗彩与釉里红合绘一器,还有斗彩加暗花、斗彩和凸花以及蓝地斗彩,黄地斗彩等。创制了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新型斗彩瓷器。 这一时期的斗彩最为创新的是,把雍正时盛行的粉彩,与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成为釉下青花和粉彩及釉上彩结合装饰,使得画面更显艳丽清逸。在色彩上,一改过去用巩红着色的工艺,改用胭脂红一即“洋红”。因而使斗彩瓷器显得更为娇艳。《南窑笔记》在叙述雍正仿成化斗彩时说:“今仿造者,增人洋色,尤为鲜艳’。正是指这一点而言的。表现出随着瓷业的发展,根据艺术晶设计的需要,装饰手法越来越丰富,充分发挥了斗彩在陶瓷装饰中的作用。 清代中、晚期后斗彩陶瓷进入了低潮与停滞阶段,以不能保持过去的繁荣,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均已衰退。其原因是国家经济停滞不前,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景德镇御窑厂不再被皇帝所重视,技术较高的工匠相继流失,极度影响了瓷器的质量,艺术性较高的产品难以见到。斗彩瓷更不例外,斗彩陶瓷与其他类别相比较,在数量上更少了。从传世晶看,与清“三代’相比较,少而差。制作粗糙,纹饰绘画呆板,色彩浓重无光。与之比较就没有观赏的价值。 总体看来,瓷业的生产同其他经济、文化事业一样,随同国势之日兴而旺, 日衰而逐渐走向下坡。然而,陶瓷斗彩装饰形式的出现为后人在开创多种不同装饰手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当今景德镇艺术陶瓷装饰的手法已相当丰富,表现形式是多种装饰类别穿插在作品中运用。“斗彩”这一古老而又具有相当审美品味的艺术装饰形式也得到充分运用。从广义讲,已不局限于单一的青花斗彩,有更多的陶瓷艺术家运用这一艺术形式拓展更为广泛的领域。有影青刻花斗彩,窑变斗彩,青花窑变斗彩,青花刻花斗彩,青花釉上吹底斗彩等等多种表现手法。他们大胆灵活的运用,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发扬光大,而赋予新意,使其更具特有的艺术魅力。 总之,任何一种艺术创造都离不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在今天多元的社会中,开阔的视野,敏锐地感觉及深刻的洞察力是创新的必备条件。我们不能对传统的东西墨守成规。主要的应该是观念上的与时俱进。景德镇陶瓷斗彩装饰的创造与发展都是前人跟踪时代的科学与人文研究的结果。我们要保持对客体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在装饰材质更新的过程中,对可能催生的新表现形式,新的时代需求要有一种必要的追求和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