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御器厂、龙缸弄、东门头一带,曾以烧造龙缸而著名。窑房林立,窑炉相依,是烧制龙缸的风水宝地。相传明代万历年间,有位叫潘相的到景德镇来督造龙缸。开始,设计高二尺,直径三尺,龙缸面壁蛟龙环绕,潮水翻滚。但久制未果,久烧不成。后来,坯工与窑工合打一起,总结烧造大型瓷器的成功与失败的教训,终于有了正果,烧成了龙缸。龙缸一出现,无论千里京城的近臣,还是远途而来的商贾,邻里乡亲,纷纷前来购买龙缸。一时,这里掀起一股“龙缸潮”、“龙缸热”。
御器厂是皇家瓷厂。虽然能不断推出新工艺、新产品,但烧炼水平远不如东面龙缸弄一带窑炉多,技术娴熟。这样,御器厂的新品就要到东面民间窑炉搭烧。龙缸体积大,占窑位多,不易烧炼,尽管难度大,困扰多,但它难不倒景德镇窑工。因为,他们是瓷工群体佼佼者,脑子转得快,方法多。此法不成,改用他法,最后找到烧造龙缸的秘诀,掌握烧炼大小龙缸的火候。结果,不管何种形式的瓷器,都可烧到完美无损。那时,龙缸品种繁多,光名称也数不清,青双云龙宝相花缸、青花龙缸、青双云龙莲瓣大缸、青花龙瓷缸、青云四环戏潮水大缸、三青鱼瓷缸……真是式样新鲜,令人爱不释手。
有龙缸必有烧龙缸的窑房。数百年过去了,当年的古建筑遗存尚少,难得见到真颜。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目睹几百年前的龙缸窑房。那是1977年,一位朋友曾邀我到他家作客,他家住在东门头一处低矮的坯房,吃过饭后,便去参观烧龙缸的窑房。走近一看,只不过废旧的窑房,并不吸引人的眼球。进到里面,也是空荡荡的,古窑遗址不见了,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后经一位行家里手介绍,方才发现这窑房的长处。房高有四层楼高,砖木结构。墙是窑砖砌就,未开窗,只有屋脊与脊檩之间有较大的空间,光线从那儿透出,趁着光亮,才发现此房与别的地方不同,别的地方要这么高的房屋,要选用又粗又大且又笔直的杉木,而这里的柱子却是粗大弯曲的杂木;别的地方横梁用料极为讲究,这里的横梁还是粗大弯曲的杂木。用这样材料建房,要有非常高超的建筑技术。因为,普通笔直的杉木作柱作梁,光榫头凹凸处不易衔接。而这弯木曲材的梁柱竟衔接得这么完美无缺,真不愧为鬼斧神工的能工巧匠!别看这歪材曲木,却好处多多。那位内行的人说:这房子牢固,几百年也不会倒塌,即使发大地震,也安然无恙。他越说越来劲:那西边的御器厂建筑与这里窑房是同一时期同一风格的建筑。至此,我不由得产生一种深深的敬意:景德镇人,是智慧超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