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瓷厂青花瓷的工艺改革,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全厂有五百多名青花工人,占全厂职工总数的近一半,可青花瓷比例只有17 010,其原因就是当时全部是手工绘画,制约了青花瓷的产量。1959年人民瓷厂接到庆祝建国十周年的国家用瓷(全部是青花瓷)的生产任务,厂部动用了全部青花工人加班生产,仍难以完成任务。严峻的客观现实把青花工艺的改革不可回避地提到人民瓷厂的议事日程上来。于是,厂部于20世纪60年代初组织刘书阁、龚细水、李会才等技艺人员进行青花工艺改革技术攻关。要提高青花瓷产量,就要以贴花为主,第一步就试验成功了手工制版印青花花纸,贴花则从简单的贴线条开始,先进行画面相对简单的芙蓉花面的生产,从贴线条分水逐步进步到带水贴花,使青花效果日臻完美,通过二十多年的试验、实践,人民瓷厂的青花产量日渐提高。至1984年,全厂除砂芯等工业用瓷外,日用瓷和工艺瓷的青花瓷比例达到100%,较好地满足了国内外青花市场的需要。
贴花技术推广后,如何提高贴花后的青花质量是人民瓷厂面临的新课题。1976年,该厂余金林等职工通过反复试验,成功地试制了一台DT400-2型青花花纸印刷机。该机能将青花的“头浓”、“二浓”、“浓水”、“淡水”、“影淡”五种不同的料水一次印刷成功,在色调上达到了“料分五色”的效果。1979年8月,该印刷机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人民瓷厂青花瓷以梧桐画面为主。解放初期,青花梧桐画面多种多样,纹饰混乱,但画面中的吊珠、石桥、亭子、梧桐树必不可少,这成了梧桐花面的基本元素。然而各种梧桐画面中所采用的“道教八宝”搭配不一、形象各异,中间主要的楼台形象也各自不同。以正德元托为例f见效果对比图),其中部画面就有诸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