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刘静 山东省泰安人,江西省工艺美术师(中级),江西省高级技师(国家一级陶瓷手工彩绘装饰),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景德镇中外陶瓷艺术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珠山区美术家协会会员。2011年毕业于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绘画与陶艺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师从杨冰教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军教授,研习青花陶瓷绘画艺术,2011年在韩国首尔科学技术大学交换生留学半年,研习陶瓷美术设计专业。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金、银、铜奖等多项,深受国内外业界人士青睐和收藏,其中四件青花瓷作品分别被黑龙江省博物馆、江西省工艺美术馆和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收藏。国画以工笔为主,写意为辅。陶瓷绘画作品题材以花鸟和山水为主,工艺以釉下青花和釉中青花绘画为主,兼画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新彩、综合装饰和古彩,一直在景德镇从事陶瓷艺术创作,是极具实力和潜力的青年陶瓷艺术家。
一、向日葵青花瓷画体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审美
我的这套青花瓷板画《向日葵》系列,提取了向日葵花作为创作主题,其它的采用了青花花布作为装饰,也可以说是桌布、窗台、窗帘、家具等等,向日葵的形象源于平凡的自然物象,经过我的静心观察和精神体验,艺术描慕转化,使之高于生活,形随神走,较之现实中的向日葵有所不同,静坐窗台仿佛能够品味出生命之源,雨露、阳光、大地的存在。生活给了我们很多,有时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发现很多美的存在,这样给予了青花陶瓷装饰艺术很多新鲜的生命力。人们经常说“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不能发现美,更谈不上创造美。现代青花装饰艺术不同于传统青花的审美观念和绘画特点,它成为个性化的艺术创作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是为艺术家所偏爱和使用的一种媒介、一种语言。细看青花瓷板中的向日葵,如阳光下田野里受尽自然灵气的滋养,吐露芬芳,迎向朝阳,颗粒饱满,生命力旺盛,这种生命力既蕴含自然之灵气又蕴含我们心灵上对这种生命灵气的感知。《向日葵》花盘硕大,迎向太阳,其叶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不过并非即时的跟随,其花盘的指向落后太阳大约12度,即48分钟,硕大的向日葵花盘惹人喜爱。艺术本身源于物质生活中,但物质本身并不代表艺术,而是靠具有艺术眼光的人首先发现物质美,继而加入主体思想转化成精神美,并将精神美转化表达到物质美中,以达到物质美与精神美高度统一的艺术境界。画面中向日葵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相互依偎,各种姿态,它们蕴含的生命力仿佛吸收了水、火、土、自然的精华,欣欣向荣。我的作品构图和审美、韵味都具有现代气息,热情和奔放,不拘一格,但绝不浮躁、草率,花布与向日葵组合的律动感成为青花向日葵的艺术魅力所在。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梵高画的油画《向日葵》,文森特·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幅在他死后散落各地,只有一幅在梵高美术馆展出过。堪称梵高的化身的《向日葵》仅由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梵高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阳光又象征爱情,因此具有特殊意义,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用简练的笔法表现出植物形貌,充满了律动感及生命力,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我们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像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向日葵花语为“沉默的爱,没有说出口的爱”。向日葵的花语是信念、光辉、高傲、忠诚和爱慕,向日葵的寓意是沉默的爱,向日葵代表着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向日葵的花姿虽然没有玫瑰那么浪漫,没有百合那么纯净,但它阳光、明亮,爱得坦坦荡荡,爱得不离不弃,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而且,它绽放的不仅是爱情,还有对梦想、对生活的热爱,我想梵高也是表达了很多他想要表达的一些东西。我最喜欢的是向日葵代表追逐阳光,而我画向日葵代表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对陶瓷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二、向日葵青花瓷画塑造了泥土与窑火的艺术
