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刘金水整理:邵文艳
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 本文刊载于《我的大学》中国陶瓷 杂志社 出品:刘金水,曾任景德镇陶瓷公司党委副书记,并参与了景德镇陶瓷职大的创建
匆匆岁月,几十载,如白驹过隙。每次回忆起当年,从7·21 大学创办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的点点滴滴,我都很感慨,虽然那时面临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可是最后还是一一克服了,解决了。
要说起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就不得不提起这所大学的前身——景德镇7·21大学。7·21大学是在“文革”时期成立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7·21大学主要是给学员们上上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当前的革命形势。到了70年代末,“文革”结束,陶院、瓷校慢慢开始恢复正常运转,招收学生。而这个时候,7·21大学的存在就有些尴尬了,它不得不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
其实,7·21大学聚集了一批陶瓷艺术方面的骨干力量,诸如吴仁赣、王隆夫、程曲流、张学文、方复、罗学正、白海、陆如等,这些人看到陶院开始步入正轨,7·21大学存在的时代背景已经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必须面临选择,要么悄悄地退出历史的舞台,要么改变教学方向,为那些一直想圆大学梦而又错失良机的陶瓷系统的职工们,开辟一条实现梦想的大道。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创立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的想法应运而生了。那时,我恰好担任景德镇陶瓷公司政治部主任,从”7·21”到陶瓷职大,我见证了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成立。
把7·21大学发展成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但是,面临的困难是重重的,因为7·21大学的校舍都是借用了部陶研所内的一小块地方,而部陶研所在”文革”结束之后也正在慢慢地恢复以往的正常工作。所以,要办景德镇陶瓷职大先要解决的是场所问题,在哪里办呢?大家商量来商量去,都没有想到一个适合的地点,没办法就先来了个权宜之计——“打游击”1哪里有地方就先借用哪里的,今天这边,明天那边的,因此,早期的陶瓷职大的教学环境是非常简陋的。不过,借来借去终究不是个办法,最后”打游击”的陶瓷职大终于在莲花山找到了栖身之所,总算是把家给安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