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春门巷东结南外街,西通环城西路,与江家塘比邻,原先为土路,现为水泥路。
【史记】据《乐平县志》(同治版)记载,宋代起,每年立春乐平有游春牛的习俗,而在游春牛的过程中,这条巷是必经之地,所以命名为“春门巷”。文革时改称支农巷,1980年恢复原名。
丁香,往往意味着哀怨和忧愁。
至少在文学中是这样。比如李商隐在其《代赠》中所云: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那天午后,我不经意地踏入春门巷。
一栋现代楼房门前的满园丁香,首先映入眼帘。丁香一般只植根于北方,而在这典型的江南小巷,竟然也能与她不期而遇。我的内心在感受美丽的同时,也有些寂寞,甚至还弥漫着些许浅浅淡淡的忧伤……在我看来,丁香在这春去夏来,属于她的季节风里静如秋水,一如这条历经世事沧桑的小巷缄默不语,却有着丰富的内涵。
皮匠铺里的“两男一女”
和其它旧巷陌一样,在春门巷栖居的多为老人。
但在众多的老人中,真正能历数春门巷过去的人,只有韩大妈。韩大妈出生在春门巷,长大后又嫁在春门巷,春去冬来,光阴几十年,她见证了发生在这条小巷里的诸多往事。
在韩大妈的记忆中,过去的春门巷,巷口有业态,比如用“老虎灶”烧开水卖的;用缝纫机给人缝补衣物的,形形色色,不胜枚举。但让韩大妈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皮匠铺”。
韩大妈说,皮匠铺的主人是浙江永康人,以修鞋为主,同时也按“东家”(如今指客户)的要求,定做皮鞋、棉布鞋等新鞋。皮匠铺由两男一女组成,在两男中,一个年岁稍大的是个瘌痢头,一个年岁稍小的头发永远油光滑亮,苍 蝇驻足其上,怕是免不了跌跤。女的虽然貌不出众,但显几分妖娆,话音温柔。
皮匠铺不大,而里面的木头架却有一人高,且分了好几档,分别放有各种修好的鞋和待做的样品鞋。此外,两个板凳高的木箱,一个放修鞋用的工具和零件,诸如鞋钉、榔头等,另一个放修鞋用的材料,诸如胶皮、牛皮和粗线等。每天,两个男人做着皮匠,而女人则默默无闻地为他们做饭和浆洗衣裳。
皮匠铺每天都营业,似乎有修不完的鞋。
但奇怪的是,两男人在干活时互不理睬,感觉像对仇人,只在有人上门时,他们才会不约而同地露出笑靥。
一日,巷道里一老太太问两男人:“师傅, 那个天天为你们做饭浆洗衣裳的妇女,是你们哪个的内人(妻子的意思)?”不问不要紧,这一问,可把两男人问急了:“你真爱捞闲事,你管那么多做什么?”其实,老太太是皮匠铺的常客,每当家中有鞋子坏了,便会迫不及待地上皮匠摊修理。
每次,在等鞋的档儿,她都会和两男人谈笑风生,殊不知,这次当她问及两男人间的女人时,都引得他们不满。
这让巷道所有人对皮匠铺里的“三角班”产生不解。不过,还有不解的是,没过几日,皮匠铺关门了,皮匠铺里的两男一女也不知了去向……韩大妈说,对于皮匠铺,以及皮匠铺里的两男一女,至今,她都不得而解。
消逝的“豆芽巷”
在韩大妈看来,春门巷蕴含着乐平旧手工业的辉煌与败落,其所承载的社会平民化意识,至今仍镌刻在她的心中。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手工业?韩大妈听祖上说,过去,居住在春门巷的人多是乐平附近村坊迁徙过来的农民。清末年间,个别农户为了维持生计,便用毛豆做原料在自家发豆芽。经过一段时期,其它农户见有钱可赚,纷纷效仿,由此“豆芽户”越来越多。随着他们发豆芽的技术越来越好,这个巷子逐渐在乐平城内有了一定的名气。 春门巷东接南外街,那时,“豆芽户”们往往是一大早便将豆芽担到城里去卖,一担少则七八十斤,多则百余斤。豆芽是很容易腐烂的,为了尽快出手,他们一路不敢耽搁,步履匆忙而沉重。
作为手工业,春门巷发豆芽曾经上演着辉煌。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可以说,乐平城内居民豆芽的供应基本上来自春门巷。据说,那时短短百余米的小巷内,靠做豆芽为生的就有二十三户。做豆芽需要相对固定的房间和木桶,有的人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两家甚至几家合用一间豆芽间和一只木桶。
令人感叹的是,春门巷发豆芽的历史到民国初年慢慢走到尽头。临近乐平城区的村民,见发豆芽有利可图,很快插足“豆芽界”,纷纷做起了豆芽,于是市场迅速被瓜分,以至于春门巷大部分豆芽户不得不放弃老本行,选择进入其它行业“搏杀”。
韩大妈说,如今,市场上还有豆芽卖,它依旧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好菜,但春门巷早已没有了“豆芽户”,不知这是时代文明的进步,还是巷道文化的流逝?
游春牛的必经之地
事实上,春门巷和南昌的豆芽巷极其相似,巷陌人家都以发豆芽维持生计。只是,让我不解的是,这条小巷怎么不叫“豆芽巷”,而是以“春门巷”命名?韩大妈说,这是因为其中还有更早更深的文化底蕴。早在宋朝年间,乐平有游春牛的习俗,每年立春,游春牛必经此巷。场面热闹非凡,春牛途经任何一家门户,都必须赢得鞭炮和披红挂彩。因此,县衙便将此巷命名“春门巷”。
春牛是用竹篾编织而成的“样品牛”,尽管不是真牛,但经艺术加工,却也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在游的过程中,涉及多个角色,主要包括事头婆(地主婆)、五哥(长工)和卖花姑娘。五哥扛着犁,“赶”着牛途经各巷道,而事头婆则紧随其后。在游完所有地点后,五哥便将春牛“赶”到田间地头。而此时,卖花姑娘便会出现在田间地头等着五哥,两人相遇后用对歌的方式了解对方,进而相互“爱慕”。以这种形式开展游春牛活动,意蕴很简单,春牛预示丰收;“赶”春牛的五哥勤劳得爱,折射出在那个以农耕为主的年代,男人只有辛勤劳作,才能赢得女子的爱情。
据文史界人士介绍,游春牛活动起源于远古先民的打春活动。民间传说是,立春前,夏朝的国王少昊氏之子句芒率领大家准备翻土犁田,播种耕地,可是犁田的老牛仍畏寒“冬眠”,句芒不忍心鞭赶勤劳一生、老实一世的老黄牛,就用泥土制成一个土牛,然后摔鞭响打,以警示老牛“不用扬鞭自奋蹄”。老牛被鞭响声惊醒后,看见伏地睡觉的同类正因贪睡挨打,吓 得赶紧下地干活了。从此,鞭打开春的土牛渐渐成了古人的迎春礼仪习俗,句芒则被尊奉为专管督催农耕的农神,春牛又称为“芒牛”了。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我通过查阅资料,神州大地自古有立春之日送勾芒土牛之俗。乐平风俗认为勾芒为童子,若著帽则春暖,否则春寒;土牛色红则有天旱,色黑则有水灾。
民众用红豆、五色米洒在土牛上,以消禳祛疾。
由此可见,无论官方还是民间迎春出芒神土牛,都是在三春时节,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
如今,这样的活动在乐平早已终结,而田间地头也难再觅耕牛的身影。但我认为,通过反观过去游春牛活动,耕牛依然值得人们礼赞,即便现在农业普遍用上了机械化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