我的这套青花瓷板画《向日葵》系列,是用了传统“汾水”技法,现代勾勒方式和组合构图形式,“汾水”是现代常会被用到的技法,工笔中的“三矾九染”的效果,在青花中可以通过“汾水”来实现。不同的是工笔要层层罩染方显生动,青花需要一笔到位。除绘制时的功力外还“必先利其器”,那就是调好从浓到淡的“汾水”料,我基本上会分几个盘子,并用鸡头笔试料,感觉差不多即可上手绘制整个画面,然后把绘制好的坯体瓷板吹上灰釉,拿到窑炉里经过1300度的高温烧制而成,青花瓷板的成功率非常低,有很多时候画好了结果烧裂了,你花了几天的时间就白白的浪费了,所以说青花瓷板画来之不易。现代,喷枪被作为陶瓷绘画工具,很多人用它代替了用笔“汾水”。因为用笔不易掌握并易于留下笔痕和水浪,而且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使用喷枪则使画面层次过渡平稳且时间短。但我认为这样的绘画就如喷绘,缺少水浸过坯后的润泽和手工制作的痕迹,过于匠气,缺少变化和一种灵动的美感。另外,我的《向日葵》系列画面没有一条勾线的痕迹,只是采用了“没骨汾水法”绘制而成,值得一提的是,“青花大王”王步发明的勾线“汾水”法和“汾水”后勾线的“没骨法”,使得“汾水”更为灵动,不受固定范围的束缚,并大胆创造了“淌水法”,如同国画中的泼墨写意画,这其实已经不局限于工笔中的技法表现而把它推向了写意。这种画法非常富有国画的笔意情趣,须要具有较高的国画和青花造诣才易于掌握。谢赫六法指出,经营位置是创作首要考虑的因素,即构图,构图决定了画面的艺术直观美,也是作者艺术审美,艺术涵养的直观体现。我的这套青花瓷板画《向日葵》系列,由于具有瓷器的特殊性,要考虑很多工艺属性,才能达到装饰、绘画与陶瓷艺术效果一体化,使画面青白对比得当,陶瓷的美与绘画的美才能相呼应,我在画完铅笔稿后,为了考虑整体画面的和谐程度,必须使画面整体构图达到中国画所求的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空间关系才放心用青花料“汾水”。花布块面的大小,浓淡的巧妙安排,以及向日葵花朵的大小穿插,瓶子深浅和大小的整体布局,必须通过强烈的对比,呈现给观赏者深远的视觉空间,画面的空间感才能由此而生。六法中传移慕写,应物象形之说指的是描摹对象的形似,由形似传达神似,青花向日葵正是以形写神,形随神走,不能画的太逼真,必须夸张变形留有向日葵的基本特征即可,这样不缺乏脱俗的灵动之气。我的这套青花瓷板画《向日葵》系列在六法中随类赋彩的表现是,由于青花的单色特征,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从青花的浓淡着手,运用青花瓷画“汾水”之法,结合国画中墨分五色的原理,从浓到淡的合理“汾水”,一步一个脚印的划区域进行“汾水”,改变了传统青花发色层次不易区分的局面,将青花之色调和于画笔之上,使整个青花瓷板画《向日葵》达到笔笔见浓淡,变化多端,层次丰富的效果,最后呈现的画面只能在窑炉烧过之后才能看到,有的时候会出现奇迹,这说明烧制成功了,但有的时候很失落,这说明烧失败了,出现了很多不尽人意的瑕疵,有裂痕或者积料、缩釉等,总之一件瓷器从绘制到烧制的过程是很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这就是泥土与窑火的艺术,容不得一点马虎。纵观国内和国外,有很多现代青花的表现形式,是一种不以实用和唯美为特点、为追求的青花艺术形式,它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观念性、独创性、非实用性和国际性的特点。我的母校景德镇陶瓷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和国际留学生,都具备这个特点,我们所学习到的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杨冰老师和陆军老师告诉我们要画点个性的东西,要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感受,以体现现代人审美情趣而创作,而不是一味的临摹传统作品,同时还要赋予作品独特的文化内涵才有生命力,我们受益匪浅,努力并创作着现代青花陶瓷装饰艺术,不仅从外观上改变了青花的审美形态,而且还在功能上改变了其单纯的实用目的,使之成为一种艺术创造,成为创作主体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实现个人精神价值的媒介,使青花这门古老的艺术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寓所。
三、向日葵青花瓷画书写了青花与人生的感悟
我的这套青花瓷板画《向日葵》系列,干脆的表现了向日葵插在花瓶的场景,有很多花卉的装饰,已经不仅仅是一幅简单的屋内装饰画,它不仅能够点缀生活,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能装点我们的内心,让心情愉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真、善、美都是主客体相统一的境界,真、善、美的统一,历来是人类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求索的最高目标。实际上,青花不仅作为实用器、工艺品、装饰品,有的艺术家的青花陶瓷作品已迈进纯艺的领域,可成为艺术品的一种,毕竟早在古代工艺品作为陈设品和把玩品时,就已经失去了实用的目的。正如杨冰教授所说“随着人们对现代青花的认识,一种纯艺术的观念正在向我们走来。”纯美术品在现当代已是已有的现象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在现代的生活中,青花陶瓷艺术除却其本身作为青花瓷的发展,其作为符号化的呈现也随处可见,由于青花蓝白相间的形式美感和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缩影和象征,已经被广泛使用于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我最喜欢的赵雅芝主演的《青花》连续剧到流行歌手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歌曲;从奥运会水上项目的“青花瓷”系列颁奖礼服到北京地铁10号线北土城站的“青花瓷”立柱;从以青花为主题的魔术和舞蹈到以青花为主题装饰的手机壳、房屋外观、沙发靠垫和围巾等衍生品。从侧面说明了青花瓷的魅力以及人们对青花瓷的喜爱,正因此才吸引了各个领域的借用和表现。
