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中心
了了亭商城
陶艺词典
影视中心
拍卖指数
网站首页
艺术文章中心
瓷器款识图库
藏品鉴证实录
陶瓷视频库
陶瓷拍卖指数
艺术家黄页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了了亭商城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陶瓷艺术研究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收藏真伪辨析
收藏品市场·故事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了了亭谈收藏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景德镇陶瓷新闻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名家作品欣赏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其他
民国瓷
建国后
太少红狮
茶壶专篇
桃花美女图案篇
晚清-民国瓷瓶篇
笔筒、帽筒类
盘形、碗类
罐类
杂件类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一画
二画
三画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
十七画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大师电话黄页
教授电话黄页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补充栏目
陶瓷300问
一画
二画
三画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雕塑
青花
斗彩
粉彩
新彩
釉里红
颜色釉
古彩-五彩
综合装饰
现代陶艺
周国桢(教授)
戴荣华(国大师)
王恩怀(国大师)
汪桂英(国大师)
陆如(国大师)
吴锦华(国大师)
宁勤征(国大师)
郭文连(教授)
王安维(教授)
彭竞强(省大师)
袁世文(国大师)
戚培才(国大师)
戴玉梅(国大师)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李一新(省大师)
王秋霞(省大师)
秦胜照(省大师)
李磊颖(副教授)
刘乐君(副教授)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陈庆长(老艺术家)
杨杰 麻晓武(高工)
吴伟明(高工)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李云峰(高工)
胡达民(高工)
徐国明(高工)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赵坤(高工)
张万莲(高工)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王静(院校老师)
李申盛(高工)
汪则东(高工)
蓝磬阁
王金泉
江龙(高工)
刘远长雕塑作品
网文转载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陶瓷艺术家
仿古陶瓷精品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保持登录状态
没有帐号?
点此注册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
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网文转载
>>
文章转载
>>
正文内容
花园里:明代瓷行遗存
作者:瓷都晚报 程华
来源:
了了亭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4日
【
收藏
】
【
查看评论
】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更多
老人说,十八桥曾是景德镇最为繁华的商贸区,曾有“买不到的十八桥,卖不掉的泗王庙”之说。
花园里,就藏身在这条最繁华的商贸区内,与富强上弄等里弄相通。尽管它如今只有区区数十米长,但却藏龙卧虎,几户曾闻名景德镇的瓷行老板便居住在此。这里的不少用窑砖搭建的房子虽已残破不堪,但依稀能见到它旧式瓷行的痕迹。
景德镇曾发现明代瓷行的旧址:汪家坦2号和花园里1号。
据《江西省景德镇地名志》记载,花园里南至涂家坦北侧,北至小黄家上弄。此地原是浮梁程氏家园。清道光年间,程氏衰落,抚州黄姓、都昌曾姓买下此地建房居住,并在其中建花园一座。后形 成弄巷,得名“花园里”。该弄有陈、孙、冯、杨、黄、吴等瓷行数家。
花园里1号是明代建筑,梁柱雕刻精美。
明代瓷行遗址的花园里1号,仅存柱、梁架、残存檐柱围径竟达180厘米,超过了明故宫钦安殿柱围。由此可见其当初的豪华,以及主人实力之雄厚。
瓷行是景德镇古代经营销售瓷器的商行和转运货栈,建筑因功能和使用需要而不区形制,开面可增至五开间,一般仍保持天井格局。另外,为了便于交通联系,大多数增加开阔的轩廊或檐廊。梁架装饰大体保持明风,但做工和雕饰更为简练,唯其门罩制作隆重,雕刻华美,以示商行之实力。
瓷行并非我们如今所认识的 瓷器门店,它其实是为外地商人代买、落仓、包装和托运瓷器的商行。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现在陶瓷经纪人角色,主要的职责是采买陶瓷,然后帮客商将景德镇的陶瓷运往全国各地售卖。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瓷行担任着景德镇陶瓷的外销功能,对景德镇陶瓷走向全国甚至世界起着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
根据《景德镇市文史资料》的记载,瓷行开设在闹市区的弄堂之中,行屋为土木结构,前堂宽敞,为堆放瓷器和包装瓷器之地,后堂有账房和客商住房及厨房等设施。
过去景德镇瓷器系手工业生产,分工细、工序多、生产周期长。
外地瓷商来采购,不可能在一两次内购足所需品种,加上交通不便,运输费用较大。因此,瓷商采取了在景德镇设庄,坐庄采购的办法,货齐船运。这样,既可减少破损,又节约了流转费用。另一部分外地瓷商,在景德镇设行,囤购瓷器,贩运各地。
随着各瓷商购销业务的日益扩大,经销景瓷能够获得优厚利润,外地的瓷商也来镇上购置产业,开设瓷器行,坐庄采购,由此景德镇的瓷行逐步发展起来。
而且,瓷行不仅代瓷商采买瓷器,还代瓷商组织商检、包装、运输。于是,他们同把庄(提货、短运)、茭草(包装)、打络子(加固)等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的甚至是世袭制,即瓷行一旦雇请了他们,雇佣关系长期不变,可以延续子孙后代,这叫“生根发叶”。否则,行业工会将出面干涉,甚至打官司。
节选自《瓷器》8月刊《花园里:明代瓷行遗存》,作者:程华
上一篇:
附庸风雅的代价
下一篇:
黄骏:传承家学力求创新
最新图文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