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位处昌江下游,在历史上是一个工商业繁荣、交通便利的水运码头,素有“昌江通衢”之称。自古以来,景德镇瓷器的原料、燃料、包装物(稻草) 和产品主要靠水上运输,因此在昌江河畔(景德镇段) 形成了三洲(黄家洲、拜天洲、西瓜洲)、四码头(许家码头、曹家码头、湖南码头、刘家码头)。这四大码头均以姓氏、籍贯取名,也反映了景德镇是一个五方杂处、商贾云集的大码头。由于景德镇陶瓷产业长期稳定、千年窑火不断、经济繁荣昌盛,使之形成了一些适应当时生产条件的“名片”,“草鞋”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景德镇也因之俗称“草鞋码头”。
草鞋,用干稻草制成,柔软、轻便、防滑、廉价、环保,适宜山地坡地泥地行走,相对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真可谓物美价廉。草鞋是景德镇陶瓷工人的劳保用品,旧时一般由老板发给,以破换新,不计数。在景德镇除了红店业、瓷商、窑户和圆器老板、画坯师傅等极少数工种、身份外,其他各行业、工种人员都穿草鞋。窑厂各工种穿草鞋、河岸码头的装卸工和挑夫穿草鞋,街道里弄扛坯、挑瓷器的穿草鞋,坯房的工人穿草鞋,全城满目赤脚草鞋攒动,悄无声息,这一情景,令人叹为奇观。
“草鞋”又是景德镇传统手工瓷器行业的生产组织的名称。根据旧时景德镇瓷业行规的规定,琢器粉定、大件、官盖、淡描、滑石、古坛、镶器七业,大部分工种发给草鞋,因而“草鞋”就成为了这七业的生产组合单位。“一双草鞋”由若干利坯、印坯、打杂等固定人数组成,其中包含了每日生产制品数量、老板应给的工值、生产成本、利润、福利待遇等。同时,“草鞋”也是手工琢器作坊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根据草鞋的多少可以计算产量或计算工人人数,从而得知这间作坊的规模和生产能力。在解放前装坯、打杂、搬运工劳动强度大,作坊老板免费供应草鞋穿,工作时间他们都穿草鞋,而通过这些人的数量便可以简单地计算出该厂(作坊) 的规模。因景德镇穿草鞋的人特别多,景德镇遂被称为“草鞋码头”。
“草鞋”是承载景德镇走向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工具和生产组织制度,在景德镇陶瓷历史发展中功不可没。“草鞋码头”创造出了享誉世界的精美瓷器,是伴随着世界瓷都景德镇光辉历史走过来的一个响亮的名称、一张亮丽的名片,是对景德镇登上瓷业巅峰、繁荣兴旺的一种历史见证,是对景德镇瓷业工人勤劳、智慧的一种赞美,是景德镇文化传承的一个闪亮符号,是我们的祖辈留给子孙后代一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景德镇市区十分破旧,基础设施落后,窑炉造成的污染严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对当时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脏、乱、差”是外地人批评景德镇环境时出现频率最多的三个字,“草鞋码头”成为“脏、乱、差”、“落后”的代名词。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和绿化美化工程,使瓷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全市森林覆盖率由58.9%提高到65.07%,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明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脏、乱、差”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是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草鞋码头”的华丽转身,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景德镇人一种艰苦朴素、断承创新的精神,弘扬这种精神,是瓷都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千年瓷都景德镇正在整合资源、创新创意,打造名副其实的世界陶瓷文化之都,华丽地转身为现代艺术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