歌德认为,艺术家不是自然的消极抄袭者,而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志,并且为这较高的意志服务,这较高的意志,就是艺术家价值理想。真实地表现艺术家真实的价值理想,是比事实的真更高的艺术真实性。”如强调写实逼真的现实主义的艺术作品,都必然体现着艺术家的主观意识,而抽象的艺术作品如毕加索的画,都有其客观的现实来源。青花瓷板画《向日葵》系列描绘了自然静物强壮的生命力,把中国传统青花的古典精神和宁静、自然的清雅之美展现了出来。我们会把这种真挚的情感会诉诸于笔端,在作品中构成点线的结合,既有为点的节奏,也有线的张力,这是我们创作时感情的抒发和现状的诉说,正如吕凤子在《中国书画研究》中写道:“在造型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就一直和笔力融合在一起活动着,笔所到处,无论是长线短线,是短到极短的点,和由点扩大的块,都成为感情活动的痕迹。”我认为各种笔触记录了我们的情绪,每一笔笔触都能呈现物象的生命、轨迹和生动的美感。在我们追求艺术的独创性的同时,也把真善美不自觉的流露了出来,这是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对自我认知要求相符的表现,正如我们常说的“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这需要有真挚的情感和真诚的态度作为铺垫才不会陷入唯“变”而没有自我的一种所谓独到的艺术形式中。马蒂斯曾说“对于艺术家没有比画一朵玫瑰更困难,因为他必须忘掉在他以前画过的一切玫瑰,才能创造。”这也是未来我要学习和探索的一种精神,我们必须带着新鲜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去尊重每一种生命,甚至是尊重每一朵花的绽放,即使是同一品种的花,都是独立的,都各自有其与众不同的美。孔子强调的仁和义的理念中的推己及人的观念和孟子主张性善说的理念中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念都是移入自身情感的体现,是一种以同情形式体现的善。而道家把自然视为最高理想,主张“上善若水” 和顺其自然,不论是山水画还是花鸟画,我们都是顺其自然,各种生灵姿态,各种山川河流都具备了自然灵气,我们在绘制的时候都需要读懂它们从而表现它们。就是画花瓶,必其心移入于花瓶中,自己化作花瓶,体的花瓶的力,方能表现花瓶的精神,要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的导师杨冰教授一直专于青花艺术创作,但仍在广泛涉猎其它领域以充实自己、扩充青花表达的可能,可见成为艺术家所需要的修养要远比本专业更全面,因为其它领域的修养可成为艺术创作灵感的来源,我要向导师学习,继续探索属于自己的青花陶瓷装饰的艺术风格。风格它是在现实生活的体验和具体的艺术活动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并与本人的气质个性有着一定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在艺术道路上一直处于前行状态的原因,从艺其实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一个过程。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费尔巴哈认为美是生活,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了美,美可以有多个层次和不同标准,精心地装扮自己是美,美有现实美和艺术美,但不管反映现实美还是创造艺术美,美在美术中都要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美术家的视觉形象,是美术家按照他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创造出来的,既有客观现实生活的根源,又有主观的意识作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我的这套青花瓷板画《向日葵》系列,很多花卉元素都是被我主观意识改造过的产物,它们是以一种不完全同于现实的面貌展现,它们的形象既来源于客观物象,又是我通过自由运用形式美的规律,根据自己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感受进行的创作,呈现为一种提炼、概括、变形和夸张后的向日葵的形态和花卉形态,它们不再服从于自然的生长和自然的颜色,甚至是被我重构。将自己独创的语言导入现代形式构成,我用自己所捕捉到的美和感动来呈现我们所熟知的向日葵,它们都有着硕大的花盘,肆意的生长,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每一个从艺的人,无论是书画类、陶瓷类、雕塑类、影视类还是设计类,都希望有属于自己面貌,有属于自己个人风格的作品。风格之美源于内在,源于真和善。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说到“内在因素决定作品的形式。”梵高给他的弟弟提奥的书信中说道:“有时当我苦恼的时候,我曾向往某种捷径,但是,经过细想之后,我说:‘啊,不行,我不能欺骗自己。我要用一种粗犷的风格来表现严肃的、粗鲁的,但却是真实的事物。’”可见梵高的画是对自然的思考,是心灵的抒发。正如梵高自己曾说:“安排色彩可以创造诗歌,亦如音乐可以抚慰人心。”风格虽外化于形,却从属于心,青花既然要走向艺术,就应有要被赋予的内涵和品质。对于美的表达我们还需要积累并经过沉淀,一件好青花陶瓷艺术作品在创作中必然是真、善、美自觉或不自觉的统一,总之,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的青花陶瓷艺术,都是艺术家对于自然对于社会对于我们内心世界的一种认知和理解,这种理解包含着对真、善和美的认知与表达,我们探索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