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专业是陶瓷学院的一个老专业,它伴随着学院的创建而成立,已经历了43年的教学实践,创立了一整套切实有效的教学规模,并紧跟教育形势,不断改革,不断进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不少高级专业人才,为我国雕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当今的教学改革,是雕塑专业,不断改革、不断完善自己教学形象的继续,是发展中的必然,下面从三个方面分述雕塑专业近年来的教改建设及成效。
一、专业发展定位
随着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教育改革的普遍展开,国家教委新的教学目录的重新修订,雕塑专业被划为“美术学”的范畴,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档次。全国各大美院雕塑也纷纷改革,特别是在重视材料、观念与意识的艺术教育的氛围中均力求教改,他们有的进行实验性教学,聘请国外专家、教授将发生在身边的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直接引进课堂;有的彻底打破旧的教学体制,建立全新、偏重材料教学的模式;有的则坚持基本训练不放松,分工作室制,由学生自由选择;有的拒绝所谓材料、观念、抱定有地域性才有世界性的教学原则不放。在兄弟院校同类专业如此纷杂的,富有个性的教改形势下,雕塑专业如何面临目前的教改。经过总结以往的教改经验,分析各大美院纷纷建立作陶工作室的原由,我们认为,立足景德镇这个千年窑火不断的瓷都陶瓷文化为背景,以陶瓷材料雕塑教学为主,兼顾多种材料的雕塑教学,加强雕塑的设计教学,拓展材料交叉运用的空间,集中现代雕塑与现代陶艺的综合教学研究。从而真正做到发扬传统教学优势,加强设计能力培养,渗透多种材质教学研究。从而真正仿到发扬传统教学优势,加强设汁能力培养,渗透多种材质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以符合国家教委制定的本科教学计划“淡化专业意识、拓宽基础、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修订原则。
二、教改举措及成效
1、优化传统教学结构,精简单元教学时数。传统教学结构是经过多年来教学形势的发展需要逐步改进的,形成了切合实际、具有科学性的教学结构。这种优势是:以陶瓷材料教学为核心,基本功训练为前提,人物与动物创作为主体,现代陶艺与现代雕塑为形式。在新的教学形势下,这种教学优势仍具有其重要性,不可否定。但是随着艺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对观念与材料的广泛涉及,艺术设计界普遍认同认识材料就是认识一种表现语言,就是多掌握一项雕塑设计手段的教育发展观点。所以,我们在传统教学优势结构中适当地精简课时,进行优化组合,留出三分之一的课时进行必要的教改,是顺应新的教学形势,也是更好地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比如,我们将泥塑课中的的人体课和人体着衣课并为一个教学单位,合理地增加单元教学课时,在总课时量上则空出更多的课时来安排新设课程。在过去的教学大纲中,有一些课程内容存在雷同或相近的现象,如立体构成与抽象雕塑,虽然概念不尽相同,但客观上都在以立体的方式进行抽象意识的教学,概念上又显得模糊。为此,我们将立体构成的教学因素渗透到抽象雕塑教学中,优化教学时数。人物创作与人体艺术处理课程也存在这种现象,我们将继续调整,使内容交叉,势必更有利于教学。在教改中,更加紧密、连贯地将基础训练与专业创作、设计课程合理地联系在一起,力求教学设置的科学性、适用性。
2、立足陶瓷雕塑,增加新的课程,拓宽学生的对材料的知识面,努力探索现代陶艺与现代雕塑及其综合材料运用的语言关系。上个学期,我们率先在98雕塑班进行了新的课程教学实践。木雕课、石雕课、大型壁雕设计制作,这些新的材料雕塑课白;实验教学,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了学生们创作热情。我们的目的,不仅是增设几门新课,让学生感到兴趣而已,而是在教学总体上,让学生更多地对各种材料进行认识,并尽可能围绕陶瓷雕塑教学进行学习,在造型上、观念上、材料上有一个广泛认识、相互交叉运用的实践基础,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雕塑设计的能力。雕塑教学40多年来,由于多种材质课程雕塑教学设置,从而迈向了一个崭新的教学空间。这种教学实验的效果如何,是师生领导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以办展的方式,来接受检验,从良好的反映来看,雕塑教改得到了广泛认同和肯定。同时,也收集了多方进一步教改意见。由此,我们体会到,渗透各种材料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作思维、创作兴趣,学生们对材料加深研究,必定会带人陶瓷雕塑的创作设计,在观念上,表现手法上有所突破,进而,显现雕塑教改的力度。
3、以实用雕塑技能训练为主,加强学生雕塑设计能力培养,使学生走向社会,具备多方面的应用才能。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都要求学生创作具有实用性能、能投入批量生产的雕塑作品;以训练学生的雕塑设计能力。如动物雕塑、人物雕塑创作、传统雕塑、室内设计、卡通(礼品)雕塑以及抽象雕塑和木、石雕都要求学生按雕塑设计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4、加强色彩装饰教学也是本专业教学计划修订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本专业新增了色彩构成、陶瓷装饰材料应用,为的是丰富学生对雕塑设计色彩运用的知识,使学生不仅在塑造上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形式上具有现代雕塑设计的表现力,材料运用上能因材施艺,而且能以色彩雕塑的多样装饰效果来丰富雕塑的语汇,更好地体现学生雕塑设计上的智慧。
5、修正教学上的不足,增强学生设计能力。在雕塑创作课上,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创作时不注重细节的设计、制作,这严重地阻碍了创作意愿的实现。比如,上泥塑课、练基本塑造技巧,学生往往重视人体比例、动态及泥塑效果,而疏忽了头、手、足的局部塑造训练,一旦进行创作课,这些被疏忽了的基本塑造概念,又往往成为设计制作上的重要环节,成为学生设计上的难关。雕塑教研室在修订教学大纲内容上强调了类似这种教学的不足现象危害性,应予补救、改正。这种教改是教学者教学方式上、观念上的深层改革,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