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华,1981年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第二届美术班学员
了了亭 资讯 中国陶瓷 艺术版 《我的大学》:口述:郑丽华 整理:吴爱飞:那张照片我们照得都是各种各样的姿态,我们的笑声很“张狂”,我们的动作很“仓惶”,我们的表情更是很夸张。
我1 984年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毕业,距今已近30年了。我们那届共招录了50名学生,40位男同学,只有10位女同学。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到外地写生。那时教我们国画的白海老师带我们去过石钟山,高广聪老师带过我们去瑶里、江村,高老师还带我们班同学去北京毕业考察。那时老师们的年龄好像也不过30岁左右。回想起职大的那段日子,霎时一张张绽开的笑脸涌了过来,我慢慢地回味起了那段青苹果般的记忆。
瑶里写生
我在家里是老大,从小失去父亲,习惯了和母亲一起照顾弟妹。在班上,我的年龄也应该比同学大些,同学们也把我当成大姐姐一样看待。像江村、瑶里这些地方,因为我妈妈在那边有亲戚或熟人,所以我经常给同学们打前站。我把吃饭、住宿等事联系好后,班上的大队人马才开发过来。
那次到瑶里,我们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有画板、颜料、干粮等。汽车一路颠簸来到瑶里村写生。住所紧挨着河岸的老乡家,是我提前联系好的。十几个人住在一间房子里,底下稻草一垫,再铺上自己的被子,满屋弥漫着干稻草的味道。次日清早,我们三五人一组,在附近写生。那份初来乍到的新奇,印象非常深刻。四周的山脉峰峦叠翠,还有远处山野那一簇黄色、一簇红色和大片的绿色相间的山花、野草和树林,让我们目不暇接。我们最爱去的地方应该是盘旋在村子中间那条曲曲弯弯的小河。石头与杂草在河水中清晰可见,时有几尾小鱼在清澈见底的水中,欢快地摆动着尾巴。这时候,我们总是把画具丢在河岸上,径直来到了水边,山泉水不是可以美容吗,捧起来洗洗脸,还不够过瘾,干脆脱下鞋子把脚伸进去,清凉凉的非常舒服。我们一个个挽起袖子撸起裤腿,有的在水里乱扑腾,有的玩起了泼水的游戏,弄得头发衣服都湿了。
一次写生回来的路上,我和吴锦华、张丽霞、刘伟、赵紫云等七八位同学一起照相。那时候,因为照相机还比较落后,我们想集体搞个自拍照。我们在地上画好一个巨大的圆圈,大家把相机定好位置、调好焦距,然后我们同时喊“一、二、三”,我们飞快摁下快门,一齐冲向那个画好的圆圈。所以,那张照片我们照得都是各种各样的姿态,我们的笑声很“张狂”,我们的动作很“仓惶”, 我们的表情更是很夸张。如今再想摆出那样自然的“pose”是任何著名的造型师或高明的导演都难以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